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学校网 > 李沧区 > 正文

李沧:聚力打造“家门口”的优质教育

日期:2022/9/3 1:57:44 浏览:

《青岛日报》版面截图

2022年,李沧区10所学校和幼儿园投入使用,新增学位1万余个;被青岛市推荐争创全国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

教育水平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近年来,李沧区坚持经济结构转型发展,以青岛老工业区之旧貌逐渐腾笼换鸟,尤其借力世园会东风,李沧中东部转型升级步伐轻盈快捷。时下,李沧区已转型升级为生态环境优渥、城区面貌靓丽、产业日趋丰盈的主城区。

主城区的优越“地位”和城市形象不断提升,五湖四海的创业者前来安家置业,李沧区正由“人口洼地”向“人才强区”转变。尤其,今年青岛启动城市更新与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李沧进一步攻坚西部等低效片区,由此提升整个区域的水平和能级。

区域的提升、人才的流入,决定着人们对区域教育水平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李沧教育迎来了好的机遇,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我们将积极回应居民对教育的新需求、新愿望,全力推进区域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的美好愿望逐渐变为现实。”李沧区教体局局长王晓光说。

新校起,老校新

向着“百花齐放”奋力迈进

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

“我们要做的是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有好学校上。”王晓光说。

为实现这个目标,李沧区近年来在软硬件方面“两手抓”。

9月1日,随着新学期的开始,李沧区新建的4所中小学正式启用。其中,青岛实验初中李沧分校备受关注。学校由青岛实验初中负责办学。“在教育科研等方面,集团总校将对分校予以全方位支持,加大研究力度,加强人才支持,加快课程研发,共建、共创、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和成果,全力打造集团化办学的样板工程。”青岛实验初中李沧分校校长安扬介绍。同步启动的青岛君峰路中学将进一步缓解李沧中部片区适龄儿童入学压力,满足李沧学校优质均衡发展要求。

新校起,老校焕新后也需发挥带动作用,把好的教育资源向薄弱区转移,资源共享,推动全区教育均衡发展。李沧区通过深化集团化办学,老带新、优代弱,补齐教育短板。今年,李沧区又成立了7个教育集团,通过集团学校的游泳馆、图书馆、报告厅等教学设施共建共享,力争实现校际资源平衡。

让新校更多,老校更美,10年内李沧区新建、改扩建学校幼儿园52所,新增学位4.58万个。2022年,10所学校和幼儿园投入使用,新增学位万余个。目前,李沧区在建的还有22所学校和幼儿园,预计3至5年全部建成后,将再新增学位近2万个。重视对老校的传承和发展,通过改扩建,焕发老校新生机;更新教学设施设备,提升教学质量;引领特色发展,再续老校新辉煌。

“硬”件是均衡的基础,从“软”处塑造均衡,才是教育均等化建设长久之计,“软”件中教师的差距是造成校际差距的重要一环。如同植物有“顶尖优势”,好教师在一所学校聚集能够建成一座顶尖学校,但李沧区追求的不是“一株独苗”,而是“枝繁叶茂”。近三年,李沧实施中小学间干部教师交流挂职,交流教师519人;针对新入职教师,李沧实施三年跟踪培养计划,除校内师徒结对外,通过区域调配给新教师安排一位本专业区级以上教学能手作为导师,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

硬件设施“全”起来,教师资源“动”起来,李沧区教育正向着“百花齐放”奋力迈进。

好校长、好老师

培育好学生

从“均衡”到“优质均衡”,什么是优质,什么是好学校?

“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优质是大家共同的努力。”李沧区教体局副局长林超如是解读。

近年来,李沧区以人才建设作为持续擦亮教育“金名片”的关键手段,从培养好校长、好老师,到培养好学生,以人为本办好学校、办优学校。

在青岛六十三中学,一堂有关校园植物的综合实践课程成为学生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这门课程由校长范明星主讲。“校长们都是教学的行家里手,得让他们一直站在三尺讲台上发光发热。”林超介绍李沧区创新的教学工作——在李沧,校长都得上讲台授课。这个创新方式充分调动校长走进课堂、走进学生,这考验的不仅是校长们的专业能力,更要通过校长带动学校教师以学生为本,在教学领域不断钻研。

2019年前,范明星是李沧区王埠小学校长,之后任青岛六十三中校长。如此的岗位转换,是李沧区对教育管理的另一个创新——将中小学校长任职“打通”,小学校长可以到初中任职,初中校长(副校长)亦可到小学任职。

如此设置,是因为李沧区注意到,孩子从小学到中学,改变的不仅是年龄数字,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也有所变化,而这些变化,“各自为政”的中小学并不知晓,需要专业的人进行引导和打通。“我认为做好中小衔接,最重要的是中学和小学老师之间互相了解、互相信任。”在范明星带领下,六十三中从体系融合和制度管理方面入手,开展中小衔接教师培训、课题研究等工作。“我们和青岛五十八中、金水路小学开展共上一节课行动,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小学、初中、高中老师共融,在教学方面建立起大语文观。”

“办好教育,关键在校长,根本在老师。”多年来,李沧区坚持“寻标对标”,向全市乃至全国优秀学校学习,开展教师交流、课题共研活动。此外,李沧区自2018年起开办“教学节”,全员参与、潜心教学,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学科素养、命题能力。设立区级、校级名师工作室,一位名师辐射带动3-6名老师,通过定期研讨学习交流,提升教师水平,在李沧校校都有名师工作室。

好孩子也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培养。李沧区重视家校共育,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形式,告知家长在孩子不同成长阶段最需要做的事、不能做的事,“让家长不迷茫”。

以文化人,建文明校园

让文明内化于心

教学之道,在于“入心入脑”,不但要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要让文明、文化内化于孩子们的心灵。

李沧区中小学校积极参与文明校园创建,创新德育方法,打造特色品牌,锻造理想信念根基;弘扬主流价值,涵育中华文化,大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滋养文明风尚,培育文明习惯,全方位、多层次对未成年人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让文明之花绽放在每个孩子心田。

“这里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地方,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大在此召开……”这一幕发生在李沧区宾川路小学里,小学生走在校园里的长征地图上讲述党史。

像宾川路小学这样,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的学校还有很多。李沧区实验小学对学校的大厅、走廊、墙面、教室、功能室等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加入传统文化、师德修为等文化元素,设立办学理念形象墙、核心价值观展区、励志教育宣传栏、中外历史名人、功勋人物以及英雄故事长廊。

不但在硬件上着力打造场景,今年李沧区还全面启动“永远跟党走党小萌正当时”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每个儿童化身“党小萌”,用儿童的语言、身边的生动事例和孩子喜爱的时尚元素,讲述美德故事、红色故事。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活动不局限于校园——“党小萌”不仅在学校教室里上思政课,还走出校园,来到李村街道大崂路社区进行研学活动,通过寻访身边先锋榜样足迹,争做文明有礼、尚善明德的好少年,在思想道德实践中筑牢精神文明之基。

“教育是百年大计,我们坚持立德树人。未来,李沧区将成为人才流入高地,我们将继续深化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重学生文明培育,将李沧教育打造成全市教育高地。”王晓光如是说。

来源:青岛日报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学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