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学校网 > 柯城区 > 正文

柯城区花园小学《优化教共体“示范课引领”与“集体教研指导”的探索实践》获省城乡教共体学校典型案例

日期:2023/1/18 9:22:59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3-01-16

日前,我省公布了第二批浙江省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区域和学校典型案例。花园小学案例《优化教共体“示范课引领”与“集体教研指导”的探索实践》榜上有名。

为深化教育山海协作,进一步促进教共体建设,加强校际合作,共享教育资源,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2022年3月7日柯城区花园小学与杭州市余杭区大禹小学结成了跨区域共教体。

01案例背景

自2022年3月花园小学与余杭区大禹小学结成了跨区域共同体学校后,便在第一时间开启了两校间的结对帮扶活动。这一项目实施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活动的常态化开展,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出来。

问题一:起点不同,进度不一

由于两校的生源不同,起点不一,导致教学进度难以达到一致。示范课引领课上,支援校的孩子已会运用,受援校的却还没听懂知识点。有限的一节课时间没学会,助教老师还得再花一节课去重上一次。如此,严重影响了课堂的节奏和教学进度。

问题二:助教不助,走于形式

受援学校助教教师主动性不够,有的只是起了“带队”的作用而已。导致支援教师想多关注受援学校的孩子,却因助教配合度低,而不了了之。

教研求索云端同行

案例

问题三:设备不稳定,课堂显尴尬

由于设备不稳定(也可能网络不稳定),偶有发生上课期间掉线的尴尬。

问题四:教研无重点,效果不理想

教共集体教研活动多是围绕示范课展开听评课。评课多是讲一些溢美之词,没有结合新课标进行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有深义的评课,对于双方教师的成长都没有什么实效。评课的内容也涉及的内容较散,泛泛而谈,没有针对性。双方教师都有走形式之嫌。

02案例实施

上述问题的暴露,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山海协作跨区域共同体的初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成长”。针对四大问题,两校再次商议,重布局、思策略。接下来以优化“示范课引领”与“集体教研指导”两大场景为例,阐述我们的探索实践成果。

示范课引领

(一)优化“示范课”,提质增效

针对“示范课引领”遇到的新问题,我们尝试在以下方面作出改革。

第一,班级结对成一体,共同学习垫基础。针对两校学生学习基础不同的问题,我们在年级内开展了班级结对活动,之后的同步课堂两个班结对参加。举例说明:大禹小学二(1)班结对我校二(1)班,两校学生开展线上结对活动,互换名单,互相认识执教本班的科任老师、同学。我们要求两校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记住对方学校同学的名字;并多次组织线上见面会,让学生通过线上交流加深彼此的印象。同时,我们还组织线上游戏、线下书信传递等活动,利用平台搭建起两校班级与班级间、学生与学生间的深厚友谊。这为之后的同步课堂提效奠定了基础。

第二,主讲助教共备课,双师课堂显成效。课前主讲教师与助教之间也通过互联网进行了对接,同步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学习方式,“深度备课”,为高效的同步课堂提供了保障。

针对助教在课堂上的主动性不高的问题,我们分析是因为助教对“同步课堂”的认识较浅显,对自己的责任认识不清。为此,我们对受援学校的助教团队进行了培训,全面深刻地解读了跨区域共同体结对活动对我校师生发展的深远意义。让其深刻认识到自己在课堂中的重要性,对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有了新的理解。即使设备再出现不稳定,网络不畅通的问题时,助教教师也能快速调整上课方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这种主讲和助教的双师模式教学,受援校教师改变旁观态度,既跟进本班学生学习,又参与到对主学生学习环节中,双向、交互融入课堂,课堂成效明显提高。

第三,受援学校多关注,交流提升有目标。跨区域共同体结对活动目的在于帮助受援学校师生快速成长。而这一目标应落实于每一项结对活动中。因两校孩子基础相差多,支援校教师与受援校孩子相隔甚远,若对受援校的学生关注度不好,不仅不能起到“助力”功能,反而会让受援校孩子产生个人不自信,学习不热爱的反作用。为避免这一问题,我们商议,主讲教师将关注度多倾斜于受援学校的孩子,多提问、多鼓励,让他们喜欢上这种教学模式,更让他们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找到自信,多多受益。

案例

(二)优化“集体教研指导”,共促成长

针对“集体教研指导”出现的“研却低效”的问题,我们也尝试革新教研模式,以提高教研效率,从而达到两校教师共成长的目标。

第一,专题活动丰富教研。有专题的教研活动,教师的目的性明显。余杭区大禹小学针对我校学生基础薄弱的实际情况,将学校的数学“四环三层”教学模式、语文“深度学习”模式作为教研主题进行研讨。形成了“四环三层”“单元作业的有效设计”“英语口语交际有效性”等系列专题。

第二、名师导行推进教研。学校借力余杭区大禹小学的骨干教师传、帮、带的辐射作用,引导青年教师学科团队提出自己教学中的问题,与结对校的名师展开研讨。同时,借助“江璐工作室”和“鲁永军工作室”2个名师工作室,进行名师导行活动。

“江璐老师团队”重点探讨了双减政策下语文基础型作业如何设计?两校老师围绕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探讨。大禹小学江璐老师深入浅出地将大禹小学基础型作业设计理念和思路进行,从基础型作业、发展型作业、拓展型作业的分层与激励,进行了交流,提高了教师对作业设计的新认识。

“鲁永军老师团队”重点探讨了基于学生立场的教学目标分层推进。“四环三层”的教学模式构建。给了我校教师一个可参考的备课框架,感受到了基于活动探究空间以及练习整组推进的方式,教学目标分环节分层推进。

第三,依托数据精准评价

虽然同步课堂可录制视频用于后期回放、调研,但若要调出课堂的数据,还是需要教师逐字逐句地记录,对于教师精准评课教研活动带来许多不便。近期,杭州相关技术人员将原设备进行升级,将更精准的采集教与学的全过程数据的数字化技术引入课堂,归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全面准确的数据,更有利于教师或同伴之间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指导和分析。数据精准评价,为教育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教研带来的新的春天。

除此外,我们还根据教研主题自制评价表,不同教师有不同听课侧重点,最后汇总、点评。这样目的性十分明确的评课方式,让听课不再无重点,评课不再走形式。

两校教师可以在教研活动中,借助精准评价提出更具有及时性高、针对性强的教学策略,也便于教师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指导学生的思维不断向正确的方向深入。

第四,教研联动共赴赛事

作为受援学校,优质师资力量的欠缺导致我校在各级各类的评比中都成绩不甚如意。如今,有了大禹小学的结对帮扶,优质师资助支援,我校在论文评比、课堂教学评比等方面都有大的进步。我们采用“受援方有生课堂试上➩支援方网络指导➩受援方多次改进/支援方示范课”模式进行教研,两校教师的研讨氛围十分热烈。

我校先后邀请支援校为我们指导了地方课程、语科中坚力量课堂教学评比、道法课评比、书法课、劳动课等教学评比活动,分获区二等奖3项,区三等奖3项,这于我校而言,是质的飞跃。

03取得成效

自与余杭区大禹小学结成了跨区域共同体学校以来,我校教学成效显著。

第一,教师专业素养显著提升

20节示范课引领,13次高质量、新形式的专业性技术交流为主的集体教研活动,让传统课堂悄悄发生着改变。教师对于新课标的理解通过高质的课堂呈现出来,全校一派欣欣向荣之象。有教师如此描绘我们的教研:“有了大禹小学老师的帮助,我觉得我们教学越来越有意思,我的学生越来越喜欢我的课了。”

第二,“好评”如潮

学生们学习态度的转变、学生对网络课堂的期待、教师们频频获奖,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这些都是对跨区域共同体项目的美丽描述。在全民评价环节中,仅有800多名学生的我校,获得了1500多票的票数,家长对学校满意度达到99%以上。

精心布局,精准施策。优化“示范课引领”与“集体教研指导”的探索实践,让跨区域共同体共更生机勃勃。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学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
  • 常山这所学校让陀螺从课文中转了出来01-18

    “老师,你小时候玩过陀螺吗?”“老师,我们能不能也做个陀螺带学校里来玩?”部编版四上语文第六单元“童年生活”主题的课文中,第20课是《陀螺》。学完课文之后,同学……

  • 省教育厅2022“百人千场”名师送教兰溪01-18

        为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由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举办、兰溪市教师进修学校协办的浙江省教育厅2022年“百人千场”送教兰溪活……

  • 柯城、衢江两地中小学新生入学条件公布01-18

    来源时间为:2023-01-161.柯城区户籍的儿童少年。2.儿童少年及其法定监护人,至少一人持有在柯城区办理的《浙江省居住证》。3.衢江区户籍,法定监护人在柯……

  • 义乌教育系统这个单位不简单!01-18

    近年来,随着“教育倍增”和“百园工程”项目的推进,教育系统下属核算单位不断增多,而对财务管理的要求却又越来越专业和精细。义乌市教育财务中心克服人力资源无法相匹配……

  • 柯城区花园小学《优化教共体“示范课引领”与“集体01-18

    来源时间为:2023-01-16日前,我省公布了第二批浙江省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区域和学校典型案例。花园小学案例《优化教共体“示范课引领”与“集体教研指导”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