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学校网 > 巴马瑶族自治县 > 正文

河池市巴马民族师范学校建校65周年辉煌成就纪实

日期:2023/2/7 22:54:41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2-11-18

星移斗转,韶光飞逝。自强不息,沧桑巨变。

2022年10月,河池市巴马民族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巴师”)迎来建校65周年。65年来,学校立足革命老区、赓续红色血脉,栉风沐雨、弦歌不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毕业生。他们中有德高望重、潜心治学的高校教授,有立党为公、执政人民的党政干部,有各行各业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更有一大批扎根基础教育一线,教书育人、默默奉献的人民教师

巴师创办于1973年,至1978年共办12个初中班。

1957年秋天,当祖国南疆桂花飘香时,左右江革命老区桂西北大地,迎来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巴马瑶族自治县城西郊的荒坡下,几间简陋土房,加上96名学生和9名教职工,带着发展边远山区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重托和希望,创办“广西省巴马初级师范学校”,系广西最早成立的三所民族师范学校之一。该校1959年升格为中等师范学校,后校名几经变更为现名。

65年后,在巴师风景优美的校园里,现年75岁,曾先后担任巴师总务处主任、副校长的黎启宗,回忆他在上世纪70年代参加建设学校的艰辛:“当年,从领导到师生员工,自己动手,义务劳动建校,铺砌道路,修建校舍、球场,甚至一起到林场搬木头。有时,我们为争取到更多的办学经费,坐上学校唯一的拖拉机,开两天一夜才到南宁,累了就在车上睡……”

65年来,巴师办学治校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早已融入了巴师人的血脉,烙上了深刻印记。

2004年9月起,巴师招收普通高中生。

如今,一所现代化生态校园屹立在世界寿乡,校园里鸟语花香,高楼林立,书香四溢。进入21世纪,除师范教育外,学校还承担了高中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建校65年来,巴师共为河池、百色乃至全区培养了近3万名各类人才。

1991年9月18日,国家教委“项目评估组”到巴师检查,给予了“项目意识强,上下关系顺,基建配套快,机构人员全,管理水平高,办学有特色,培训见成效”的评价。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金奖。

辛勤的耕耘结出累累硕果。据不完全统计,65年来,学校获得各种市级以上荣誉和奖励100余项,其中,1979年被河池地区教育局评为体育先进学校,1984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文明卫生”单位,1990年获得三项由自治区教委颁发的体育奖项,2004年被评为广西支教工作先进单位,2019年被评为广西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获得各种市级以上的荣誉和奖励800余项。学生获得各种市级以上荣誉和奖励500余项1000多人次。其中,1985年8月,韦水妹同学获全国中师生作文比赛二等奖,同年10月,获全区中师生作文比赛一等奖。1986年,全区中师生书画比赛,学生韩艳获绘画一等奖、黄玉忠获二等奖,黄柏池获书法三等奖。1989年7月,韦崇斌同学参加广西中师首届田径运动会获400米栏第二名,110米栏第五名,4×400米第四名。1993年7月,全国首届中等师范学校师生粉笔字大赛,教师唐旭国、黄海相和学生蓝必亮、覃羌等4名师生获奖。1993年8月,由韦盛杰、卢丽君、蓝必亮、卢桂宁、莫如朋、韦逻东等同学组成的团队,参加全区中师生教学基本功大赛获二等奖(与南宁民师并列)。1985年8月,广西首届中师篮球赛,女队获第二名,男队获第三名。1990年7月,全区中师男女排球赛,男、女排球队力克群雄,双双获得亚军。1997年,在广西中等师范学校第二届田径运动会上,黄雅霜获铁饼和铅球项目第一名,袁洪欢获标枪项目第一名。1998年,参加河池地区第二届大中专文艺汇演获特等奖一个。

获奖荣誉。

此外,近年来,学校派出韩韵诗、罗梦两位同学参加第八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导游服务)大赛荣获优胜奖。2019年6月,学校组织师生参加平果大学园区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项目《“梦想”礼仪团队》获中职组金奖,《瀚智书法数字教学》获银奖。2021年,学校师生参加第十届广西民族地方特色大赛获得团体特金奖、作品设计金奖及个人特金奖。罗卫同学获2021年广西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

该校师生代表参加平果大学园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金奖。

在巴师原校长罗伏龙等热爱写作的学校领导指导和支持下,学校创办的《桃李园》成为同类学校颇有影响的校园文学刊物。至今,“桃李园”文学社社员已在地市、省区乃至国家级刊物发表文学作品600多篇。其中,在“桃李园”文学社中成长起来的莫景春、周龙、瑶鹰、黄格、黄坚等50名作家、学者组成的“麒麟山作家群”,成为广西中等师范学校中的佼佼者。

《桃李园》。

秉持“为教师发展奠基”的发展理念,学校实施一系列鼓励政策和激励措施,推动教师努力提高素质,“双师”资格提升以及教学科研活动逐渐成为一种自觉要求。仅2022年上半年,在广西“双师型”教师资格评定中,巴师就有23位教师获得“双师型”教师资格。

获奖荣誉。

近10年来,该校市级、自治区级、国家级科研课题立项、结题40余项。其中,该校承担的教育部生命教育子课题研究成果获评全国一等奖,《县域中职学校乡村幼儿教师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课题获评广西职业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市级、省(区)级、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33篇;出版各类教育科研著作14部;由学校教师编辑出版的数十部校本教材获得使用,教育教学科研成果显著。教师在参加全区教育技能比赛中多次获得奖项;参加优秀教科研成果征集评选活动,多件作品获一等奖;参加教师英语口语大赛、广西中学生物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中小学德育微课教学、职业院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课堂教学比赛,均取得不俗的成绩。

厚生传承,桃李芬芳。一个甲子的孜孜以求,学校后山(麒麟山)建造的百米长廊碑林,汇集了有关领导、巴师校友及全校教职工优秀诗词作品百余首。这些诗词,形象地反映了巴师办学的艰苦历程和取得的辉煌业绩,是巴师建校65年来办学治校发展成就的生动印证。

人们称赞:巴师,不愧是桂西北民族师范教育沃土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图片由河池市巴马民族师范学校提供。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学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