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家乡网 > 康县 > 正文

了解甘肃康县乡村旅游的全域模式

日期:2023/4/13 22:08:19 浏览:

有人说,望关是中国的轴心,这个还无从考证。学界认可的,只有茶马古道。

在中国,茶马古道是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的古代商道,历经汉、晋、隋、唐、宋、元、明、清,是历史上著名的西部国际贸易古通道之一。

康县是我国唯一有碑刻佐证的茶马古道途经之地。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文化部门在望关乡发现一块残碑,几经专家辨认,认定是明朝时的路碑。这块石碑的发现使中国“茶马古道”的概念也发生改变。佐证“茶马古道”不仅存在于此前为公众所熟知的云南、贵州、四川等西南地区,西北地区的甘肃、陕西和青海一带也存在“以茶马贸易为主要内容的古老商贸通道”。康县境内的茶马古道起窑坪,经古皋兰、古散关、白马关、大堡、长坝、望子关,向西经阶州通青藏,向北通兰州、天水、宝鸡至新、青、宁,或经咀台、岸门口、阳坝南过利州向川、滇。时至今日,望关也还是康县的大门。

到了望关,就算进入康县了。

短短的十分钟,还没有回过神,就到了茶马古道节点。这是一个“脚户”歇脚的地方,一座城楼也许就是过去的“关”,官府收缴税赋的地方。这也说明,或许北方比南方设关要早。过去的茶马古道到底是什么样子,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马驮,人背,压在他们身体上的茶叶是和食盐一样重要的货物。从这些雕塑的形态和容貌上看,“脚户”不仅有老人,更有年少的孩子。老人大多席地而坐,煮茶抽烟,而孩子们则靠在山边,躺着休息。从雕塑的数量看,马帮和脚户一队人马大约为十二匹马和六个人,如果碰巧遇在一起,人马会更多。

“脚户”不是简单的苦力,有时候遇到不测,会一去不回。长年累月地在茶马古道上行走和生活,脚户们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语言系统,这就是所谓的茶马人的“行话”。相互交流时把土匪叫“线子上的”,把小偷叫“梁子上的”。也忌讳一些词,比如:忌讳“炝”字,把“炝浆水”说成“热酸菜”,因为“炝”与“抢”同音。把“到站了”说成“拢了”,把“返回”家乡,叫“涨了”,把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分别叫起、览、斜、缠、盘、乃、新、考、稍、齐。

在走出城堡的门前,很多人都在研究碑刻,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很难辨认。“懂家子”们说,明确可辨识的共43个字,碑额横书的4个字为“察院明文”,碑文中可以识别出的为“巡按陕西监察/示知一应经商人/茶马贩通番捷路/旧规堵塞俱许由/敢有仍前图便由/官兵道□放者”。细细研究,果不其然。

在这个节点上,历史的再现,让人回味悠长。可以说,建设者是独具匠心的。据了解,康县为了把茶马古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组织人员对茶马古道的交通线路、重要集市、客栈、骡马店、桥梁、栈道进行了调查,成立了茶马古道研究会,修建了茶马古道博物馆。2015年7月,康县还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茶马古道文化之乡”。

短到用步来计量,就又不能再走了。这里是千年菩提之乡——花桥。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相传,佛祖在菩提树下问一人:“在世俗的眼中,你有钱、有势,有一个疼爱自己的妻子,你为什么还不快乐呢?”此人答曰:“正因为如此,我才不知道该如何取舍。”佛祖笑笑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某日,一游客就要因口渴而死,佛祖怜悯,置一湖于此人面前,但此人滴水未进。佛191祖好生奇怪,问之原因。答曰:“湖水甚多,而我的肚子又这么小,既然一口气不能将它喝完,那么不如一口都不喝。”讲到这里,佛祖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对那个不开心的人说:“你记住,你在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美好的东西,但只要用心好好把握住其中的一样就足够了。弱水有三千,只需取一瓢饮。”

花桥不是因为桥,而是以一棵千年菩提树而知名的。这棵树生长在花桥村庄边上,尽管穿越了千年的时光,历经了无数次的风雨雷电,依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主干虽被雷电击空,仍苍劲有力,树枝布满半亩多地。在这个世界里,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事情,而用我们的话来形容就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感叹造物主的神奇。据说,这棵树原来是两棵,后来被雷电击中,两棵树长在了一起。所以从树形看,下面是两根,中间成为一根,树上又变成两根。

相传,在明代,一位叫了因的和尚游方至此,在这里吃斋、念经、参禅,给乡亲们传诵佛法、看病施药,给过路客商指点迷津,施舍饮食。后惊动了到九井圣地行宫小憩的九天玄女,受其点化,修成正果,在此坐化成佛。菩提树因常年诵经渡化,沾上了佛性,千疮百孔而不死。

晚清时期,盗贼横行,汉中吴姓客商路过花桥,遇土匪劫财,便藏身菩提树洞中不断诵佛,棒客围树寻找也未能看见。后吴某雕刻佛像供于菩提树下,并每年都前来烧香拜树,直至辞世。

民间还说,康县曾参加过公车上书的大堡人黄居中进京赶考前曾于菩提树下祈福,后中举。不过时至今日,方圆百里很多孩子的“干爸”都是菩提树。每逢春节,不少菩提树的干儿干女都在菩提树下奉上瓜果香灯,祈求平安。

传说归传说,但今天这里已经成为景区是真的。几年间,近百万省内外游客来过这里,而且均满意而归。

起初,这里是按美丽乡村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人居环境。而在建设的过程中,康县又提出了一个规划——建设三百里生态旅游文化风情线,打造一个不要门票的生态旅游大景区。

康县三百里生态旅游文化风情线建设以县城为纽带,以西起望关、北至云台、南至阳坝为主轴,对白望路、康阳路沿线10米以内进行绿化,建设体现康县历史沿革的亭、廊、小径、休闲健身广场等配套节点15处,绿化美化节点27处,形成以竹海、美丽乡村、旅游节点交相辉映,串珠成线,连线成片的靓丽风景线。

花桥,恰逢其时。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康县白望公路沿线的花桥村,距县城26千米,辖8个合作社,2018年有人口205户,814人。曾是一个隐藏在公路沿线的“穷沟沟、烂泥沟”,属于典型的贫困村。

2015年,康县按照花桥村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乡村旅游资源,把花桥村列为市县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集中市、县、乡、村四级资源打造旅游示范点,通过各级干部的不懈努力,当年就建成了游客服务中心、乡村宾馆、休闲养生区、民俗体验区、湿地生态区、亲水游乐区、森林探幽区、农业体验区、养身休闲区、乐活采摘区等区域,修建供水工程1处、河心岛1座、仿生态景观河堤1000米,及油坊、磨坊、豆腐坊和酒坊,成为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民俗风情体验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景点,并晋升为国家AAAA级景区。先后荣获“中国茶马古道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省农民回乡创新创业基地示范区”“2016中国最美村镇”荣誉称号。

花桥变美了,在于它的天然含韵,溪水清澈长流;在于它的花红柳绿,春风催翠欲滴。然而,小桥流水人家,白墙、青瓦、红檐的美丽乡村民居,干净宽畅的水泥路,位于村里的大小文化广场,见证着许许多多干部群众的艰辛付出。

不妨,你也去看看。

康县传统小吃

城关镇香子坝是吃货们去的地方,也是一个休闲的好去处。这里不仅汇集了康县的所有小吃,更把农耕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洋芋搅团、豆花面、荞面节节、面肉、面皮、馓面饭、凉粉,应有尽有,不由得让人胃口大开。

在城区的周边,还有很多值得去的地方,比如凤凰谷、大水沟、何家庄等,去了都不后悔,不去才会遗憾。

顺水往阳坝方向而下,步伐不由放慢。上帝是偏心的,给老县城岸门口太多景色。两株千年银杏王都在这里,一株唯我独尊,一株独木成林。长在严家坝的银杏王,将此地点缀得更美。逆流而上,景点相接,古民居改造的乡村客栈,让你犹如身在仙境。住上一宿,回味一生。

文/刘宏洲

审核:杨义荣责编:任志伟

编辑:刘煜旻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家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