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学校网 > 屏边苗族自治县 > 正文

屏边县第一中学(民族中学):“民族团结”扎根师生心田

日期:2022/10/11 17:33:36 浏览:

6月9日下午,参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来到了屏边县第一中学(民族中学),了解该校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的“秘密”。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坚持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途径,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目标,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讲解员指着民族团结工作展板介绍到屏边县第一中学(民族中学)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1956年7月,屏边县第一中学创建;1981年8月,设立屏边民族中学。为“优化办学条件,整合教育资源”,学校经过多次整合,现定名为屏边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民族中学)。

63年以来,该校始终把民族团结工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教育和引导师生牢固树立各民族水乳交融、唇齿相依、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观念,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2020年,该校荣获“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称号。学校还先后被评为“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示范校”“红河州平安校园示范校”“红河州党建示范校”。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学校办学条件日益改善。2015年,县委、县人民政府筹集资金对学校进行了改扩建。学校现有教学班64个,共有学生2955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186人,占学生总人数的74%。

“每个年级都有一个民族特色的舞蹈,今天是苗族的芦笙舞,平时还有彝族、壮族等民族。学校通过发掘民族文化特色,让各民族学生充分交流交往交融。”屏边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民族中学)副校长胥光辉介绍说。

据介绍,该校始终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从加强思想宣传教育、民族团结进课堂、民族团结进社团、民族团结进活动等四个方面开展工作。通过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将民族文化、民族语言、民族文字、民族乐器、民族歌曲、民族舞蹈、民族手工艺制作等富有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真正地带进了学校课堂,使学生在快乐成长中学习了民族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校还通过民族团结教育“进活动”,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通过每周升旗仪式、每年前往烈士墓扫墓等活动,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518成人礼仪式等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讲民族团结故事、读民族团结文献、听各民族发展历史专题讲座,组织民族团结主题征文、知识竞赛,编排大课间民族芦笙舞等系列活动,推动学生对各民族文化了解;学校还多次组织教职工开展民族团结征文活动、整理收编了《屏边一中民族团结一家亲》优秀作品集等,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深扎根在广大师生的心田。

参观完屏边县第一中学(民族中学)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王文贵感慨地说:“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从学生抓起就对了,抓到了点子上,从小在学生们的心中种下一颗民族团结的种子,将来收获的,就是一个各民族团结一心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学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
  • 现场直击!黔南开学第一天09-08

    8月29日,都匀市中小学、幼儿园全面开学。在都匀二小,两千余名学生朝气蓬勃地走进校园,迎接新学期,寂静了一个多月的校园又恢复了生气,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在都匀十三……

  • 【开学你好】加油开学季!直击广汉开学第一天09-07

    开!学!啦!微风送夏去,莘莘学子归,广汉各中小学、幼儿园敞开新学期“大门”,学生们又回到了熟悉的校园,开学第一天现场什么样?一起直击广汉各学校开学现场感受校园重……

  • 怒江州大力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10-11

    党的十八大以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创新方式方法,大力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让推普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助推器、各族群众走上幸福致富路的金……

  • 深化诉源治理泸西法院有妙招深化诉源治理泸西法院有妙招10-11

    来源时间为:2022-10-10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群众法治观念日益增强,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经济纠纷频发且利益诉求多样,泸西法院案件数量呈井喷式增……

  • 投资3200万元新建6382平方米!石屏这所学校将大变样!10-1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给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近年来,石屏县第三中学继续坚定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打造品质校园。施工车辆来往穿梭,工人师傅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