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学校网 > 巴青县 > 正文

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公告

日期:2022/10/28 4:10:21 浏览:

业发展,在种苗、技术、标准、管理、采后处理、营销和品牌等方面提供专业化服务,有效提升了贫困户的参与度并激发其内生动力。截至2019年底,共计带动7137户、31328名贫困人口脱贫,实现分红2214.74万元,103户贫困户206人长期在公司务工就业,临时用工25万多人次,其中贫困户3.75万人次,扶贫规模占临高全县精准扶贫总盘子的户数和人数比例分别为47.2%和46.1%。

黄久生

男,汉族,55岁,中共党员,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驻郑州流动党员工作委员会书记。

主要事迹

他致富不忘乡梓,依托流动党支部,建立劳务输出基地,组织实施为农民工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服务的“金桥工程”,自2004年以来,累计带领40万人次农民工实现务工增收,每年为家乡带回6亿多元劳务收入,帮助220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他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投入1800万元,支持流动党员返乡创业成立合作社,建立茶叶、油茶扶贫基地,采取务工增收、旅游扶贫等帮扶措施,带动126户贫困户顺利脱贫;筹资260万元发展大棚蔬菜、草莓等产业,无偿帮助520户易地搬迁贫困村民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可致富。多年来,他累计捐款3000余万元改善贫困乡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坚持24年赡养700余位贫困孤寡老人,资助200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黄文仔

男,汉族,67岁,民建会员,星河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事迹

黄文仔带领星河湾集团积极投身扶贫事业。整体帮扶的广州市从化狮象村被评为精准脱贫典型,精心打造的荔枝蜜公园成为乡村振兴名片,捐资重建的汶川第一小学获评全国优质工程。他在贵州省毕节市帮扶深度贫困村、改善当地医疗卫生条件,在粤东革命老区捐建艺术中心,在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设立奖教奖学基金,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资助幼儿教育事业。他还在云南怒江、甘肃临夏、新疆喀什等地开展精准扶贫,推动当地发展,得到社会各界认可。星河湾集团获第十届“中华慈善奖”、广东扶贫济困红棉杯金杯奖等荣誉。黄文仔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黄薇

女,汉族,34岁,群众,云南娅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

主要事迹

黄薇(别名:薇娅viya)是昆明发展“网红经济”,依托云南“青创”平台引入的淘宝主播、“全球好物推荐官”,为云南绿色食品销售推广、旅游目的地打造发挥了积极作用。2016年起,开始投身公益助农直播,创建“以买代捐”公益模式助农帮困,发力精准扶贫。近一年累计公益直播超过50场,累计引导成交额超过4.6亿元,多次帮助云南建档立卡贫困户销售农特产品。2019年9月,薇娅“魅力中国行”公益助农首站在云南开展,引导销售额超3056万元。2020年5月,薇娅在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中为昆明斗南花市花农带货,助力当地农户走出疫情影响。近期,已在昆明落地直播电商实训基地,培养当地主播,为推介昆明、助力消费扶贫贡献个人力量。

阎志

男,汉族,48岁,中共党员,卓尔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事迹

阎志时刻不忘儿时梦想,始终将扶贫的责任扛在肩上,通过多种方式投身扶贫事业。他将产业发展与土地、良心、农民的快乐联系在一起,与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结成和谐发展共同体,创立产业投资促进就业创业、电商平台打造一村一品、资源嫁接培育特色产业、扶贫基金托底教育医疗的四位一体精准帮扶机制,并通过以“文化+旅游”形式带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截至2019年底,为贫困地区提供5000余个就业岗位;开展技能培训3000余人次,帮助25个村实现农产品线上推广销售;建设5座卓尔美好生活馆并投入使用。目前,结对帮扶的50个贫困村已全部脱贫出列。2018年,卓尔企业获评“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

蒋思海

男,汉族,54岁,中共党员,金科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事迹

蒋思海在经营发展企业的同时,带领企业投身精准扶贫事业。他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提出以商业思维运营扶贫项目,以产业发展引领供给侧改革。2016年至今,累计投入2亿元打造产业扶贫项目8个,辐射带动2万名群众脱贫致富。他推动构建“从田间到餐桌”供应链最短的消费扶贫服务网络,将金科150万户家庭500万名业主与消费扶贫直接联通,4年累计消费扶贫农副产品超2000万元。他将基础设施作为脱贫的根基,在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忠县等13个重点扶贫区县投资超300亿元,拉动就业50万人;捐款1.38亿元,助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风貌改造;坚持推进智志双扶,4年累计投入1500余万元开展校企联合和爱心慰问,阻断贫困代际传播。

傅光明

男,汉族,67岁,中共党员,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事迹

傅光明始终不忘老区苏区人民脱贫奔小康,30多年来,带领企业深耕闽北山区,实施兜底帮扶助学工程、医疗保险助困工程、养蜂产业助农工程、充分就业助培工程、带动农户助富工程“五大民生工程”,辐射带动省内外3.5万贫困农民增收致富,户均年增收4000余元。捐助300万元用于扶持1000余户贫困户发展养蜂产业,户均实现增收3000余元。实施民企带村“1+1”模式,因地制宜,投入5000余万元,帮助中坊村、十里铺村和上屯村打造1个以上产业帮扶项目,村年均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100万元。实施兜底帮扶助学工程。连续13年专项捐助100万元用于帮助贫困学生。出资3600万元,兜底解决全市6万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医疗补充保险,全额资助全市白内障患者治疗,并为残疾人配备轮椅。

储呈平

男,汉族,57岁,中共党员,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

主要事迹

储呈平带领公司创新传统茧丝绸行业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领军企业的新路子。2002年,他从乡镇党委书记的岗位转至国有企业海安茧丝绸集团担任总经理,2004年,完成企业改革,挂牌成立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8年的建业深耕,他将一个经营困难的蚕茧初加工企业发展成为全国茧丝绸龙头企业。同时,他响应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部署,积极投入产业扶贫,结合“东桑西移”战略,先后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和德保县等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蚕桑产业,以点带面实施产业扶贫,因地制宜、精准帮扶。在全国贫困地区建有桑园蚕业基地30.4万亩,带动贫困地区5.8万户蚕农增收,带动1.3万名建档立卡低收入蚕农就业。

訾桂信

男,汉族,56岁,中共党员,新疆皮山县方圆绿色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主要事迹

訾桂信扎根边疆16载,坚守深度贫困地区,真心付出、无私奉献,彰显时代使命担当,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模范个人等荣誉称号。转观念,建立皮山县第一个农业综合科技示范园,引导当地群众转变观念,发展现代农业。传技术,建设实训基地,进行优良品种试验推广170余种;培养技术骨干百余人,大力开展技术指导服务,让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少走弯路。办实体,先后投资上亿元成立多个公司,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和发展产业增收。建基地,探索“公司+基地+农户”扶贫模式,统一流转搬迁点生产资料,让基地变工厂,把羊圈和大棚当车间,使农牧民成为产业工人,实现“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直接帮扶304户1117人脱贫,带动1354户4374人实现增收。

创新奖(共25人,按姓氏笔画排列)

马树友

男,汉族,46岁,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旗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主要事迹

为了让笤帚苗这一传统产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马树友立足当地笤帚苗产业发展现状,创新组织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带领群众找到了一条发展笤帚苗产业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的新路子。他深入调研,跑遍全旗每一片种植基地、每一个加工企业、每一户加工户。他研究市场规律,从创新良种推广方式入手,解决了笤帚苗原苗产量低的问题;他认真分析市场供给,创新产品研发方式,实现了笤帚苗就地加工转化增值。目前,他已将全旗8万农牧民带动到笤帚苗产业链上,占全旗农牧民总数的1/5以上。巴林左旗笤帚苗产业已经带动4459户、9363名贫困人口实现人均年增收4800元以上。

韦永胜

男,汉族,39岁,中共党员,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坪坝村第一书记(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驻村干部)。

主要事迹

韦永胜创新践行“三三联动”,抓党建促脱贫,使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显著增强;探索践行“四点半课堂”,20余名农村留守儿童加入学习,志智双扶成效显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改扩建公路22公里,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引领群众走出一条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之路;建立壮大了集体经济组织;探索践行乡村社会治理,工作成绩得到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2018年,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坪坝村整村脱贫;2019年,坪坝村获市级“文明村镇”称号。

旦增称来

男,藏族,29岁,群众,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江孜县年堆乡尼玛藏式卡垫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主要事迹

为了传统藏毯文化不失传、实现更多的贫困群众“不离乡不离土”的就业机会,旦增称来把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研发了藏毯的纸样实用技术,促使江孜县藏毯文化转型升级,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在推动藏毯文化继承和发扬的同时,他提出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培训就业+无偿对无劳动力贫困户分红”的产业发展模式,带动65名群众(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6名、残疾人4名)稳定就业、增收致富。合作社每年向135名无劳力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帮扶1500元,累计23万余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朱震宇

男,汉族,41岁,中共党员,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原肝胆外科二中心移植外科副主任。

主要事迹

朱震宇作为军队医疗专家和藏区包虫病救治团队骨干,牢记军人初心、践行医者大爱,5年内16次带队前往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在平均海拔近4000米的青藏高原行程2万余公里,克服高原缺氧、路途艰险等困难,进毡房、入帐篷,筛查救治包虫病患者1.1万余人次。发挥精湛医术、矢志创新攻关,牵头承担全军藏区包虫病救治“样板工程”任务,带领医疗队对口支援西藏丁青县人民医院,帮助该院开设首个肝病门诊,率先在昌都地区启动乙肝母婴阻断工程,成功开展首次乙肝病毒定量检测,完成海拔3800米以上高原包虫病救治手术,首创的“整体剥除技术”让235名贫困患者摆脱病魔。倾心传授帮带、培养技术骨干,协调推动西藏第二人民医院成立第一家藏区包虫病救治中心,牵头举办全军包虫病诊疗技能培训,帮助培养医护人员1100余人,为当地群众送去幸福安康。

向辉

女,土家族,43岁,中共党员,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主要事迹

向辉依托来凤县农业资源优势,整合县农广校资源,实行全员、全科、全产业链培训,实现“员工变教员、基地变课堂、学员变社员”的转变,融合创新了“产业扶贫+职教提升”脱贫攻坚模式,建成1.2万亩扶贫实训基地。承担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她先后培训5430人次农民,其中贫困户1791人次;吸纳585户贫困户为合作社成员,215名贫困人口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直接带动667户贫困户奔向致富路,辐射5个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她在扶贫路上的创新探索得到社会各界肯定,先后获得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农业部“农业科教兴村杰出带头人”、农业农村部“全国十佳农民”等称号;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国首批创业创新园区、全国第二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

李光辉

男,羌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学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
  • 现场直击!黔南开学第一天09-08

    8月29日,都匀市中小学、幼儿园全面开学。在都匀二小,两千余名学生朝气蓬勃地走进校园,迎接新学期,寂静了一个多月的校园又恢复了生气,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在都匀十三……

  • 【开学你好】加油开学季!直击广汉开学第一天09-07

    开!学!啦!微风送夏去,莘莘学子归,广汉各中小学、幼儿园敞开新学期“大门”,学生们又回到了熟悉的校园,开学第一天现场什么样?一起直击广汉各学校开学现场感受校园重……

  • 凤县赴略阳县考察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工10-28

    来源时间为:2022-07-066月30日,凤县赴略阳县学习考察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工作。凤县分管教育副县长赵少宁带队考察。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实……

  • 公告!那曲这所学校开学时间定了……10-28

    广大师生员工、家长朋友们:为统筹推进嘉黎县各级各类学校2022年秋季学期疫情防控和开学复课工作,坚持“自治区统筹指导、市县属地负责、分区分类、错时错峰”开学原则……

  • 记党的二十大代表、那曲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次仁拉姆10-28

    特殊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那曲市特殊教育学校成立,这是那曲市第一所对视障、聋哑、智障等多种类型残疾儿童少年进行九年义务教育的综合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