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学校网 > 方山县 > 正文

【省“双减”优秀案例】特色研学显魅力农遗文化述传承打造农遗研学基地的实践探索

日期:2022/12/29 5:41:17 浏览:

12月21日,浙江省第十三批“双减”优秀实践案例名单公布,全省共10项,青田县方山乡学校《特色研学显魅力农遗文化述传承打造农遗研学基地的实践探索》榜上有名,系青田县首个全省“双减”优秀实践案例。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征集“双减”优秀实践案例的通知》(浙教办函〔2021〕290号)要求,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义务教育段“双减”优秀实践案例的征集遴选工作。经基层推荐、专家组遴选等程序,确定10项案例为浙江省第十三批“双减”优秀实践案例。

希望各地认真组织学校学习借鉴“双减”优秀实践案例的做法和经验,落实“双减”工作总体要求,创新工作方法和途径,努力打造“双减”工作的“浙江经验”,同时继续做好常态化“双减”优秀实践案例的培育和征集工作,促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落深落实、提质升级。

下面一起来看

方山乡学校的实践案例

特色研学显魅力农遗文化述传承

打造农遗研学基地的实践探索

一、案例背景

“双减”是教育改革的春天,是师生回归自然,探索本真的渠道。青田县方山乡稻鱼共生系统于2005年被评为全球首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方山乡学校以此为背景,将课后服务与农遗文化有机融合,以本校小华侨为对象,开发农遗文化传承特色课程,探索农遗研学之路,打造农遗研学基地。

(一)

爱国主义教育欠缺

方山乡是著名“华侨之乡”“田鱼之乡”,方山乡学校虽地处乡村,但华侨子女却占全校学生总数的65.2%,被称为“联合国学校”。从我校学生的学情来看,大部分孩子有国外生活经历,毕业后出国的情况占据大多数。如果不利用好这短暂国内就读时期,不抓住培根铸魂的最佳时机,对其开展爱国教育,未来他们将缺乏国家认同感,成为无根之木。

(二)

文化传承堪忧

学校对全校学生开展农遗文化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2%的学生知道家乡有全球首批重要农业农遗文化——稻鱼共生系统。学生了解家乡农遗文化的途径单一,以家人相传为主,农遗知识的学习不全面不深入;学生参与农遗实践活动途径少,参与意愿低;学生对农遗文化的传承意愿不强,长此以往,农遗文化传承情况堪忧。

图1:农遗文化知多少调查问卷结果

(三)

研学资源匮乏

方山乡地处偏远,研学资源匮乏,农遗研学尚处于待开发状态。研学点位零散,教学场所单一,课程内容不够完善,尚未形成完整体系。因此,学生参与农遗主题研学活动机会少,研学经历不足,多数学生对农遗研学没有概念。

基于此,学校借助“双减”契机,秉持“建农遗文化品牌校,做国际视野方山人”的办学理念,将农遗文化课程纳入课后服务,用“传承+实践+创新”模式赋予农遗文化新活力。

二、特色做法

学校结合地域文化特点,开展主题教育、文化体验活动,开发农遗学习项目,创编校本教材,打造农遗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基地,探索县域农遗研学模式。让农遗文化得以传承,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一)

打造实景教育阵地

学校精心打造校内农耕文化园、校外稻鱼共生博物馆、稻鱼共生劳动实践基地、鱼灯传承基地、稻鱼共生耕雅课堂5大实景教育阵地。引导学生从认知到实践全过程体验农遗魅力,传承优秀文化,实现全域渗透、全面育人的育人目标。

图2:5大实景育人阵地

(二)

开发农遗特色课程

学校组织教师深入实践基地,邀请专家指导,打造农遗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开发出《农耕文化》《田鱼村的一年四季》《小田鱼的好朋友》《稻鱼共生魅力方山》四本校本教材,逐渐构成稻鱼共生耕雅课程。

图3:稻鱼共生耕雅课程体系图

表1:校本农遗课程表

(三)

建设家-校-社共育模式

学校聚焦水稻种植和田鱼养殖两项季节性农业生产活动,根据水稻种植和田鱼的生长规律,精心组织季节性主题实践活动,构建“家—校—社”联动共育模式。聘请家长为农遗辅导员,在不同季节指导学生插秧、割稻等农事活动;积极与教育局、团县委、少年宫开展合作交流,组织城乡学生共同开展研学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农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4:农事安排及成果图

(四)

构建特色评价体系

学校基于农遗课程体系,开发农耕币评价体系,以农耕币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农遗实践活动,通过过程性评价、主题活动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三大模块,实现多元评价学生,培养农遗好少年。

图5:农事安排及成果

1.参与农遗课程学习,获班级农耕币

学生通过参观校内农耕园,阅读农遗课程、学认农具等课程活动即可获得对应农耕币。

表2:方山乡学校“农遗文化达人”考评细则

2.参与农遗主题活动,获校级农耕币

学校搭建舞台精心组织农遗主题展示活动,开展农遗运动、召开农遗运动会、农遗艺术节,让学生在认果蔬、打稻谷、运田鱼、做稻草人、跳鱼灯舞、展示农遗艺术作品等活动中展示劳动技能,学校给予考评和校级农耕币奖励,肯定他们的劳动成果实现五育并举的育人效果。

图6:农事安排及成果

3.参与期末农遗游考,荣获“农遗文化小达人”称号

学校将农遗文化纳入学生期末游考评价体系,设定游考具体事项,学生参与讲农耕故事、跳鱼灯舞等项目,获得对应农耕币,优秀农遗学子可获得“农遗文化小达人”称号。

图7:农遗游考

三、成效

经过学校多年的实践,农遗文化传承教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引领教师专业提升,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一定社会影响力。

(一)

农遗文化根植人心

我校农遗课程在开展5年后,学生深入了解并认可家乡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涵养了家国情怀。

我们对六年级的毕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数据整理发现,小华侨通过农遗文化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的劳动技能,形成了勤劳创新的优秀劳动品质。

图8:农遗文化知多少(后测)

(二)

研学之路助力教师成长

1.提升教师个人素养

学校的农遗研学多次被县、市、省甚至国家级媒体报道,典型教育方式多次被表扬推广。教师个人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学校有1位教师获得全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荣誉称号,5人次获得市级荣誉称号。

2.增长集体教研能力

农遗文化课程开发实践过程中,教师集体教科研能力不断增强。全校共19人次参加县级大型农遗活动,1人次参与县级农遗课程开发工作,35人次获得县、市级课题,坚定了老师们做好农遗教育的工作信念。

3.学校传承创新发展,走出特色研学之路

青田县域也以方山乡学校的农遗大课堂为样板,筹备开发县级农遗课程,开展农遗研学活动,准备做好农遗文化普及教育,惠及全县中小学生。这让学校更加坚定了做好农遗传承教育的工作信心。

农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将继续以农遗文化传承教育为己任,转变观念和职能、创新思路,借助农遗教育课程体系,夯实校内课堂主阵地。力求在今后将农遗研学基地作为出发点,主动发展我校特色的研学资源,融合文化传承与发展,让传统文化在“双减”背景下焕发新活力!

编辑_张华妫

二审_卢武锋

三审_蓝永明

来源_青田教育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学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
  • 孝义两所学校入选国家第一批!12-29

    近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学术交流中心发布2022年第一批北斗科普基地名单,孝义中学、孝义市金晖小学成功入选!北斗科普教育基地是由教育部卫星导航联合研究中……

  • 山西省教育厅公示!这些学校上榜12-29

    来源时间为:2022-3-7根据《关于开展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的通知》(教体艺函〔2017〕4号)和《教育部 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国……

  • 开学在即交口县各学校紧锣密鼓做好准备12-29

    开学在即我县各学校紧锣密鼓做好准备今年秋季开学,是“县管校聘”实施的第一个学期,在疫情防控、城区街道施工交通不畅的压力下,开学将怎样进行,开学后各个学校会有怎样……

  • 霍州累计阳性105例!涉疫学校已达11个12-29

    来源时间为:2022-11-242022年11月24日晚,霍州市新增28例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现将相关情况通告如下:病例45女,系病例13的密接,家住开元办东堡……

  • “海、陆、空”三位一体国防教育主题展示12-29

    中国日报11月7日电(记者赵磊)近日,北航附小、北航附小昌平学校在路松街校区举办“海、陆、空”三位一体的国防教育主题展示活动。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本次活动采取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