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家乡网 > 定西市 > 正文

1961年左右,甘肃定西某村子,发生绣花针命案,故事有真有假

日期:2023/4/15 21:44:20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3-01-13

原标题:1961年左右,甘肃定西某村子,发生绣花针命案,故事有真有假

绣花针杀人案等故事八则

(笔记小说《独石方域搜奇记》摘录)

作者|武永宝

按语:本组故事,皆出自李翔凌先生亲述。在此鸣谢。

先辈魂灵感恩作者

李翔凌先生,甘肃定西人,1964年生。原任平川区文联主席,曾主持撰修《平川区志》等。在古文诗词,以及谱牒、祭文、祝寿词方面,造诣较深。著述颇丰。尤其笔记小说,亦其专长也。先生乃笔者数十年文友,彼此情感交好,相互鼓励,学问、做人辄有所获。可谓益友也。

昨日,笔者与之通话,彼在定西乡下看护84岁老母。言及创作,彼对笔者近作《独石方域搜奇记》笔记小说系列,以及《1958~1962靖远人走洮河纪事》系列、《靖远秦腔史话》系列,颇多嘉许。言,明清之际大文人钱谦益,一生著作丰饶。有《明史稿》、《列朝诗集》等40余部大作传世。某次,有某大作刊发,内容为传播先辈故事、轶闻之类,颇似笔者上述所作。此日,忽有书中所传之前辈鬼魂众多,皆环拜其前也……钱谦益讶甚,复感无限慰藉。盖,鬼魂感泣作者之功,使之名讳事迹能流传于世。再者,有冤屈者,作者代为伸张之,告白阳间……故,鬼亦感恩也。彼以为,钱谦益著作此举,积阴德累世,以致获福报于本身,乃至子孙……云云。笔者闻此,叹息良久。细思之,彼言,似乎颇有理。

吾知,翔凌君以此在激励笔者。笔者自当奋笔不辍……先辈功业或冤屈能在吾笔下得以彰显,则愿足矣。先辈鬼魂感恩拜之,小子实不敢当。先辈能赞许之、认可之,于我,则莫大欣慰也。

吾又知之,笔者叙述先辈事迹之作,乃先辈灵魂自诉耳。笔者不过一灵媒而已……巫神马脚能通神灵,代神鬼传言。文人者,亦能之也。吾笔下洋洋洒洒数百万字故事,真正讲述者,乃靖远大地千百年先辈鬼魂也……吾笔,代言之罢了。能为此,亦殊荣也。不负我十年寒窗苦读之功。书生行于世,夫复可求哉?

注: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明万历年间进士。东林党人首领。后,入仕清。史学著作:《明史稿》,毁于火。文学著作:《牧斋诗抄》《有学集》、《初学集》、《投笔集》、《列朝诗集》,清代版被禁毁。另有《楞严经蒙抄》《金刚心经注疏》等10余种。

醉死

定西农村某乡邻,有老翁,寿晋八旬。一辈子务农乡下,几乎未曾进过定西县城,更甭说省城兰州。翁,子女亲人远走他乡谋生,翁以年事已高,加之不惯于外地生活。面对城市,尤恐慌之甚。故,独自一人,苟活于山沟老宅。日出日落,与一狗伴之。饥一顿,饱一顿,聊度光阴。殊胜可怜……

今时,城镇化运动遽兴,骨肉分离事多多。老翁故事,亦一例也。

翁嗜饮酒,一辈子下肚之物,皆山间拙劣之酿。附近商铺有酒,皆勾兑贱,三五元,购之,夕阳下,徐徐啜饮之,亦人生快事也。

某日,翁感泣,以为自己寿八十,活够了,亲人又不在侧,求死……虑,跳崖惨烈,恐惊子女,名声亦不佳……遂思以酒醉死,大喝一场,一夜死去,实最佳死法也。此日,如法实施,自灌劣质酒一两斤,边饮边泣,告别于世……哭毕,饮毕,醉卧炕头……结果,竟不得死。如是三日,酒醒,翁摸摸头颅,望望窗外,有云雀鸣叫,顿悟:吾未死也……后,再三加量求死,亦未果。翁大哭:死,亦不易也……盖,翁一辈子痛饮,练就海量。再者,老翁命硬啊,不该死。

人,死过几回,会明白许多事理。会更加珍惜活着时光。老翁,亦然之。自此,开朗待人、待物。言死,则大笑之。

某日,翔凌君自从平川回定西乡下,遇老翁于途,感念多年邻居情谊,遂奉送翁美酒一瓶……说是美酒,其实不然。自己常年走动于婚丧事等人情,东家所赠普通酒也。价值几十元而已。然,老翁爱不释手,日饮一盅,月余,方饮尽……翁对翔凌君说:尔赠我美酒,实我这辈子所饮最美之酒,也是最高档次之酒。我深记此酒在心,亦深记你的好在心也……说到此处,翁笑脸灿烂,如老小孩也……翔凌君闻此,感怆欲涕泣也。心想:老翁,自己乡下乡亲,生活水准如此之低,如此容易满足,实令人唏嘘也。

翔凌君与笔者交流老翁故事,曰:足以深悟世事人生。吾答之:然也。

某名人求开门过继裔嗣风波

近闻,靖远三合村,有某名人,竟然于阴间闹腾,要求族孙为其开门过继为裔嗣……此事盛传城乡间,沸沸然。细思之,不觉哑然失笑。原因何在?因为,此类事,乡间愚民多有之。某名人,身份特殊,1948年,被国民党杀害。死去近80年也。名人,乃无神论者。竟然要求过继裔嗣?确实有点匪夷所思。

1947年,名人于陇东战役负伤被捕。与其他被捕者一道经固原、靖远押解兰州。王兴隆先生言,自己与名人系亲戚。由于名人等人系要犯,其余人不能近之。自己当时年仅7岁,受托给名人等人送过锅盔、饭食。交付地点:闇门码头。

名人被关押兰州期间,有关方面全力营救之。时,其胞弟赶马车前往探视,亦参与之。有关方面密谋,卖掉其弟马车添凑费用,让胞弟实施腾笼换鸟之术。即,胞弟暗中入狱,偷偷换穿名人囚衣,名人则秘遁之……从而制造当局抓错人之假象。然后,再三运作,胞弟既然非名人,被抓错了,必然也会释放……有关方面对此,每个环节精心设计,天衣无缝。若是胞弟配合,救出名人,有望焉。

然,胞弟毕竟农民,见识浅薄。恐惧自己遭遇不测,再则,心疼一挂马车,资产不菲。遂不告而辞,回归靖远……名人营救失败,遂被押南京,不久被秘密枪毙……

胞弟之举,人多憾之。然,谁不爱惜生命?自私,人之本性也。不必苛求。胞弟后来多子、多孙,竟未能主动给名人开门过继子嗣……近年,子孙不顺遂,多殃咎。族人问之神灵,曰:名人闹腾之故,要求开门过继裔嗣也……此,成为近来坊间热传故事。族人如是办理,则安然也……

此故事,翔凌君亲述。

绣花针命案

故事发生在1961年左右。定西某村子,曾有三人前往洮河工地,参加工程建设。后,工程下马,三人结伴回归家乡。一路步行数日,待快到家乡,距家一天路程之际,突发命案……

是夜,三人歇宿,同睡一炕。一人身上携带几十块钱。系省吃俭用积累所得。虽说区区几十元,当时在困穷之极人眼中,无疑巨款。时,定西、通渭经历了恐怖的大饥荒,饿死人忒多。人们被贫穷、饥饿折磨得人性扭曲、泯灭之……二人见财起意,图财害命……二人制服一人,绰绰有余。加之挨饿,那人几乎没有反抗力。据传,其中一人用手捏那人鼻子,其口遂大张……另一人顺手将一把细小的绣花针灌入口中,再灌以水……绣花针与水遂吞入肚内,顷刻间,毙命。

盖,人用口鼻呼吸,捏其鼻子,口必大张……继之,灌入绣花针杀人。此杀人法,闻所未闻……真天下奇事也。

翌日,二人急报其家人,族人等紧急前往查验,看到其浑身绝无伤痕,都以为系猝死。个别人虽持疑问,终不得解。饥馑之年,行事匆忙,族人遂草葬了事,未与深究。然,不久,村民中即有传言:死者为二人所害……云云。

笔者揣摩此案,竟有不同观点,窃以为,修洮河期间,加之大饥荒年代,死人固多。此案,未必真如村民言。村民们杜撰、臆测之意不能完全排除。

但是,近年来,二人子孙多殃咎,多生怪事,神灵训示间,竟暗语道破玄机。似乎,二人坐实此案,乃真凶也。村民皆深信不疑。然,笔者犹疑之。

故事,有真有假,辑录于此,读者君明察自辩之。

此故事,李翔凌先生亲述。

女婿救岳父全家人命

李翔凌先生祖父,有大功德。曾救人五六条性命。后世,其子孙瓜瓞绵绵,且顺意昌达,各自事业有成。翔凌君言:我等儿孙福报,悉赖此也。

祖父,一生业农,朴实憨拙,不善言谈,只知山沟田地下苦、劳作。故,粮食收获,年年有余。

旧社会,某年大饥荒,祖父将历年积累粮食,秘藏之,有数窖之多。此举,救一家人性命。不仅如此,幸有此粮,还救得岳父家老小五六口人性命……

祖父丈人家在定西深山某村,当时传闻,家家有饿死人现象发生……祖父心有不安。这天,遂偷偷背一小口袋糜子,乘夜色潜往。及至家,发现老少一家五六口人皆饿倒炕头,不能动弹。祖父发现,岳父母老老少少一家人,皆睁眼张口,话都说不动。遂紧急杵米熬粥,一一灌食之。少顷,人得五谷精气,竟身体舒缓,有了活力,五六人慢慢从炕头爬起……祖父于此,又警告大家不可暴食。余粮悉心藏好,日食若干,以保命。

后,祖父又偷偷多次资助岳父家粮食,终于,救活一家人性命。女婿于此,成岳丈一家人救命恩人。翔凌君言,时至今日,舅爷一家人见到我们一家人,欲磕头施礼,以答谢当年救命之恩。可见,人生,唯救命大德至上也……舅爷家人尚言:当初,若是祖父迟去一天,则五六条人命,皆饿毙,早游仙国去了。

翔凌君又言,据己所知,定西某小川村,100人的自然村,旧社会某年,一次饿死31人……

记录历史,目的在于让后人牢记历史。以史为鉴,避免悲剧!此,作者写作宗旨所在也。

差点被人吃掉的美男子

翔凌君言,他在定西家乡上中学的时候,学校教职工中,有一人,感觉其气质很好,相貌俊伟。遂暗暗称奇,思忖:天下竟有如此美男子也!少见,少见。

好奇之余,私下打问此人底细。有个同学某君,恰好与此人同村,深知其来历。翔凌君问:此人究竟为谁?何方人氏?经历又如何?同学某君一一答之。翔凌君闻其故事,初则惊奇无比,继则神情悚然、惕然。

原来,旧社会某年,家乡发生大饥荒,人相食……时,此人尚为两三岁小儿,家中人皆挨饿,父母怜爱此儿,竟节省口粮,供其吃饱。因此,这个小儿吃得白白胖胖,人见人爱。某日,出外玩耍,被一歹人盯上,偷偷抱走……意欲躲于阴暗处杀儿食之。途中,恰巧碰到邻居某男,某男感觉蹊跷,遂大吼一声:你是谁耶?抱人家娃娃干啥?歹人惊慌,丢弃小儿逃离而去……

某男遂亲送小儿回家,父母闻此,叩头感激邻居不已。后来得知,歹人乃惯犯也。曾袭食小儿甚多。邻居一声吆喝,竟救得小儿性命,真功德无量也。再后来,这位差点被人杀吃掉的小儿,出脱成一美男子。可谓,饿口余生,后福不浅也……

罗成的引洮河迟早是咱们的活计

翔凌君言,自己的家乡,定西某村,流传一歇后语:“罗成的引洮河,迟早是咱们的活计。”这一歇后语,颇有来历。人们于日常生活中,每每告诫大家不要偷懒,积极干活儿,就用此话来激励大家。

罗成,定西某村村民。与翔凌君同村、同社。此罗成,非大唐名将那位罗成也。据说,某次,邻村人引用此歇后语,曰:“谁谁的引洮河,迟早是咱们的活计。”时,恰巧罗成在侧,急忙纠正曰:“我的引洮河……”其竟然主动认领这条歇后语的“所有权”。颇有“立言”的味道。邻村人闻此,皆大笑之……

罗成,出身贫寒之极,旧社会为长工。翔凌君上小学时,学校曾请其给学生讲“忆苦思甜”的故事。其人脑子迟钝转不过弯,曰:“娃娃们,我在旧社会,吃得饱着呢……六零年,却差险些饿毙……”校长感觉话讲反了,急忙将其拉下讲台,说:“罗成今儿感冒发烧了,说话颠三倒四的,让他早点回家休息……”翔凌君说,自己对这一幕,记忆深刻。以后,数十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罢之笑谈。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家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