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学校网 > 端州区 > 正文

劳动课如何进中小学课堂?肇庆端州以美术促劳动教学

日期:2022/10/8 2:48:07 浏览:

今年9月,劳动课正式进入中小学课堂。各学校如何开展劳动课程,让学生“劳”有所得?从这场比赛可见一斑。

9月20日上午,肇庆市端州区举办“美劳创新融合点亮创意生活”中小学生美劳融合手工作品现场制作竞赛展示活动,展示美术与劳动课程的融合教学成果。全区小学、初中高中均参与这场竞赛。

学生现场展示美劳融合成品。南方+卢舒曼拍摄

“生活的美,需要我们舍得付出时间去创造。请你根据所学知识,结合生活中的创意灵感,完成竞赛题目。”这场竞赛在各校美术或劳动场室举办,端州区教育局美术与劳动教研组采用视频监控形式指导和跟踪各校比赛现场。

在肇庆市第四小学下瑶校区,42名学生进行现场创作,画画、剪纸、搓泥、拓印、印染,干得火热朝天。根据国家课程标准每个年级需掌握的手工劳动制作内容,每个年级都有不同的题目:一年级是通过彩纸立体造型,制作生活中的小彩灯;二年级是通过橡皮泥,制作生活中的泥器皿;三年级是通过纸版画,绘出生活中的楼房……卡纸搭制的立体灯具、黏土捏制的狮子造型、颜料印染的花布、剪纸创作的窗花,跃然眼前,让人眼前一亮。

学生制作立体灯具作品。南方+卢舒曼拍摄

据悉,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规定,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劳动所占课时将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多种劳动技能将纳入课程。“新课标”的劳动课程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大类,共设置10个任务群,如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农业生产劳动、工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等,并且要求平均每周不少于一课时。

端州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学科融合比赛是首次举行,正是响应“新课标”要求,进一步推动端州区学校美劳融合发展,以活动促美育劳动教学,展示中小学美术学科与劳动教育学科融合课堂教学成果。

“我们十分重视劳动课程教育,每周都安排一节劳动课,有固定的劳动课教材,每班配备一名专职劳动课老师。”肇庆市第四小学副校长林晓晖介绍,学校劳动课除了明确与生活相关,还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节日,倡导美术、音乐、语文、数学等多学科与劳动课程融合,开展形式多样的手工制作活动,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学生制作狮头黏土造型作品。南方+卢舒曼拍摄

肇庆市第四小学以狮艺文化为特色艺术教学,也融入了美劳课程活动中。现场有学生用黏土制作出狮头造型,栩栩如生。“不同年级学生有不同的课程目标,他们用剪纸、绘画、黏土等形式都能创作狮头模型,无形中锻炼了构图、配色以及动手能力,这就是我们劳动课与美术课的融合结果。”肇庆市第四小学下瑶校区美术科组长伍秀鸣说。

【撰文】卢舒曼

【通讯员】邓群英

【作者】卢舒曼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学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