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家乡网 > 五台县 > 正文

1949年,老蒋在故乡拜遍了所有重要寺庙,打算战败即去五台山修行

日期:2023/2/27 11:31:58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3-02-15

原标题:1949年,老蒋在故乡拜遍了所有重要寺庙,打算战败即去五台山修行

1949年的春节,蒋介石是在故乡奉化溪口度过的。

虽然面临新春佳节,但蒋介石的心里却怎么也轻松不起来。在国内战场上,随着三大战役的败北,国共之间的胜负早已成为定局;

而除夕当天,又传来了满载公文、史料以及大批财物的“太平轮”在前往台湾途中沉没的消息,这对笃信命运的蒋介石来说更像是一个不祥的预兆。

想当年他第一次下野时,前往故乡的雪窦寺求签,结果求到了一支上上签。

方丈对蒋解释说,签上的“飞龙在渊,腾骧在望”八个字,预示着不久后他能东山再起。

几个月后,果然如签上所言,蒋介石不仅东山再起,重掌兵权,而且成了国民党的头号人物。

所以从那时起,信奉基督教的蒋介石,也信奉起家乡的神灵来。不过他也清楚,如今这个局面,只怕神仙也救不了他了。

2月22日,蒋介石最后一次为外公外婆扫墓之后,告诉两个舅舅,如果战败,以后想去五台山修行。

一、被迫下野

1948年末,解放战争进入了轰轰烈烈的决战阶段。

历经一年多的战略防御和战略反攻,人民解放军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国民党主力部队,歼灭敌军154万余人,取得了大片国民党控制的土地。

美联社对此评论:“自今而后,共产党要到何处,就到何处,要攻何城,就攻何城,再没有什么阻挡了”。

随着解放战争的曙光到来,蒋介石的人生进入了至暗时刻。

在战场上,他领导的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势力大为削减,其发动内战、维系统治的主力部队几乎被全部消灭;

在经济上,他实行的币制改革以失败告终,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国民经济濒临崩溃;

在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愈演愈烈,以李宗仁、白崇禧为代表的桂系要求他“从速下野”;

党内亦“已有二百余人签名要求公布下野之消息”,越来越多的国民党高层开始视蒋介石为李宗仁统领之路的绊脚石。

就连一手扶持蒋介石的美国,也已经失去了对他的耐心,欲使李宗仁取而代之。

此时的蒋介石,可谓是捉襟见肘。

在各方压力之下,他不得不于1949年1月21日宣布引退,由副总统李宗仁代理总统。

这不是蒋介石第一次下野。

在蒋介石领导国民党长达半世纪的时间里,由于内部权力斗争等多种因素,蒋介石之前就曾于1927年8月,1931年12月两度下野。

三次下野,三次复出,勾勒出蒋介石的政治生涯,也让他的老家——浙江奉化,在近代史上留下了身影。

二、退居奉化

蒋介石第三次下野,于1949年1月22日回到奉化的溪口镇

此次下野,与前两次情况迥然不同。

前两次下野,是蒋的以退为进之举,意在养精蓄锐、暂避风头,待来日重整旗鼓,东山再起。

但这一次不同,国民党如今已经是大厦之将倾。

山雨欲来风满楼,蒋介石心里恐怕也清楚,此次回乡,可能便是人生中最后一次踏上故土。

因此,这次下野,他暗暗干预党政,为自己谋划退路,也抓紧时间巡视各地,求神拜祖,希望能在显而易见的颓势中获得神灵的庇佑和指引。

一回到溪口,蒋介石便下榻在母亲墓地所在的慈庵。

对亲情的追忆与乡情的温暖,似乎慰藉了他此时惶惑不安的心。

从蒋介石的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2月3日,“与经儿到任宋谒胞姐之墓,再到法昌寺西北坟岭下访培风(蒋介石胞妹瑞莲之子竺培风)坟”;

4月2日,“十时后到风洞扫墓(顺恂公),再扫邦福公墓”;

4月4日,“朝课后扫元淋公墓……到下洪岙扫墓毕,特往遇水渡下积善庵游览,以此为十岁时陪先慈往念伏佛之地”。

自1月22日至溪口,直至4月25日离开,蒋介石曾多次祭奠先人。

对于蒋介石这样一个迷信的人来说,这种举动不足为奇。

受到其母亲的影响,蒋介石一直沉迷求神拜佛,占卜问卦。

除了拜谒先人之外,在故乡的几个月内,蒋介石参拜了大大小小重要的寺庙共十余次,其中著名的两座便是武山庙和妙高台。

武山庙坐落在武山脚下,原为溪口镇上蒋、张、单、宋、任五姓氏族共同享用的众庙,用于红白喜事。

蒋介石和这座庙的渊源不可谓不深。

清朝末年,蒋介石的父亲蒋肃庵当上了武山庙的“庙首”。

到了民国初年,武山庙办起了“武山小学”,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就曾在此接受启蒙教育。

由于武山庙菩萨是蒋氏雕塑和开光,蒋家人对庙里的菩萨十分信任。

30年代,蒋经国远赴苏联求学,蒋介石的原配夫人、蒋经国之母毛福梅因思念儿子,来到武山庙求签,签上正正写着“秀才出门,状元回家”。

不久后蒋介石的哥哥蒋介卿便一病不起,而蒋经国却顺利回家了。

毛福梅请人解签,才知道蒋介卿是清末的秀才,这支签正是指蒋介卿病故抬出门,而在外深造的“状元”蒋经国凯旋回故乡。

自此,毛福梅逢人便说武山庙的菩萨灵验,而蒋介石更是将武山庙的签奉为圭臬。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回到家乡休养,路过武山庙,决定去拜一拜菩萨。

参拜过后离开寺庙,蒋介石油然而生一种轻松之感,似乎缠绕在心头的阴霾已经散去。

他认定是自己的诚心感动了上天,得到了菩萨庇佑,才保住了这条命,因此,他对武山庙十分相信,一直将其视作自己的精神寄托。

遇到拿不定主意的事情,即便不能亲自到武山庙求签,也必定会托人去佛前烧香许愿。

妙高台则是蒋介石于1927年第一次下野归乡时所修建的行宫。

他选中雪窦山这处胜绝之地,拆去原有的栖云庵,并在此修筑了一幢中西合璧的两层别墅,为之题堂额“妙高台”。

原栖云庵中石奇禅师舍利塔,被原封不动地留在了别墅天井中,希望能借此获得高人的庇佑。

三、求神拜佛

第一次下野时,蒋介石曾在雪窦寺的方丈朗清那里算了一卦——“飞龙在渊,腾骧在望”。

此卦意为暂时蛰伏,但东山再起,指日可待,恰恰迎合了蒋介石当时的处境,并预示他将化险为夷,乃是大吉之兆。

果然,下野之后蒋介石跑去了日本,与首相田中义一、陆军大臣向川义则等人密谈,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援助。

之后,又与旅居日本的贵妇倪桂珍会面,迎娶了她的女儿宋美龄,可谓是一石二鸟。

而国内,汪精卫等人无法掌控局面,不得已只能来请蒋介石出山。不到一年的时间,蒋介石便宣布复出,风光归来,独掌大权。

只可惜,尽管蒋介石这次回乡各处求神拜佛,但神灵这次并没有眷顾他。回到溪口后,蒋介石茹素数日,又来到武山庙中求签。

他恭敬地点燃香火、俯身参拜,连续抽了三支签。

看完签的内容后,蒋介石不由得冷汗直冒,脸色苍白,这三支签竟然都是下下签!

三支签分别写着“大意失荆州,关公走麦城”、“困居长坂坡,失陷落凤坡”、“刘先主遗诏托孤,降孙皓三分归一”,正与蒋介石的困境不谋而合。

随行的警卫见此,便安慰蒋介石说:“先生不必难过,签文未必可信。”可蒋介石心里已然有数,出言呵斥道:“不要乱讲,武山庙菩萨是灵的!”

可以说,这次的求签,给蒋介石的内心蒙上了一层阴霾,也影响了他之后的抉择。

其实,这次下野之时,蒋介石仍然抱着复位的打算,认为自己能像前两次一样,逢凶化吉。

因此,在引退文告中,他以“因故不能视事”为理由,决定“身先引退”。引退与辞职看起来并无太大差别,实则不然。

蒋介石这样安排,正是为了在暂时引退后,可以依据宪法回任总统。可见,此时他心里仍然抱有一丝幻想。

在宣布引退之前,蒋介石就做出了一连串人事上的安排,任命自己的亲信担任各种要职。

比如,任命多年的心腹陈诚出任台湾省主席,张群与朱绍良两位早年的留日同窗出任重庆与福州绥靖公署主任,汤恩伯为京沪杭警备总司令等等。

同时,也加速将国家储备由上海的中央银行金库搬到厦门、广州等较为安全的南方城市。

自1948年12月至1949年5月,自上海移出的国库资产总值便达5亿美元。

即使是引退回了溪口老家,蒋介石也继续干政会客,短短三个月之内,他接见了上百位国民党军政要员,就各项重要议题不断发表个人指示和意见。

同时,他在溪口筹建了数个无线电台,以“国民党总裁”的名义,继续遥控国统区内的党政军务。

这时的蒋介石,或许还做着东山再起的美梦。可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

蒋介石在溪口居留的几个月内,外界不断传来谈判不顺、战场失败的消息。

兵败如山倒,而求签的结果更是给了蒋介石当头一棒。闷闷不乐的蒋介石当天便乘船离开了溪口。

2月22日,蒋介石再次来到了葛竹,与外婆家族的亲友们告别。

在最后一次为外公外婆扫墓后,蒋介石告诉两个舅舅,如果战败,以后想去五台山修行。

修行,可能只是随口一说,毕竟此时的蒋介石早已经做好了退居台湾的准备。

但从他的这句话,可以看出他已然对战局不抱任何希望,心灰意冷了。

此时,国共谈判仍在进行之中。

张治中来到溪口,征求蒋介石的意见,可蒋介石却不复之前那样抱有希望,而是意兴阑珊,沉浸在离愁别绪之中。

蒋经国这天的日记中写道:“父亲对他态度非常冷淡,只邀他游览溪口的风景。”

在蒋介石眼中,失败已经是定局,再难以更改了。

神佛之说究竟是否可信,是未知的,但对于蒋介石这样一个迷信的人来说,或许那三支下下签,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1949年12月12日,蒋介石狼狈地逃到了台湾,他在中国大陆数十年的腐朽统治也随之土崩瓦解。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饱受帝国主义侵略与军阀混战之苦的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春天。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家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