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学校网 > 安陆市 > 正文

你是夜空中最亮的星,安陆市特殊教育学校,以爱之名,守护“折翼天使”成长

日期:2023/2/18 13:09:37 浏览:

原标题:你是夜空中最亮的星,安陆市特殊教育学校,以爱之名,守护“折翼天使”成长

每个人都应该走进一次这所学校。

这是一片容易被忽视的角落,学生不多,但可能老师说上一百句话,都难以得到一次回应;有时一个看起来很简单的计算,却需要几个月的教了上千遍;还有的,只能通过手语无声地交流……

这里是安陆市特殊教育学校。

2000年,宋远珍从襄樊特师毕业,分配到安陆市特殊教育学校工作至今,一晃23年了。

平静恬淡的讲述中,宋远珍坦言,初到学校时,会有很多的不适应。听力障碍、智力障碍、自闭症、唐氏综合症……面对着有着各种身体缺陷的学生,她有一些害怕,甚至生出了退缩的念头。

特校的教师工作不易,新生入校时,年纪最小的只有五六岁。当他们第一次离开父母的怀抱,开始独立的学习、生活时,一切又是如此的艰难:教师手语完全不懂,有口难“开”,无法沟通、交流;生活不能自理,有的学生连上厕所脱裤子也不会,大小便拉在裤子里是经常的事……

当我问到她,为什么最后坚持了下来。宋远珍想了想,低声地说道,是那些孩子们家长的眼神。因为从他们的目光中,我看到了无助,如果孩子能够在学校有些许进步,能够得到尊重和照顾,也许对一个个家庭来说,将不再是苦难。

宋远珍给学生上课

区别于普通中小学的教学模式,对于特殊教育,它可能没有常规的学科质量考核目标,也无法对于这些折翼天使们的明天会有怎么的预想。一切都是基于照顾,康教,所以特教教师很累,尤其是每天面对这些可爱可怜的孩子,对于自己的情绪的影响,其实是非常大的。

2020新进教师黄冰,说到自己从害怕到爱上这里的经历,其实也是看到孩子们的成长,慢慢走出了情绪抑郁的自愈期。从中小学转岗到这里,她慢慢适应并迅速成长了起来,对于这些特殊孩子的照顾,满满的爱心,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聊天的过程中,一位年轻妈妈带着患有罕见病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来到了学校办公室,咨询孩子跟班就读的事宜。当听到孩子可以下周来上学试试时,家长脸上绽开了笑容。

我忽然读懂了,作为特教人,其实对于那些不幸的家庭、不幸的孩子来说,是多么地重要。得到尊重,得到照顾,得到学习,对于常人来说,简单的需求,对他们而言,却是弥足珍贵。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特教工作20余年,宋远珍说,其实也是成就感满满,2012年被评为湖北省特教优秀教师,2015年被教育部、中残联联合授予“特教园丁奖”等,而更值得骄傲的是十几名听障学生从这里走出,考上大学;还有不少学生通过自己的奔走,找到了适合的工作。有些孩子毕业多年,但每有情绪问题,或是困惑、喜讯,都喜欢和宋老师,甚至多年之后,有的孩子结婚成家,还发来邀请和道谢。

看到这些孩子们的成长,再多的艰辛和苦累,宋远珍说,似乎都算不了什么。

采访的当天,有一场活动在特校举行。

一所民办幼儿园的师生和这里特殊的孩子们开展“残健互动”联谊活动。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参观了学校,走进了特教课堂,了解大哥哥,大姐姐们的学习生活状态。

最后的联谊活动,幼儿园小朋友带来了节目,赢得了特校师生的热烈掌声,可以看出他们很开心。

特校孩子们也表演了节目,诗朗诵、歌曲演唱,虽然根本不着调,笨拙,吐字发音都不清,但我分明感受到他们很用力,很努力,还有得到认可的快乐。

手语老师李梦霞教幼儿园小朋友表达爱意的简单手势,特校孩子们非常兴奋。小小举动,其实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对孩子们努力价值的体现。

食物,其实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幼儿园老师分给特校孩子们礼物时,收获得的可能不是清晰表达的“谢谢”,而是另外一种感动,一个主动的拥抱,一个双手点赞的手势,或是一个隆重的手语,特别是看到几名语言障碍的孩子将分到的礼物,给来幼儿园小朋友时,我一下泪奔了。

特校课堂

真的无法共感到这些孩子的那种表达欲,那种想说,却无法说出来的感觉,那种得到了尊重和认可,也想以某种方式回报的渴望。

我想到了孩子背后的家庭,他们的父母的以泪洗面;我想到了特校的老师,他们每天的面对,心情的压抑,那种区别于普通中小学教学的成就感,让人心酸和心痛的无助感;我想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表达爱心的同时,是否会想到过,喧嚣过后,其实孤独,还是会属于孩子们。

对于这些孩子的家庭来说,缺陷孩子的降生,可能就是一种悲剧,也会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痛,伴随终生。他们的要求,也许很简单,那就是孩子能够得到尊重,能够得到进步,哪怕一年只认识几个字,能够和人简单交流就够,能够生活自理就够,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有一碗饭吃就行……

特校承载的,其实是那一个个不幸家庭的希望。

安陆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彭明强,和老师们一起,利用假期,用了半年的时间,到学生家中走访,送教上门。

家长们对于老师们的到来,很是惊喜和感动。但每一个不幸孩子的背后,却是家庭的窘境,贫困、父母遗传、因病致残等等,让特校一班人心酸不已。

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同一片蓝天下,折翼天使们,一样拥有灿烂的阳光,广阔的天空。

近年来,安陆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工作。在城区闹市区新建了学校占地面积4752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100平方米的安陆市特殊教育学校。现在籍学生92人,教职工18人,专职教师13人。

目前学校为这些孩子,不仅仅提供文化教育,能够学知识,学文化,培养集体意识,进行生活教育,还教孩子们舞蹈、健康教育、康复训练等课程,开发孩子的潜能,还有对于自我尊重、自信的人格培养。让孩子学会自立自强,融入社会。

自立自强,最重要的,那就是需要有一技之长。这些年,安陆特教人为这些孩子想尽了办法,不仅仅组织发动各种公益活动,为孩子们捐资捐物,还多处奔走,开启柳编班等校企合作模式,积极为他们争取各种就业机会。

得益于两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学校在职业培训方面不断完善,建有洗车房,烘焙室,手工艺教室,让孩子们能够在校接受到一些基本的职业技能教育,为今后的走向社会谋生,打下基础。

特校学生开展体育运动

而在未来的特殊教育,更重要的加强康复训练课程建设。彭明强说,从当前学生情况来看,3-6岁是康复矫正的黄金期。

比如语言训练侧重于通过绘本故事学习简单用语,并在生活场景中进行实际运用。动作康复训练根据儿童日常需求开展精细动作和大动作训练,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情绪与行为训练要求儿童认识喜怒哀乐四种基本情绪,并在具体场景中表现出适当行为。四种基本能力训练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促进他们适应生活、融入社会。

不怕晚一点长大,去开最特别的花。谈到今后的设想,彭明强说,学校在康复方面建有感统训练室,肢体康复室,还需要引进专门师资,加强残联、文旅的合作,以“康复+教育”为方向,让折翼天使们,能够得到成长,早日融入社会。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学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