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学校网 > 新宾满族自治县 > 正文

德耀中华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上)

日期:2022/10/1 15:11:53 浏览:

奠基人之一,中国射电天文学开创者。1999年,他倡议并联合钱学森、王大珩、路甬祥、白春礼等61位著名科学家创立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组织5万多名中学生先后参加俱乐部科研活动,一些学生已成长为国际科学前沿领军人物。

“执手巡九天,创国家重器日月同鉴;运筹泽八方,掖百年英才时代担当”,在九十八载的人生中,王绶琯始终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在天文学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还甘为人梯,为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拼尽全力,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1993年,紫金山天文台将3171号小行星命名为“王绶琯星”。他研究一辈子星星,也成为带领无数中学生走进科学的“启明星”。

20多年中,王绶琯为俱乐部发展四处奔波。为解决经费问题,他捐出稿费;身体虚弱无法行走,他让女儿用轮椅推着去参加俱乐部活动;即便躺在病榻上,自称“眼睛、耳朵都开始罢工”,他仍关心着俱乐部的未来。

经过22年的发展,俱乐部基地校由最初的4所发展到31所,共有721位导师和5万多名中学生参加俱乐部科研活动,其中3100多名中学生走进278个重要科研团队及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平均为期一年的科研实践活动。

一批俱乐部早期会员已崭露头角,成为国际科学前沿领军人物。他们中,有3人入选我国“青年*”,在中科院等单位领衔科研团队;有的在国外建立独立科研实验室;有的成长为高性能集成电路芯片设计领域知名专家,在国际学术界和工业界有影响力;有的作为计算机视觉和认知科学专家,成为国内首次推出无人驾驶卡车方案的独角兽企业创始人;有的是国际生物物理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入选福布斯杂志亚洲30岁以下杰出人才榜、《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中国科技青年榜……

王绶琯荣获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等称号,被授予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培养终身成就奖、“北京榜样”特别奖。

111王富国

王富国,男,汉族,1965年7月生,中共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浙宁运输有限公司出租车驾驶员。

王富国从部队退伍后,从事出租车运营工作,坚守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信念,热心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社会,被誉为助人为乐的“好的哥”。

6年部队生涯,王富国关心战友、冲锋在前,荣立三等功2次,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退役后,他不愿躺在功劳簿上坐享其成,毅然选择自谋出路。自2002年从事出租车客运工作开始,他就开启了助人为乐的新征程。

有一次,凌晨3点半,熟睡中的王富国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原来是一位大娘家的儿媳即将生产,情况危急。王富国匆忙穿好衣服跟着大娘一路小跑到她家,将孕妇抱上出租车送到医院。因电梯停运,又争分夺秒将产妇抱上3楼,送进妇产科。直到护士将产妇推进手术室,他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看到满头虚汗、脸色蜡黄,还沾了一身血迹的王富国,妻子吃了一惊,问清原因后心疼地埋怨:“你也不看看自己的身体,你要是再病倒了,让我们母子咋办?”他却只是虚弱地笑笑。当时,王富国刚做完脑部手术没多久,医生一再叮嘱他不能劳累。

王富国坚持“爱心送考”16年,安全送达,分文不取。2005年高考第一天,早早出车的王富国发现许多考生打不上车。高考是大事,可不能耽误!想到就做,王富国那两天开着车满街跑,免费接送考生。他还号召公司其他司机义务送考。一年年下来,跟着王富国一起参加“爱心送考”的司机越来越多,队伍渐渐扩大到其他出租车公司。

王富国所在的出租车公司,每年都会收到很多感谢他的信件、锦旗和电话,比如,遇到老弱病残乘客时,他总是停好车后主动下车搀扶乘客上下车;遇到紧急病患,他总是毫不犹豫地将患者火速送往医院;乘客落在车上的钱物,他也总会第一时间想办法送还或上交……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王富国组建退役军人突击队,积极参与巡逻、执勤、登记、宣传防疫知识等志愿服务,还主动帮助家庭困难村民播种。

王富国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112尹建敏

尹建敏,女,满族,1960年8月生,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鑫源天然气有限公司董事长。

尹建敏秉承给予别人帮助是最大人生价值的理念,20年来,累计为社会公益捐助资金达2200多万元,带领企业积极助力脱贫攻坚,以大爱善行谱写奉献之歌。

2001年,尹建敏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号召来到西部发展,成立天然气公司。项目在建期间,遇到村里的病人、贫困户和上不起学的孩子,她都给予援助。在给用户安装天然气的过程中,只要遇到困难家庭,尹建敏都会免去安装费用并赠送燃气具。她还在公司组建志愿者队伍,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

2014年,尹建敏开始实施产业扶贫计划,先后投资3500万元,建成占地200亩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引导村民吃上“技术饭”、走上脱贫路。她还在科技示范园区设立电教室,成立农民田间学校,长期开展肉羊养殖、果蔬和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帮助农户成为技术能手。她投资1.8亿元建成占地1700亩的金砂台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让当地农民就近就业,走上致富道路。

2018年初,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尹建敏又将扶贫新战场放到深度贫困地区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她成立东乡县伊东羊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投放种羊2.1万余只,带动8个乡镇、12个行政村、6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规模化养殖。尹建敏在走访中发现,当地妇女们主要在家照顾老人、孩子,很少有就业的机会。于是,她新建8个黑木耳种植基地,发展村域经济,吸纳解决350多名妇女在家门口就业。为更好解决老百姓后顾之忧,她把产业链中相对容易的饲养、采摘等环节分给农户,把研发、销售等留给自己,为农户打通产业扶贫“最后一公里”。另外,她还通过在当地收购青贮玉米,帮助农户增收。截至目前,为建档立卡户分红517万元,土地流转费103万元,共带动1.1万多户贫困农民脱贫。

尹建敏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称号,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

113未淑云

未淑云,女,蒙古族,1952年11月生,民进会员,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住建局退休职工。

40多年来,未淑云助人为乐,扶弱济困,她捐资捐物累计135万余元。在受她资助的贫困学子的心里,她是熟悉却不曾谋面的“未阿姨”;在她帮扶的贫困村村民眼里,她是无私伸出援助之手的热心人;在志愿服务队队员眼里,她是抢着干活的领路者……未淑云用义无反顾的爱心善举,温暖了许多人,也带动了更多人。

捐资助学显真情。未淑云多次帮助北戴河实验小学学生筹集医疗费,也曾捐款资助患病无钱治疗的大学生……截至目前,未淑云资助的学生已达到100人。未淑云资助过的学子太多了,很多人的名字她已经不记得了。她给自己设立了两个原则:“一是我会好好教育他们要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二是我资助过的孩子参加工作后,就不要再继续联系,我不想成为他们的心理负担,他们应该放下包袱,轻松地走好之后的人生道路。我这么做只是想尽自己的力量让孩子们过得好一点。”

俯首甘为扶贫人。未淑云组织社会力量对北戴河区结对帮扶的青龙县尖山子村、白城子村、凉水河村、三拨子村进行帮扶,为村民打井、修桥修路,慰问贫困村民。从致力民心工程,完善基础设施,到帮扶教育事业,给贫困学生助学支持,再到开展精神扶贫,注重和贫困户沟通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贫困群众脱了贫,未淑云自己也收获了幸福和喜悦。

志愿服务聚合力。未淑云觉得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只有众人拾柴,才能火焰高。2011年5月,北戴河区建立了一支道德模范志愿者队伍,未淑云被推选为队长。10年来,未淑云带领着这支队伍,在保护环境、维护秩序、关爱弱势群体等方面默默奉献。

抗击疫情“及时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未淑云主动请缨到防控一线慰问,从大年初一开始,将自己购买的3000个防护口罩和120桶84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及时送到抗疫一线。她还组织购买方便面、火腿肠、奶茶等食品,慰问防控一线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医务人员以及广大志愿者,累计捐赠价值5万余元的防疫物资。

未淑云荣获全国优秀志愿者、河北省道德模范、河北省爱国拥军先进个人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114石丽平

石丽平,女,苗族,1961年1月生,民建会员,贵州省铜仁市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石丽平是贵州省松桃苗绣第七代传承人,致力于传承“苗绣文化”,并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扶贫产业,带动300多个贫困户顺利脱贫。她心怀大爱,将苗绣传承转化为爱的传递,在扶贫开发、扶弱助残、救济赈灾,以及帮助贫困学生等方面累计捐资200多万元。

石丽平心系家乡,将指尖技艺化为扶贫产业。2013年,石丽平多次深入乡村动员村民参加苗绣技能培训,培养超过2000多个苗绣能手。她积极探索农村妇女不出家门就能创业与就业的新路子,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灵活就业模式,实行“计件为主+效益+产品提成”的薪酬模式,实现了130多名贫困人口脱贫,为全县4000余名妇女提供了在家就业和创业的平台和机会。

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把人们隔离在了家里,石丽平牵挂着那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员工,担心他们收入减少或面临失业的危险,最终她找到了开设家庭工坊推行居家就业的对策。之后,多个家庭工坊陆续开设,员工月收入2000元,保证了疫情防控期间搬迁安置点员工稳定增收。此外,学员如果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只要连上视频,石丽平就会第一时间悉心指导。

2020年7月,一轮强降雨袭击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多地受灾,公路毁坏。石丽平闻讯后,接连几天下乡走访,看望绣娘,送去生活物资,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了解到有两个乡镇的部分乡村道路崎岖难行,石丽平先后捐资60万元修路,让总长度约10公里的通村公路旧貌换新颜,既方便了群众出行,又开拓了创业门路。

石丽平还先后资助17个贫困大学生完成了学业,在扶贫开发、扶弱助残、救济赈灾,以及帮助贫困学生等方面累计捐资200多万元。

石丽平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115田象霞

田象霞,女,汉族,1962年12月生,中共党员,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工人新村南村街道西区社区党委书记。

38年来,田象霞以社区为舞台,坚持助人为乐,传播互助精神,在做好本职工作同时,把关心居民的家长里短当成“分内事”,事无巨细帮助群众、服务群众,是社区有口皆碑的“贴心人”。

1983年,21岁的田象霞来到济南市天桥区工人新村南村街道十三居委会工作。38年间,她从一名普通社区工作者,成长为居民信赖的“万能书记”。在居民眼中,社区的问题只要田象霞一盯上,总能很快解决。谁家有大事小情,也总是第一时间想到她。社区里的设施出问题,她马上协调解决;谁家有困难,她得知后会一管到底;社区艺术团排练节目缺少资金,她便自掏腰包购置服装。“谁家两口吵了架,细心劝说用温情;谁家小狗来扰民,进入家中去劝导;哪怕有个马蜂窝,也要精心处理好……”居民在快板书里这样称赞田象霞。

西区社区是一个洼地,一下雨就容易出现雨水倒灌问题。一到雨天,她就打着小红伞,奔忙在社区里,看看有没有谁家进水需要帮忙,有没有雨污水井被堵需要疏通……有人问她为什么总打红伞,她笑着解释,红伞最醒目,居民有事老远就能看见我、找到我。时间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学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
  • 现场直击!黔南开学第一天09-08

    8月29日,都匀市中小学、幼儿园全面开学。在都匀二小,两千余名学生朝气蓬勃地走进校园,迎接新学期,寂静了一个多月的校园又恢复了生气,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在都匀十三……

  • 【开学你好】加油开学季!直击广汉开学第一天09-07

    开!学!啦!微风送夏去,莘莘学子归,广汉各中小学、幼儿园敞开新学期“大门”,学生们又回到了熟悉的校园,开学第一天现场什么样?一起直击广汉各学校开学现场感受校园重……

  • 辽阳市白塔区南林子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装饰工程竞争性10-01

    来源时间为:2022-09-30公告信息:采购项目名称辽阳市白塔区南林子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装饰工程品目采购单位辽阳市白塔区南林子小学行政区域白塔区公告时间2022……

  • [辽阳]宏伟区今年将实施十项民生工程10-01

    来源时间为:2022-09-27阜新,寓意“物阜民丰,焕然一新”,1940年置市。位于辽宁省西北部,东接沈阳市,南邻锦州市,西连朝阳市,北靠内蒙古自治区。全市总……

  • 文圣区教师进修学校研训部深入第十中学小学部集中蹲10-01

    原标题:跟踪指导促成长,凝心聚力提质量——文圣区教师进修学校研训部深入第十中学小学部集中蹲点调研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双减”工作部署要求,深化学习落实新课程标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