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学校网 > 新宾满族自治县 > 正文

德耀中华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上)

日期:2022/10/1 15:11:53 浏览:

者76人,救治600余人;为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公益防灾普及课570余场,受益23万余人次。个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达15000多小时。

闻令即行、硬核战疫,於若飞是疫情防控的行动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於若飞积极参与防疫物资转运车辆协调工作,保障武汉防疫物资运输顺利进行。他带领蓝天救援队对近2800家机构及学校、17000多辆车进行全面消毒防疫,消毒面积2300多万平方米,队员累计服务时长22万多小时。

扶贫先扶智、扶智重安全,於若飞是脱贫攻坚的参与者。他带领队伍积极响应,参与社会组织助力挂牌督战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他面向甘肃省深度贫困地区学生开展安全知识普及,避免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现象发生。近年来,共为贫困地区的2万余名师生、300多个家庭送去安全自救知识与技能。

於若飞荣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甘肃省道德模范、甘肃省疫情防控优秀志愿者等称号,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147居马泰·俄白克

居马泰·俄白克,男,哈萨克族,1964年10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包扎墩牧区库克苏温泉卫生院医生。

29年来,居马泰奔走在大山里,在险峻山路上巡回医疗逾26万公里,用精湛医术救死扶伤,为牧民减免诊疗费等超过17万元,被誉为“最美乡村医生”。

1992年7月,居马泰毕业后,一直在特克斯县包扎墩牧区卫生院工作。包扎墩平均海拔3000多米,是特克斯县草质很好的冬牧场,山路险峻异常。牧民居住分散,去一个牧民家要翻好几座山。但无论多艰险,只要病人有需要,居马泰都不会推辞。2005年1月,一位牧民的妻子突然流产,接到口信后,居马泰想:如果骑马走常规道路,需6小时;如果翻越海拔4000余米的达坂,仅需要两小时。达坂雪深数米,一不小心就会滑落到沟底,传信人劝居马泰放弃抄近道的想法。没想到,居马泰果断做出决定:为了赶时间,一定要翻越达坂。两个多小时后,居马泰终于翻越达坂来到牧民家中,牧民惊喜地说:“很多人都说居马泰医生是‘飞机’,您果然是包扎墩的‘飞机’啊!谢谢您!”

居马泰每月只有几天待在家里,简单休整后再次踏上行医诊疗的道路,翻越高山、蹚过河水,走过百里的无人区。他先后骑过4匹马,2匹都因道路险峻失足摔死。牧民们最熟悉的,就是居马泰那个已经破旧的皮药箱。那是他的父亲当年行医时用过的药箱,至今已有42个年头。

从医20多年来,居马泰为牧民减免的注射费、医药费等已超过17万元。而居马泰自己一家五口的生活,全靠他一个人的工资。因为过度劳累,居马泰患上了心脏病,已不适合高原工作。县里多次调他去农区工作,但他都婉言谢绝了。他说:“我不能离开,这里的牧民需要我。”

居马泰·俄白克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称号。

148赵红娣

赵红娣,女,汉族,1955年4月生,农工党党员,上海市白玉兰开心家园家庭服务社社长。

她三十多年如一日怀揣助人为乐的初心,以温暖抚慰创伤,以专业纾解心结,投身公益扶危助困。患病的邻居、受灾的家庭、贫困的孩子都曾获得她无私的帮助。

为帮助困境中的妇女、儿童,她带领团队在市妇联12338热线、区级开心家园平台,提供心理和维权服务,平均每年为5000多人提供专业心理疏导;她亲自策划和参与公益项目服务,关爱失独家庭、留守儿童、受家暴侵害妇女等群体,服务涉及上海市10个区,年受益3万多人次。

为帮助深陷泥潭的家庭走出阴影,她创设“知心妈妈”公益项目,协同政府化解矛盾。近8年来,她率队承接10个区的百余名受助对象,成为“知心妈妈”,实现48%以上的解决率。她提炼出工作的破冰经验,创建了化解矛盾“五步法”,为化解家庭矛盾贡献智慧。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第一时间倡导机构捐款10余万元,支援上海抗疫一线,募集口罩手套,送往武汉抗疫一线;设立“众志成城抗疫情”心理咨询专线,组建抗疫突击队;第一个报名到长宁临时留验点24小时驻守,把祖国的温暖和关爱送到国内外旅客的心中。

多年来,为帮助生活困难的群众脱贫解困,生活并不富裕的她出资200多万元用于各类扶贫捐助,包括向孤儿院捐赠学习用品,捐助雅安受灾的小学,资助特困失独家庭、救助患重病的孩子,帮助受家暴伤害家庭的孩子及10名汶川灾区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等。

赵红娣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149钟敬英

钟敬英,女,汉族,1960年3月生,中共党员,吉林省通化市正尚丰商贸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

钟敬英在创业过程中,始终坚持用爱心回馈家乡,用奉献回报社会,在扶贫济困、抗击疫情、志愿服务中都有她活跃的身影。多年来,她为公益事业累计投入700多万元,把个人公益行为发展成团队公益活动,传递人间大爱。

她身体力行帮扶困难群众。钟敬英出生于农村家庭,对家乡的贫困群众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她带领企业职工与当地6个乡镇、15个村建立帮扶联系,先后投入物资折合100多万元,帮扶贫困群众900余人。她还组建企业扶贫文艺队,精心编排节目,到贫困村慰问演出,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在脱贫文艺队的带动下,很多村成立了秧歌队、舞蹈队,文化氛围明显浓厚起来,形成了共帮互助、文明向善的新风尚。

她全力保障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物资供应。面对疫情,钟敬英提出“保证货源充足、保证及时入店、保证决不涨价”的“三保证”措施,组织全体员工住在单位、昼夜待命,不到一个月接收和转运物资1000多吨,完成了保障隔离点10000多份春节“大礼包”和425家小区急需物资配送任务。

她带动员工投身志愿服务。1997年,钟敬英一次性捐赠6万元,为当地康复中心智障孩子购买器材。她积极促成通化市东昌区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重建。在钟敬英的感召下,员工自发成立“黄马甲爱心服务队”,参与助困公益活动1000多人次,捐赠扶贫物资100多万元。

钟敬英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最美志愿者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150俞细文

俞细文,男,汉族,1985年9月生,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96812部队49分队技师。

在军校学习期间,俞细文坚持利用休息日为老百姓做好事;入伍后,他捐款帮助逾100名贫困孩子重返校园;他成立志愿服务队,与多所学校建立帮扶关系,为贫困学生送去爱心……他用平凡而伟大的善举,让阳光照进远山,让梦想插上翅膀。

“要做一个像雷锋一样的人”,这是俞细文镌刻在心中的座右铭。早在士官学校学习期间,俞细文就坚持利用休息时间上门为老百姓义务修家电、修车、打气、补胎、理发,被当地老乡亲切地称为“小俞师傅”;他义务献血15年,一旦需要应急用血,总是随叫随到;他利用节假日,乘公交、骑单车、爬山路,走遍驻地周边30多个村庄,收集贫困学生信息,累计捐款16万余元,帮助102名贫困孩子重返校园,受助学生中已有28人考上大学。

2013年,他和战友成立“俞细文志愿服务队”,目前已发展队员逾2100人,覆盖16省份40多支部队和7所军队院校,累计与33所学校建立帮扶关系,为2000多名贫困学生送去温暖和爱心,同时援建37个“爱心书角”,捐赠图书1.3万余册。俞细文还担任了驻地周边5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先后100多次走进校园开展爱心活动。

他同驻西部地区4支部队结成爱心联盟,与西藏林芝倾多小学、贵州毕节雅木小学等7所学校建立定点帮扶关系,持续开展基础援建、教师培训、特色教育等活动,帮助他们提升教学质量水平;他先后为300多名贫困儿童购买新衣,帮助148名贵州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实现“微心愿”。

俞细文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安徽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151袁镇涛

袁镇涛,男,汉族,1931年3月生,中共党员,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税务局退休干部。

90岁高龄、64年党龄,袁镇涛初心不改,坚持一辈子做好人好事。连续14年关注嘉陵江生态变迁,将宝贵相片档案无偿捐赠给政府;牵头成立读书会,为文化进社区奔走出力,让社区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积极参与脱贫攻坚,走访调研、建言献策。

振臂高呼,激浊扬清,他志在造福百姓。1996年,在看到嘉陵江被污染时,袁镇涛积极向市政府反映情况,并连续14年定点拍照,完整记录了嘉陵江曾家岩段从污染到还绿的变化。2010年,他拒绝了数万元的高价收购,主动找到重庆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将127张“窗前巨变”照片无偿捐赠,为城市建设贡献点滴之力。

老骥伏枥,以笔为媒,他助力脱贫攻坚。2013年,袁镇涛到某地避暑期间,听当地很多人反映,“整酒”风日益盛行,“吃酒”成为群众的一大负担。“爱管闲事”的袁镇涛不顾年迈体衰,在3个月内走访了5个村庄,采访了40多位村民,拿着本子把看到、听到的每一个问题都记录在册,先后撰写了3篇调查报告。他的建议被当地旅游、民政等部门采纳。

服务社会,躬身践行,他聚小善为大爱。2019年,为了解决社区老人学习和活动的需求,袁镇涛奔走牵头成立社区读书会,让社区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袁镇涛每天坚持在新闻里寻找素材、做记录。手写下了15万余字的《疫情防控纪实》,驳斥各种谣言谬语。

义之所在,断指无悔,他闪耀人性光辉。早年,袁镇涛就曾因救人截除了左手中指。几十年来,他多次救人,既有一同工作的同事,也有互不相识的路人。在一次次危急关头,袁镇涛没有“值不值”的考量,只有“该不该”的大义抉择。

袁镇涛入选“重庆好人”,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152都贵玛

都贵玛,女,蒙古族,1942年4月生,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脑木更苏木牧民。

60多年来,都贵玛养育了28名孤儿,是孤儿的草原额吉(蒙古语意为妈妈);她挽救了40多位产妇的生命,是草原产妇的“保护神”;她照顾身边老幼、帮贫济困,是草原爱心的传播者,她被人们称为草原最美的额吉。

上世纪60年代初,在周恩来总理和乌兰夫主席的安排下,内蒙古自治区接收了3000余名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孤儿,牧民们亲切地称呼他们是“国家的孩子”。当年,都贵玛只有19岁,还没有结婚,来到保育院工作后,成了28个孩子的额吉。在脑木更苏木保育院,她无微不至地照顾这些孩子,让他们慢慢适应北方的寒冷。在蒙古包里,她把孩子们的床摆成圆形,自己睡在中间,晚上不论哪个孩子哭醒,她都能起身照料。白天忙得应接不暇,晚上经常衣不解带,一旦有孩子生病,她还要骑马奔波几十里送孩子就医。“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都贵玛的精心呵护,让这28个体弱多病的孩子都被健康地送到养父母家中。

上世纪70年代的内蒙古草原,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医疗卫生条件十分落后,分娩对于牧区妇女来说无疑是一道“鬼门关”。1974年,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都贵玛,参加了旗医院组织的产科培训,并逐步掌握了一套在牧区简陋条件下接产的独特方法,10多年时间里挽救40多位年轻母亲的生命,迎接了一个又一个小生命。

都贵玛不只心系草原,还将草原的爱心传递到其他需要帮助的地方。2008年汶川地震后,她主动联系嘎查党支部交纳3000元特殊党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先以党员身份捐款1000元,后又向四子王旗红十字会捐款5000元。

都贵玛荣获“人民楷模”、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最美奋斗者等称号。

153徐军

徐军,男,汉族,1966年12月生,无党派人士,山东省临沂市孤贫儿童心理辅导志愿者服务团团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学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
  • 现场直击!黔南开学第一天09-08

    8月29日,都匀市中小学、幼儿园全面开学。在都匀二小,两千余名学生朝气蓬勃地走进校园,迎接新学期,寂静了一个多月的校园又恢复了生气,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在都匀十三……

  • 【开学你好】加油开学季!直击广汉开学第一天09-07

    开!学!啦!微风送夏去,莘莘学子归,广汉各中小学、幼儿园敞开新学期“大门”,学生们又回到了熟悉的校园,开学第一天现场什么样?一起直击广汉各学校开学现场感受校园重……

  • 辽阳市白塔区南林子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装饰工程竞争性10-01

    来源时间为:2022-09-30公告信息:采购项目名称辽阳市白塔区南林子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装饰工程品目采购单位辽阳市白塔区南林子小学行政区域白塔区公告时间2022……

  • [辽阳]宏伟区今年将实施十项民生工程10-01

    来源时间为:2022-09-27阜新,寓意“物阜民丰,焕然一新”,1940年置市。位于辽宁省西北部,东接沈阳市,南邻锦州市,西连朝阳市,北靠内蒙古自治区。全市总……

  • 文圣区教师进修学校研训部深入第十中学小学部集中蹲10-01

    原标题:跟踪指导促成长,凝心聚力提质量——文圣区教师进修学校研训部深入第十中学小学部集中蹲点调研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双减”工作部署要求,深化学习落实新课程标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