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学校网 > 屯溪区 > 正文

【永远的“陶子”】从“四女师”到隆阜中学

日期:2023/2/2 22:26:52 浏览:

作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陶行知先生将思想和实践的结晶献给祖国,也常情系家乡,与屯溪的一段情缘即可佐证。屯溪阳湖柏山、隆阜、还淳巷等地,拨开历史烟云,似见先生神采奕奕,微笑而来。时值先生诞生131周年之际,本报即日起开辟“永远的‘陶子’专栏”,在几段缅怀的文字里,与先生相逢,感知山高水长。敬请关注!

从“四女师”到隆阜中学

戴东原先生读书处、慎馀堂,这些屯溪隆阜的老房子里,曾闪现徽州最早女子中学同学们的倩影。

安徽省立第四女子师范是屯溪市隆阜中学的前身,创办于1922年,原是师范学校,1928年改普通中学,1935年改女子初级中学,抗战开始又恢复为完全中学。其间,校名数易,然女子中学的属性未改变,解放后直到1958年才男女合校,改名为屯溪市隆阜中学。

当时,徽州籍热心妇女教育的人士(安徽省教育厅厅长江彤侯,歙县人;南京东南大学教育系主任陶行知,歙县人;东大图书馆主任洪范五,绩溪人;省立二师校长胡晋接及省立三中校长方新)积极倡议,在家乡办一所女子师范学校,培养师资,开创新风,得徽州各界有识之士赞助。几经曲折,徽州最早女子中学——安徽省立第四女子师范学校始得诞生。

01

选定校址

教育厅准办四女师,校址择何处?当时教育经费困难,只拨开办费5000元。致力于地方教育文化事业的程管侯等闻听,与隆阜东区小学教员潘孝先及地方人士戴英等商量,认为隆阜人口、钱粮多,条件优越,四女师设隆阜为宜。经力争,教育厅同意。

在隆阜三门,学校先租吴村德堂全屋(一半典入,一半租入),后租戴东原先生读书处基地400平方尺,及古轩全屋一半,民国12年春又租慎馀堂屋四进。当年秋,学生增多,无法容纳,学校租前边渠吴姓全屋一所(今隆阜中学东首饭厅处,原有旧屋于1958年拆除),作附属小学校舍。

所有代用校舍皆旧式民房,于教育管理不便。其时,婺源旅汉茶商孙静山捐银洋3000元,购置校地。江彤侯批准按年拨临时费用一万元,以资建筑。后来,江去职,费用未领到,建校费遂搁置。利用孙氏捐款,学校购隆阜戴纯甫氏基地一块,以建新舍。戴氏收半价,余款捐置设备。1928年冬,学校购前边渠吴宅及吴姓地基一块,与戴氏地基连片,1929年,在戴氏地基上建教室3排12间,和男教员宿舍平房18间。1932年,校长许敦士捐俸,建织布厂房一间,又募建小型发电厂,学校始有电灯照明。同年,学校建5间平房作图书馆。1935年,校长陈季伦在学校西北角扩建女生与女教员宿舍楼一座。至此,校舍解放前建筑基本定局,占地24亩多,建筑面积1832.5平方米。

02

弦歌不辍

办好学校,要有一位好校长和一批好教员。四女师几易“掌门”,多有建树。

经陶行知先生推荐,屯溪湖边人程宗泗(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时任上海神州女校教务主任)被任命为四女师校长。教员特别是女教员,大都通过陶先生在浙江礼聘,并由先生派专人护送到校。1922年7月,学校招生,100多人报名,将年龄小而成绩好的编为师范预科班,年龄大而成绩一般的编入附小高等班和国民班。师范预科入学时有60多人,第二年减为40多人,1925年改为新制后师一年级,剩30多人,1928年毕业时只有6人。1925年,学校改新制后,除后师一年级学生30多人外,还有新制初中学生64人。1926年,因北伐,全省处战争状态,经费断绝,省内不少学校停顿。程宗泗积极筹款,学校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支撑下来。1927年程去职时,休宁县教育界人士为之立碑纪念。

1928年春,桐城人张秉仁任校长。张系北师大毕业,原任安庆一女师教务主任,到任后学校易名“安徽省立第四女子中学”,由师范改为普通中学,分高中部与初中部,但高中仍只有师范科,而无普通科,1928年秋和1929年秋先后增设简易师范班和职业班,1930年附小增设幼稚园。凡初中和职业班学生毕业,都可再读一年简师,出去办小学。1929年,学校共有3个高中师范班、4个简易师范班、3个普通初中班,1个职业班,学生300多人。张十分重视培养本地女教师,鼓励高中师范科毕业生升大学。对考取大学而经济困难的,学校资助。对有志向学而考试成绩欠佳学生,张设法请求破格录取。1931年冬,张调回安庆,1934年病逝。噩耗传到学校,师生开追悼会,建纪念塔、纪念碑,将教员宿舍小客室定名为“怀仁堂”。

1932年春,歙人许敦士任校长。1934年8月,高中师范科一、二年级人少,被省主席刘镇华下令停办,学生转芜湖二女中,学校易名“安徽省立徽州女子初级中学”,由完全中学变成初中,简师班和职业班仍附设校内。

1935年春,青阳人陈季伦任校长。陈留学美国,曾任安徽大学副教授,是刘镇华秘书。当年秋,简师停办,职业班仍旧。1938年8月,内迁学生多,原初中不能满足女生求学需要,省教育厅决定恢复完全中学。这年所招首届高一新生中,汪念萱、黄宝豫、吴涵音为中共地下党员,在学校建立第一个地下党小组,开展秘密活动,介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铁流》等进步书籍给同学看。汪念萱还积极参加抗战剧团活动,在屯溪演出。皖南事变后,她们毕业。后来,黄宝豫在浙江牺牲。

1938年秋到1945年抗战胜利,屯溪有不少战时中学兼收男女,但师资和设备都比不上徽州女中。以1941年为例,全校共有3个高中班、4个初中班、1个春季班、三个职业班,学生410名。1945年,职业班并入高枧省立职业学校。1946年,学校改名为“安徽省立休宁女子中学”。程海峰捐田四五十亩,在女中设奖学金。

1940年至1949年,学校四易校长(陈季伦、胡翼谋、姚子素、周仲辰)。1942年端午节后一天,山洪冲坏学校南围墙,读书仪器遭淹。水退后,学校不及时翻晒整理,任其霉烂。直到解放后七八年,学校一直无法做理化试验。

03

雨露滋润

于四女师,陶行知先生关爱有加。

在他直接推动下,教员金鸣岐、程勤若、胡自华等得程宗泗赞助,创办平民学校,1923年到1924年,2000多人受益。1923年10月,陶行知致函程宗泗:“平民教育是改造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方法。四女师的教职员适宜在隆阜这个环境中,训练学生一种改造的能力。最能引起她们兴趣的是:叫不识字的隆阜,变为识字的隆阜,叫黑暗的隆阜,在一定时期内大放光明。”得知学生中有位69岁的老太太时,陶先生很感动:要让天下人都知道这件事,好叫那些年富力强的人都振奋起来。他在信中向老太太表示敬意,并热情洋溢地说:“从前中国有七十多岁老状元,现在又有七十岁老学生,老识字国民,岂不是一件最可庆贺的事吗?”

关怀四女师,陶先生几件小事传为美谈:一是“长城砖”。1923年9月,他游览万里长城,从青龙桥车站刘师傅处得“长城砖”,上刻“中部”二字,明朝永历年间制造。他带砖回乡,赠四女师,“我想四女师校舍不久就要建筑,用此砖来点缀,也是千载一时的盛事。新教育是共和的保障。我们四女师既得万里长城之砖,自然在造就人才,保障共和的路途上迈进。”二是“十字架”。四女师最早的校庆是11月11日,先生给师生写信:“十一月十一日,十字代表十字架,十字架有牺牲的意义;两个一字,就是两个铁肩膀,上头背了两个十字架。每当校庆日,我们就要想到十字架是铁肩膀的,我们要立志硬起肩膀来,为国家背双倍的十字架。”三是“过五关、斩六将”。1933年,晓庄师范被封后,四女师(已改为四女中)20多名师生找到避居上海的陶先生,被热情接待。先生作“过五关、斩六将”的讲话,勉励他们克服一切困难,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他们返校后传达先生教诲,全校师生倍感鼓舞。

解放后,学校更名为“皖南屯溪女子中学”,1952年又易名“安徽省屯溪女子中学”,1958年9月实行男女生同校,改名“安徽省屯溪市隆阜中学”,成为徽州地区的一所重点学校。

作者:郑示言田世庆

编辑:王婧二审:徐海生终审:李学军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学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