返回首页 > 位置: 学校网 > 清原满族自治县 > 正文

细数“亮点”看辽宁:这里是乡娃成长的“快乐大本营”

日期:2022/8/29 22:28:57 浏览:

11月23日,2015年度全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负责人培训班在美丽的铁岭市开班,175位全省各地的参会代表在会前实地观摩了铁岭县李千户镇中心校和横道河子镇中心小学的少年宫建设、使用和管理情况。短短三个小时,大家亲临目睹这里的孩子们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感受到乡村学校少年宫给农村孩子带来的巨大变化。

隆冬初雪,碧空如洗。顶着零下十几度的寒冷,大家却热情高涨,因为眼前的一幕幕让他们啧啧称奇,赞声不绝于口。在李千户镇中心校,孩子们在书画室里认真作画,在舞蹈室里翩翩起舞,还有那一件件个性十足、精美绝伦的创意手工制品和琳琅满目的各类书画作品,仿佛让大家徜徉在艺术的美妙殿堂。

记者现场采集了几组镜头,连同多年来走访全省各地乡村学校少年宫的珍贵回忆,与读者共同,让我们一同见证乡村孩子们的快乐与幸福。

多彩活动,多彩人生——【铁岭】李千户乡村学校少年宫

清原满族自治县

妙趣横生的纸盘画——这些都是学生们用废纸自制手绘的。

有着103年建校史的李千户镇中心校围绕“爱,创造人生”的办学理念建设乡村少年宫,开设了书法、绘画、微景观、陶泥、乒乓球、合唱、舞蹈、纸的艺术等二十多个特色项目,总面积达1600余平方米,学生们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既培养了兴趣爱好和气质内涵,又极大地丰富了课余文化生活。

快乐与幸福——【抚顺】清河城九年一贯制学校

清原满族自治县

《满族太平秧歌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小接班人。

学校秉持“一切为了师生终身幸福”的办学理念,致力于让每名学生都掌握一定的技能,能够表演和展示一两个小节目。少年宫舞蹈班编排的《满族太平秧歌舞蹈》在本溪县“迎国庆”新农村建设文艺展演活动中,荣获优秀创作奖和表演奖,荣登人民日报。

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新好少年——【铁岭】横道河子乡村学校少年宫

清原满族自治县

雷锋叔叔剪纸作品——灵活的双手,谱写着未来。

这里是雷锋的第二故乡,雷锋文化在这里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少年宫的活动之中。学校通过广泛开展的红色文化活动,引导学生们继承优良传统,弘扬爱国精神,争做雷锋式的好少年。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活动,重点抓好“我们的节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经典诵读”等活动。

传承民族文化的特色少年宫——【阜新】佛寺蒙古族学校乡村少年宫

清原满族自治县

射箭项目——穿着蒙古族的民族服饰,看着漂亮吧。

佛寺蒙古族学校坐落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这里是蒙古族聚居乡镇,学校89%是蒙古族学生。结合民族教育的特点,学校把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工作与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四弦胡、马头琴、民歌演唱等9个民族特色小组就有5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陶冶性情,艺术点缀人生——【葫芦岛】绥中县葛家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少年宫

清原满族自治县

我们的艺术节——在朗诵中体味传统文化之美。

葛家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充分发挥音体美专业教师特长,形成情趣高雅、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学校拿出专项资金对辅导老师进行培训,鼓励其加强学习自我提升,学生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特长得到长足发展。

满族艺术在乡下焕发生机——【抚顺】清原满族自治县红透山镇中心小学

清原满族自治县

跳完满族舞蹈,还可以去科普室学习。

红透山镇中心小学现有学生1121人,其中棚户区79人、红透山矿120人,对学生来说大到钢琴小到笔墨纸砚都是免费的,真正实现了“广泛参与、普遍受益”绝不漏掉一个孩子的原则。除了常规的文化素质教育外,少年宫先后成立了满族剪纸活动小组、满族舞蹈小组,定期邀请民间老艺人到学校指导工作,让古老的满族艺术在乡下焕发生机。

寓教于乐,以乐促智——【丹东】东港市北井子乡村少年宫

清原满族自治县

北井子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小舞蹈家”。

学校将活动分为“全员型”和“分组型”。“全员型”结合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统一组织实施;“分组型”则体现学生兴趣爱好的个性需要,由学生自由报名。北井子中学的学生来自周边10多个自然村,留守儿童较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校寄宿,学校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实施快乐教育,让每一个孩子至少拥有一个活动项目,丰富了知识,学到了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极大的丰富了校园生活。

回顾这五年,我省高度重视“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使用和管理工作,整合资源,科学规划,因势利导,搭建平台,为农村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课外乐园。目前,全省共获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7665万元,已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194所,今年待建84所,共278所。与此同时,各地还因地制宜,自筹资金,建设了不同规模的乡村学校少年宫300多所。沈阳、大连、营口等城市已实现乡村学校少年宫全覆盖。

重建设——目标驱动让发展有方向,处处见实效。

全省各乡村学校少年宫成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工作人员“具体抓”的工作格局。从修缮改建到配备设施,从组织师资到开展活动,从规范管理到常态运转,从抓好示范到普遍推开,每个环节都扎实到位。以庄河市鞍子山乡中心小学为例:为建成一流的乡村学校少年宫,该校在用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的基础上,又争取到乡政府扶持资金一千多万元,新建22个活动阵地,高规格设计建造了100米长的文化长廊,新建标准化塑胶体育场地,投入20多万元购置和更新了各种活动器材,满足孩子们的活动需求。

重使用——制度推动让管理更有序,覆盖更广泛。

全省各乡村学校设立乡村学校少年宫管理办公室,由校长担任主任,组建由中层领导和骨干教师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科学的工作管理制度,让各项工作逐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有力地促进了各乡村学校少年宫的有序常态运转。为更广泛的推动活动开展,一些学校通过发放“致家长一封信”的形式,广泛摸底调查和宣传动员,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参加两项少年宫活动。为深化主题道德实践、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大少年宫通过模范好人进校园事迹报告会、国学情景剧、故事演讲、征文比赛等形式,引导孩子从身边小事做起,做到爱父母、爱家庭、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另外,各乡村学校少年宫争相发挥自身特长,把极具本土气息的文化内容引入少年宫,诸如阜新市佛蒙县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学校,结合“非遗”进校园,把少年宫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重要阵地,一些饶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兴趣小组让孩子们认识并掌握了众多民俗文化技艺的同时,更使得全省各乡村学校少年宫形成了“一校一品”的特色建设模式。

重管理——多元联动让资源有保障,实力更强大。

乡村学校少年宫的软环境建设最重要的莫过于对师资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建立一支强大的少年宫辅导员队伍,各学校普遍要求教师结合自身特长申报至少一个项目,加强对现有师资队伍的教育培训并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将教师在少年宫的兼职工作情况纳入到绩效考核,激发教师参与少年宫工作的积极性和事业心。一些学校通过相邻学校教师互聘制度,通过走教、支教,实现师资力量的共享。更多的学校则是通过招募民间艺人、文艺体育科技工作者和“五老人员”为志愿者,壮大和优化了辅导员队伍。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全省基本实现了教师资源、教学场所资源、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学生的特长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社会效益逐步提升。

有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学习绘画、跳舞、乐器、朗诵等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不再是城市里孩子的专享,许多农村孩子们就在自家门口的少年宫增长见识、放飞梦想,许多留守儿童在这里感受到大家庭般的温暖和快乐。据统计,辽宁省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平均每所设置活动项目都不少于10个,基本涵盖了文艺、体育、科普、手工、技能、阅读、书法、美术等多个门类,乡村学校少年宫成了农村孩子们快乐的海洋、兴趣的摇篮、实践能力的基地、健康成长的乐园。(辽宁文明网)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学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你可能会喜欢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