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学校网 > 东胜区 > 正文

东胜区五个维度打造优质均衡人民满意教育

日期:2022/12/29 12:46:02 浏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东胜区以“减负提质、优质发展”为目标导向,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郭彩霞名校长工作室”为平台,结合区域特点、通过统筹规划、系统构建“五维度”教育体系,努力探索一条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路径。

一、优质校建设有深

东胜区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努力使每所学校都能基于实际呈现良好发展状态,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从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分配,推动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精心组建校管理团队

新建校管理队伍实现“三优”:一是“优选”,即从现有校长队伍中挑选有思想、懂艺术、重文化、善管理的校长或副校长担任新建校管理人员,全程负责学校的筹建工作。二是“优培”,派遣新建校管理队伍到教育发达地区跟岗,学习管理策略,更新教育理念。三是“优建”,管理队伍要亲临施工现场,充分挖掘新建学校周边的自然、文化等各种资源,结合自己所学的先进理念,科学设计新建校的文化与环境,让校园的每一处景观都能成为育人载体。

(二)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

自2015年以来,东胜区综合地理位置、学校规模、教育环境、发展势头等多重因素,实施一校多址、优质校建分校的集团化办学模式探索,先后有7所学校设立分校(校区)。在分校办学水平日渐提升后,陆续将分校(校区)设置为独立建制单位,重新实施独立法人办学。2022年秋季,优化了东胜区第一小学、东胜区第一中学为龙头的东胜区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和东胜区第一中学教育集团办学模式,成功实施“优质学校+乡村学校”“优质学校+薄弱学校”“优质学校+新建学校”三种办学模式,办学效果逐渐显现。

(三)全面推进课程改革

依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推动国家课程校本化。学前阶段以课题、项目为抓手,推动区本课程的研究和发展。中小学全面推行以课程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积极探索推进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形成科学的、可复制推广的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一体化管理有梯度

(一)“双减”落实一体化

一是构建机制一体化。制定出台《东胜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考试管理办法》《东胜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办法》《东胜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管理办法》《东胜区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东胜区教育体育局课堂教学、作业管理、课后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各学校同步建立符合校情、学情、教情的工作制度,系统上下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发展局面。

二是落实成效一体化。各学校及时梳理总结减负工作的经验成效,东胜区教体局按照篇章分类推送在“新华社”“学习强国”等各类媒体平台上,累计宣传报道500余篇,形成成果集11期,连续10个月位列全市榜首。

(二)“教学评”研究一体化

依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平台,通过“教学评一体化”研究,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先后开展交流互鉴活动,形成“打造高效课堂、优化作业管理、强化课后服务、探索评价机制”“四位一体”的一体化管理思考与运行模式和“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研究。

三)学段统筹一体化

深化教学改革,统筹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各年级、各学段的管理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集团化、联盟校、结对共建等方式优化活动机制,打通学段脉络,构建衔接管理体系。

三、规范化办学有力度

以“五力度”为抓手规范办学行为,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强化民办教育管理力度

一是建立和完善幼儿园长效监管机制,会同多部门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保障学前教育健康发展;联合物价部门共同推动托育收费标准化、规范化、透明化,提升托育服务管理水平。二是按照要求全面整改民办学校管理,针对跨区域招生、学校名称不规范、财务监管不到位、利用公共教育资源办学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改,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与公办学校同部署、同教研、同管理、同要求。

(二)夯实基础教育规范力度

一是加强监督检查力度。除一年六次的督导评估,借助“四进”行动,局领导班子带队分组对区域内所有学校的办学行为进行全方位的督查,确保办学行为规范有序。二是同步建立投诉举报受理平台,有报必查,件件回应。三是加强课后服务力度。形成了作业和特长发展项目“1+1”、教师和志愿者定岗服务“1+1”的课后服务新模式,实现了课后服务课程多样化。四是加强作业把控力度。严把作业设计关,控制作业难度,实施分层作业,建立作业布置情况公示制度,做好各科作业总量的控制与协调,严格落实“一课一辅”。

(三)加大高考综合改革力度

一是确保高考综合改革制度落地。制定了《东胜区高考综合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东胜区高考综合改革专项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健全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安排5000万元资金,对市一中东胜校区及衡水实验中学进行校舍提升改造,各普通高中硬件设施设备全面升级,确保最大限度满足新课程和选课走班的基本要求。不断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深化“教学评一体化”管理机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二是规范招生管理,提升服务水平。针对各普高及特长生招生方案与招生简章进行全面审核备案。

(四)提升民族教育共建力度

一是加强原民族授课学校幼儿园校园文化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积极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有效开展结对共建活动80余次,参加教师人数600余人,并形成了长效管理机制。三是重视学段衔接,优化资源配置,保障教育教学质量。

(五)推动语言文字提升力度

一是重视专项督查与示范创建。东胜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多个部门联合开展了一次社会用语用字规范化专项检查工作。对各级各类申报语言文字达标校和示范校的学校开展评估验收复检工作。截至12月底,东胜区各类中小学、幼儿园已建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校和示范校144所,达标率97.96%。二是强化学习培训与能力提升。全区语委各成员单位深入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三是组织教育活动与系列赛事。东胜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与区委宣传部、区教育体育局、区融媒体中心联合组织开展了“第四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三大赛事,全面开展了第25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东胜区宣传教育活动。

四、多元化服务有温度

(一)支持普惠性民办园,公益普惠特色发展有温度

坚持“以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为主”的发展原则,支持社会力量办园,努力增加优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不断提升公益普惠性幼儿园总量和覆盖率,全面落实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政策,推动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迄今为止,学前教育普惠率已达78.72%,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达到57.17%。

(二)保障适龄儿童入学,广纳学子均衡发展有温度

制定了《东胜区秋季中小学新生入学方案》,并通过东胜发布、东胜教育体育在线等网络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会同公安、房管、卫生防疫、计生、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并启用“入学一件事”程序对新生就读资质进行复核审查,确保信息准确。就近入学,开学进行阳光分班,维护公平公正。近三年,东胜区教体局根据《东胜区外来人员子女就学管理暂行办法》零门槛、无条件、全纳入地将1682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安排到有空余学位的中小学就读,并帮助办理了网上学籍异动手续。

(三)关爱特殊学生教育,联合指导融合发展有温度

一是全力保障残疾儿童就学权益,近三年入学率均在97%以上,对二级以上(包括二级)残疾人子女或残疾人在新生入学中,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获得入学机会。二是每学年至少一次联合残联、民政及“特教指导中心”专家开展送教上门活动,现场诊断与交流座谈,送教上门学生18人。三是资源教室不断新建,目前已有5个资源教室开展随班就读学生的个案培训。四是各学校开展关爱行动,让随班就读学生体验人文关怀的育人环境,形成关注折翼天使、重视特殊教育的巨大合力。

五、品牌化建设有亮度

东胜区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立多元投入机制,深化学区制改革、集团化办学,以“五聚五化”,即聚焦资源整合——构建“一体化”,聚焦引领服务——构建“多元化”,聚焦一校多品——构建“特色化”,聚焦互联网+——构建“协同化”,聚焦疏堵结合——构建“力度化”为品牌建设着力点,遵循“以人为本、专家办学、科研引领、内涵发展、提升质量、创建品牌”的发展思路,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现已成为“鄂尔多斯市全面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先后获得“中国教育改革示范城市(区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自治区教育管理先进旗(区)”“自治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集体”“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

来源:东胜区教育体育局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学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