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学校网 > 延吉市 > 正文

【延边记忆(14)】延边一中:民族教育的摇篮

日期:2022/8/9 0:28:56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2-07-12

1952年11月16日,承载着民族地区发展和教育兴州的重要使命,延吉高级中学(现吉林省延边第一中学)在一片荒芜之地开启了70年的办学历程和教育探索……如今,学校由一棵幼苗逐渐成长为参天大树,步入成就一流名校、打造民族基础教育摇篮的辉煌时期。

1950年,中共延边地委和延边专署决定创办一所朝鲜族高级中学。时任地委书记兼专员的朱德海同志亲临现场(今延吉市青杨街32号),划出23.7公顷土地作为建校用地,并申报中央有关部门,解决了建校资金150万元,动工兴建7599平方米的中心教学楼。

学校被命名为延吉高级中学,先后在延边地区招募了43名教师和867名学生,共开设了18个教学班。1953年3月,抗联干部尹东洙同志任学校第一任校长,同年9月校名改为延边第二高级中学。

建校70年来,学校几经更名,经历了多次办学体制改革和发展变迁。1963年学校为独立设置民族学校,校名改为延边第一中学,设立初中班,实行完全中学办学体制。1965年,经州委、州政府批准,学校在初一年级设立一个俄语实验班,高一年级设立两个日语实验班。

2006年,学校面临办学转型期,公办民助招生比例受到限制,普通高中实施阳光招生政策,学校开始逐步减少招生规模,从规模型向效益型转变。

2007年,学校设立国际部,加强对外交流,与国内外多所院校结成姊妹学校关系,促进师生交流,吸引留学生就读,发挥好民族教育窗口校作用。

“学校是培养朝鲜族精英的基地,被誉为民族教育的摇篮。1980年以来,共有近400名学生升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在该校工作30多年的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姜日燮自豪地说。

1991年,姜日燮大学毕业后来到该校成为一名化学老师。追忆当年,他记忆犹新:“当时学校只有一栋教学楼、一栋学生宿舍和简易的学生食堂。沙土地的运动场,上间操和体育课时,学生们跑起来都是一裤子的灰。”

如今,延边一中已发展成为一所环境优美的园林式学校,现有两栋教学楼和科技楼、实验楼、学生宿舍、学生公寓、食堂图书阅览楼、综合体育馆,建有标准400米塑胶跑道、人工草坪运动场、篮球场、世纪广场等……

长期以来,学校根据民族教育的特点,以改革与实验为先导,以三语(汉语、朝鲜语、外语)教改为突破口,向综合实验、整体改革发展,探索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新路子,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迈上新台阶。

三语教学的各项实验为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了积极的探索,一些实验成果推广到了全州、全省乃至全国少数民族学校,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起到更好的示范、辐射作用。学校被评定为吉林省普通高中培养数学特长生基地学校、全国九所数学奥林匹克联盟协会成员校、全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校。

建校70年来,延边第一中学举数代人之力成就名校荣光与民族教育的光辉品牌,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教系统先进单位、全国民族中学示范校、全国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省模范集体、州劳动模范集体等诸多殊荣。

(延边晨报记者单宝瑞)

掌上延边App编辑:李英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学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你可能会喜欢
    没有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