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家乡网 > 解放区 > 正文

解放丨南下,南下

日期:2023/4/5 8:10:43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1-07-21

红色冀鲁边·解放丨南下,南下

2021-07-2111:51:33来源:大众网作者:张晓琳

编者按:冀鲁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由河北省津南地区的部分县与山东省北部的乐陵市等部分县合并形成的一个战略区。冀鲁边区有深厚的红色底蕴。1939年秋至1940年春,冀鲁边为鲁西、鲁南输送了近20000名干部、战士,为整个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抗战期间冀鲁边有10万多抗日军民牺牲在这片热土上。

近年来,乐陵市扛起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中心县的历史担当,对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历史进行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建立了冀鲁边革命纪念园和党性教育基地等,为打造“南有沂蒙山、北有冀鲁边”的红色教育品牌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为进一步弘扬“敢为人先、大爱为国、不屈不挠、团结奉献”的冀鲁边精神,大众网·海报新闻特推出“红色冀鲁边”专栏,分“革命”“抗日”“解放”三个板块,将连续刊登《大众日报》高级记者朱殿封老师的史志性报告文学作品《红旗飘飘》,敬请关注。

南下干部跟随部队过长江(图片来源于网络)

“新解放区地方上不可一日没有政权,城乡要有人管,军队的吃住要有人管,地方的散兵游勇要有人清理,土匪特务要剿灭肃清,这一切都急需我们去办理,都是燃眉之急的大事。”冀鲁边区儿女为了共和国的明天——

南下,南下

朱殿封

别了,热土

1949年3月1日清早,郭晓峰(原名郭澄泉,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跟随中队从禹城县县城出发,恰逢农历二月初二。“二月二,龙抬头”。“噼啪”作响的鞭炮声从农家院里传出,这是农民“打囤”祈祷新一年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同志们开心地说:“我们在黄道吉日出发,南下将一路顺利,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前不久,禹城县委批准郭晓峰参加南下,编入“华东南下干部纵队渤海三支队二大队六中队”。六中队120人左右,是冀鲁边区各县中队的一支。今天,郭晓峰行走在队伍中不忍回头,他知道街道两旁送行的人群中有娘那双慈祥且淡淡忧虑的眼睛。

娘自打知道郭晓峰参加干部纵队南下支援新解放区建设后,虽然没有硬挡,却心事重重。出发前,他和在房寺区工作、也报名参加南下干部纵队的堂弟郭建中一起回家告别。娘担心地说:“听说长江比黄河还要大,水更深,人家(指国民党)派人把守着,你们能打得过去吗?”

“娘,咱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壮大了,保准打得过去。”

娘又说:“你们走这么远,到底去哪里也没个准地方,叫人牵肠挂肚。”

郭晓峰劝慰道:“娘,这次南下是大部队在前头打,我们在后面跟着走,到新解放区建立人民政权,没啥危险。再说,我是个干部,你老人家是光荣的干属,党的工作需要,咱不能落后呀。”

娘轻轻地长出一口气:“儿呀,往后离家远了,个人照管好个人吧。”

这时,郭晓峰的堂叔走进门来,愁容满面地对他说:“建中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跑出这么远去那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咋能行呢?他是你领着参加公事的,最听你的话,求你说说他,别去了。”

郭晓峰见叔拉后腿,心里有些生气,脱口说:“人都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你咋把儿子往炕头上拽呢?”

话一出口,郭晓峰觉着说得有点重了。谁家的爹娘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呀?他转口和气地说:“叔,我们跑多远都是在咱中国的地盘上。南方刚解放缺干部,建中愿意去,这是有志向呀,你不也盼着他长出息吗?你放心吧,有我在呢。”

说话间,郭建中进屋了,他对父亲说:“爹呀,我可不做家门口的汉子。前两年打鬼子时,那些八路军战士天南海北的都有,有些人牺牲在咱这里,咱应该替他们把家乡建设好。”

叔被兄弟俩说服了。

“宁可向北走一千,也不向南挪一砖。”当地人乡土观念重,且历史上避灾逃难或外出谋事,习惯往北方去,久而久之形成一种固化的观念。

郭晓峰回到县委,跟南下组织部部长刘少文说了此事,提议注意做好南下干部家庭的思想工作,预防有人打退堂鼓。刘少文说:“你这个建议很及时。南下同志离家远了,家里的事指望不上他们了,有些家庭日后会遇到一些实际困难,需要同志们端正思想,也需要组织妥善解决。”

这是冀鲁边区乃至所有派出南下干部地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事情回溯到1948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会议,会上高瞻远瞩地提出:“战争的第三年内,必须准备好三万至四万下级、中级和高级干部,以便第四年内军队前进的时候,这些干部能够随军前进,能够有秩序地管理大约五千万至1万万人口的新开辟的解放区。”

据此,华东局决定抽调1.5万名干部南下,其中渤海区负责配备1套区党委级、5套地委、5套军分区、5套专员公署、50套县区委级领导班子,担负党务、民运、政府、财粮、军事等各级各项主要工作。南下的地委、专署班子由各地委抽调组成,县委书记、县长由地委指名调动,区委书记、区长由各县委自行配备。

命令下达,冀鲁边区各县委、区委雷厉风行,召开干部会议,讲形势:打过长江去,将革命进行到底,全国解放指日可待;讲任务:南方地区长期受国民党统治,缺乏干部,需要从老区抽调干部接管新区,建立人民政权;讲章法:南下干部自愿报名,区委评议,县委批准,当众公布。

十个指头没有一般齐。干部普遍年轻,有的新婚,留恋刚稳定的生活;有的顾虑听不懂南方话,吃不惯南方饭,过江后打游击人地生疏困难大;有的在土改、整党等运动中挨过批评,受过委屈,思想情绪起伏比较大;有的文化程度低,担心不能适应新区工作;有的家庭负担重,老少无人照顾等等。

“共产党人好比种子,撒到哪里就应该在哪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党的干部是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我们是为普天下劳苦大众干革命,就要以人民的利益为重……”

思想、党性、原则、目标、纪律教育,激起各级干部群情振奋,争相报名。公布南下干部名单时,被批准的同志喜笑颜开,未被批准的同志再次请求,有的同志急哭了……

各县区跟进政策保障:南下干部家庭,其家属一律按军属待遇。对家庭缺乏劳动力、生产困难户,由区、村负责用“固定代耕”“包产量”与“拨工”等方式,使其土地产量不低于一般农民。村里组织副业生产,军属优先参加,增加劳动收入。对生活十分困难的发放补助粮。

思想通,一通百通,政策落实,走得放心。

冀鲁边区的乐陵、盐山、东光等7县共1100多名干部组成“渤海三支队第一大队”,临邑、济阳、商河等10县共1000多名干部组成“渤海三支队第二大队”,分别于1948年12月20日和1949年3月1日起程。

还有无棣、阳信、惠民等县南下干部组成的第四大队……

干部南下千里“大输血”(图片来源于网络)

四千里路云和月

三月上旬,“华东南下干部纵队渤海三支队”支队长周贯五、政委刘格平指挥5000多名南下干部,分两批向南进发(其中周华墀大队长和燕明政委带领第一大队第一批800多名已于此前先期到达临城)。连续几天行军,不少人脚上磨出血泡,走路脚步发虚和拐瘸。刘格平望着行进的队伍对周贯五说:“老周呀,出发时我们考虑有些不周,多带几匹牲口就好了。”

周贯五回应说:“是呀,可是战争不容许我们啥都准备齐全了呀。”

三支队此时的家底,仅有3匹马和10块钱。

多年战争的残酷环境,锻造了一代有理想有作为的冀鲁边区儿女,他们对生活充满憧憬,对“艰苦”已经习以为常。

接管新区后任诸暨县委组织部干事的一大队一中队干部徐书生清楚地记得,1月中旬的一天晚上,他们从齐河县桑梓店车站登上火车。列车条件很差,他们让领导、女同志、年龄偏大的同志坐“闷罐”车厢,其他多数同志坐敞篷车厢,年轻同志坐平板“车厢”。平板上四周无遮拦,不小心会从上面甩下来。他们就用绳子围成一个圆圈,坐在外圈的同志腰间用绳子揽起来。列车呼啸奔驰,寒风刺骨穿心,他们把被子裹在身上御寒。第二天早晨到达益都县(现为青州市)东边一个小站,下车时许多同志手脚僵麻,不能站立行走。

敌机不断骚扰,出于安全,上级命令夜行军。他们在益都结束集训后,徒步走到枣庄。4月15日,一大队沿着运河进入安徽省界首境内,部分同志染上红眼病,睁不开眼睛,走路高一步、低一步,东摇西摆像醉汉。界首是水网地带,沟岔纵横。那天夜里走了一条非常泥泞的小路,踩下去脚陷入泥里,拔脚两腿泥。不少同志滑倒跌进水田,爬上来浑身成“泥猴”。一中队指导员兼队长徐华章风趣地作了一首打油诗:“大军向前进,半天迈一寸,三步一休息,五步睡一顿。”天亮时走到一个村子,大家疲惫不堪,许多同志倚着树就睡着了。

越往南走,天气越暖和。一大队向着长江连续急行军,同志们轻装,脱,脱,脱,棉大衣不要了,把棉袄棉裤的棉絮也扯出来;留,留,留,两条被子留下一条,随身带的书籍、笔记本留一部分。大家争着为脚泡未愈的同志、生病的同志和女同志背包,或让他们坐在脚踏车上推着走。一大队此时有两匹马,领导们未沾马鞍,都用来帮助这些同志。4月0日接近扬州的那天晚上,下起滂沱大雨,同志们全身淋透,春寒未尽,一个个冻得嘴唇发紫。半夜时分进到一个村子的教堂避雨,村民闻讯拿来干草,让他们烤干衣裳。第二天下午3点,一大队渡过长江,冒着敌机空袭沿运河急进。

“华东南下干部纵队渤海三支队第二大队”由大队长刘季青、政委李代耕带领,那天队伍行至江苏省沭阳县,上级统一给他们发了新军装,大家精神抖擞。沭阳已现江南风情,杨青柳翠,绿水盈盈,稻田片片,水牛哞哞,好风景啊!但是同志们的肚子有点不好受。在这里,主食由米面改吃大米,冀鲁边区走出来的人一时不习惯,一人一天吃二斤多米,还是不顶饿。华东局财经委员会主任曾山说:“这样吃下去,支持不了了,必须节约粮食。”此后每人压缩在2斤以内,肚子受委屈了,不过同志们依然情绪高昂。

行进中,炮兵部队用大卡车拉着榴弹炮从干部纵队身边“隆隆”驶过。同志们异常兴奋地议论着:“这是淮海战役中刚缴获的!”“这汽车和大炮都是美国佬替我们造的,蒋介石运输大队长替我们送来的。”“这炮架起来,直打长江南的蒋家军。”干部纵队热情地和解放军打招呼,和战士们“拉”歌,你唱我接,“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打得好来打得好,四面八方传捷报……”路上洒满歌声。

运河堤上,成千上万的支前民工组成大车队、推车队、挑担队,车拉肩挑着粮食、弹药、被服等物资,像一条条长龙奔腾向前,川流不息。运河中长长的运输船队鼓帆奋进,浩浩荡荡。这是何等的壮观场景啊!身穿灰色军装的当地游击队,也在运河上乘船前行。干部纵队向他们招手致意,高喊:“同志们,加油前进呀!”游击队员高呼:“向大军学习!”他们把干部纵队当成解放军战士了。

长江横亘在眼前,江水的气味儿随风弥漫,敌机不时在头顶上盘旋。领导要求每个同志思想上作好准备,从坏的方面设想:敌机扫射、敌舰炮轰、拦截……要沉住气,不要慌,一面战斗一面迅速抢渡。如果船被炸毁,就抓住木板往南岸泅渡,只进不退。随身带的东西哪些可以扔,哪些不能扔,没有比武器更重要的了,枪支弹药要紧束身上。

其实,是在白天还是夜间渡江问题上,华东局直属支队领导曾有意见分歧。临时纵队政委温阳春担心敌机来了无保障,主张等到夜里渡江。支队长刘少卿主张白天渡江:“白天不过江,就赶不上大部队,而前方又要干部赶紧去,怎么办?”两人各持己见。刘格平表态说:“战争期间危险到处都是有的。地方上不可一日没有政权,新解放区的城乡要有人管,军队的吃住要有人管,地方的散兵游勇要有人清理,土匪特务要剿灭肃清。这一切都急需我们去办理,都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家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
  • 好样的!武工大00后志愿者为保卫家乡,在河堤奋战5个04-05

    好样的!武工大00后志愿者为保卫家乡,在河堤奋战5个昼夜极目新闻记者狄鑫通讯员陈思张小琪实习生彭家祚吴锐7月16日以来,河南特大暴雨灾情牵动着无数国人的心,河南……

  • 新乡这12个村入选,快看有没有你的家乡04-05

    新乡这12个村入选,快看有没有你的家乡引导康养产业发展,丰富乡村旅游内涵。11月16日,记者了解到,经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乡村振兴局联合审核,确定河南省第二批乡村……

  • 解放丨南下,南下04-05

    来源时间为:2021-07-21红色冀鲁边·解放丨南下,南下2021-07-2111:51:33来源:大众网作者:张晓琳编者按:冀鲁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由河北省津……

  • 获嘉让乡土人才成为“最闪亮的星”河南日报网04-05

    大棚责任人查看苗情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马丙宇见习记者刘亚鑫通讯员杜家利赵巧玲文/图乡村振兴,关键在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

  • 辉县:2022壬寅年共工故里拜祖大典!辉县:2022壬寅年共工故里拜祖大典!04-05

    来源时间为:2022-04-054月1日,2022壬寅年共工故里拜祖大典在辉县文昌广场如期举行。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今年,由于疫情防控等原因,壬寅年共工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