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家乡学校网 > 万州区 > 正文

缙云丨陈志:曾国藩挚友冯卓怀的万州岁月

日期:2023/6/2 20:09:27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3-05-31

文/陈志

重庆万州长江南岸有一景曰“翠屏双塔”,低处林木掩映者为“回澜塔”,醒目立于山巅者为“文峰塔”。“文峰塔”的玲珑塔影,在罡风流岚中岿然不动,在晨曦落霞中熠熠生辉。

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我偕几位文友登临文峰塔,平湖春色奔来眼底,顿觉心旷神怡。“万山峨峨,峙江之沱。浮图耸出,神秀天摩……”我心中默诵《文峰塔记》,以这种特有的方式致敬一位逝去百多年的先贤。

他,就是《文峰塔记》的作者、咸丰年间万县(清代万州名万县)知县冯卓怀。

清同治《万县志》记述冯卓怀政绩原文

任职万县有赖曾国藩保举

冯卓怀(1813-1888),原名作槐,字树堂,晚号暨叟,湖南长沙人。道光十九年(1839)高中湖南乡试解元,即举人中的第一名。

冯卓怀9岁丧父,备尝人生艰难。自中举后,他参加了8次会试,但均与进士无缘。冯卓怀仕途坎坷,惟有三年万县知县岁月最为出彩。

冯卓怀的一生与“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结下了不解之缘,任职万县也与曾国藩有关。

据湖南文史学者李超平考证,冯卓怀最初进京参加会试,就结识了刚于上年考中进士的曾国藩。论年龄,他比曾国藩小两岁;论科举资历,同为“小镇做题家”,他比曾国藩迟五年中举;论籍贯,二人同属湖南长沙府。两人很快成为挚友,冯卓怀在京城当“北漂”时就住在曾家,还曾给其长子曾纪泽做私塾教师

曾国藩在其家信、日记中多次提到冯卓怀(树堂)。说他是“躬行心得”之人,“极为虚心,爱我如兄,敬我如师”。又说他“进功最猛”“虚心固胜我十倍”“至情动人”,曾国藩常在日记里反省自己,以树堂为镜,照出了自己的所失之处。曾国藩曾在日记中写道:“树堂因时事日非,愤闷异常,阅看《红楼梦》以资排遣,余亦阅之”。《红楼梦》在当时是禁书,能在一起阅读禁书的,关系必定非同一般。

冯卓怀三十初度,针对他科举艰难、而立未立的窘况,曾国藩专门写下《反长歌行》进行劝勉。次年九月,曾国藩出任四川乡试主考官,行旅中倍感孤寂之际,写下《梓潼道中有怀冯树堂陈岱云》一诗,可见彼此交情之深。

冯卓怀坚持到咸丰三年(1853)春再次会试不第,才通过会试后的大挑,选取了湖南武冈州的学正(类似今教委主任)一职。但未及上任,曾国藩就开始创办湘军,冯卓怀和郭嵩焘等帮他筹集军饷有功,曾国藩上奏朝廷保举冯卓怀“请以知县在任候选”。曾国藩为了好友能够仕途顺利,还曾专门致函时任四川总督王庆云,以听闻冯卓怀有奉公守法的好评为由,委婉地请求关照。冯卓怀先后在四川万县、彭县、华阳等县任职共四年,勤勉有加,拟调贵州升职,后因祖父去世辞职,回原籍守孝。

咸丰十年(1860)四月,曾国藩代理两江总督,致信邀请刚刚离职的冯卓怀出任幕僚。冯卓怀于当年十一月来到了临时督署所在地安徽祁门县城,随后奉命督建县城各处的碉楼。不过,因为工程建设的一件小事未能完全遵照曾国藩的旨意办理,被曾国藩声色俱厉地当众训斥,他一怒之下,拂袖而去。这场并不算严重的冲突,却彻底改变了冯卓怀的人生轨迹。

直到“祁门失和”10年后的同治十年(1871)春,冯卓怀来到南京入住两江督署,这对老友才冰释前嫌。冯卓怀的南京之行,是一次和解之旅、交心之旅,他的到来,也使曾国藩的负疚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脱。后来,他请来摄影师,为曾国藩留下了唯一一张传世照片,还为曾国藩踏遍湘乡山水选择百年之地。曾国藩去世后,冯卓怀沉痛撰联:“身都将相,手挽乾坤,旷代勋名隆天恩恤;气壮山河,心依日月,中兴硕辅全楚完人。”

冯卓怀与曾国藩有不少砥砺共进的朋友。冯卓怀与安徽池州知府陈源兖、晚清名将江忠源、中国首位驻外使节郭嵩焘等交情尤为深厚。能跻身以曾国藩为“群主”的晚清最牛朋友圈,冯卓怀绝非等闲之辈。在万县的三年知县岁月,他秉持湖湘学子经世致用的理学传统,将满腔赤忱奉献万县,除时弊,肃吏治,恤百姓,传文脉,书写了跌宕人生的华彩乐章。

冯卓怀书巴阳峡“普同利济”石刻图/骆仁新

善溢巴阳利济苍生

咸丰七年(1857)初夏,冯卓怀从长沙来到万县赴任。上任伊始,便遇到巴阳渡江船的纠纷,官司直接打到了县衙。

巴阳峡,古称“龙盘石”,是川江上著名的“单行道”,两岸民众的往来全靠渡船。早先,渡船以私渡的方式经营。清乾隆年间,巴阳渡船是黄柏人熊伦的营生,父子相传,世代承袭。到了咸丰年间,渡船传至熊承芳,那时往来于两岸的行人增多,利益关系日趋复杂,渡口的经营权在私人之间“递相典售”,矛盾逐渐显现,乃至官司不断。

冯卓怀亲临巴阳峡两岸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巴阳渡口非比一般,是连接万县东部与云阳西部的南北交通要津,人流量大。在如此重要的地方,渡船由私人掌控经营,弊端多多。冯的老家湖南长沙,义渡较为普遍,管理也很规范。当时万县也有义渡,但多不长久,屡经兴废。见多识广的冯知县决定借鉴长沙经验,“力破除之”,变私渡为义渡,实现平稳运行。

他出面倡导两岸百姓共同出资,特别是有头有脸的士绅富户带头捐钱,设立巴阳义渡。为了推进事情尽快办成、办好,初来乍到的冯卓怀带头捐银30两。要知道,知县当时的“工资”是每个月大约66两银子,这位冯知县能捐出自己半个月的“工资”,来推动距离县城数十里、堪称边远的黄柏巴阳设立义渡,真不是那类高高在上、养尊处优的县太爷能够做得到的。

冯知县的倡议得到了两岸百姓特别是熊氏族人的积极响应。其中熊胜的后嗣捐钱达620串,折合白银270多两。设立义渡的资金很快募集到位。在冯知县的监督下,这笔钱主要用于置办船只和购置“义田”。所谓“义田”,就是义渡的田产,“义田”属于公有,租与佃户,每年产生的租金(谷)收益,用作义渡船工的薪酬和船只的维护。为确保义渡的正常运行,他还督促制定了具体的管理章程。

这年冬天,巴阳义渡正式启用。此举既方便了百姓出行往来,又化解了矛盾,凝聚了人心。义渡开通的那天,巴阳峡两岸百姓欢呼雀跃、奔走相告。这一善举,令当地百姓深为感动,几个读书人凑钱请工,在巴阳峡北岸石壁上镌刻了“善溢巴阳”四个大字,每个字高近1米,乘船过峡的人们,站在船上也能看个一清二楚。

巴阳义渡的成功开办,让冯卓怀倍感欣慰,他挥毫写下《黄柏溪义渡》一文,留下了“人之欲善,谁不如我”的慨叹。经由他推动,义渡善举,在万县得以推广。三年后,人们在城区苎溪河口也开设了义渡,冯卓怀又欣然撰写了《苎溪义渡碑记》。

此后不久,冯卓怀离任。离开万县前,他亲笔写下“普同利济”四字,令人刻在巴阳义渡渡口旁的崖壁上,旁署“咸丰十年知万县事冯卓怀为巴阳义渡书”,与字体同大的“善溢巴阳”隔峡相望,相映生辉。

巴阳义渡自咸丰七年(1857)设立以来,一直运行至上世纪50年代初改为集体企业。近百年时光里,船工和乘客换了一茬又一茬,义渡却按部就班,风雨无阻。淳朴的乡民们自觉遵循着前辈传下的规矩,照章办事,不曾逾越。

除了推行义渡,冯卓怀还为老百姓办了不少实事。民有诉讼,及时审理,迅速结案,绝不拖延;兴建祭祀神农的先农坛,并厘定诉讼费、检验费及解押费;整肃吏治,衙门办事人员和差人不得相互勾结,狼狈为奸;济民于水火,设置救火局,增添安怀所,隆冬时节给生活无着的老弱施粥,给老百姓以实惠和温暖;整顿民间联防团,防范盗贼,明确团长权限,排解纠纷。曾国藩对冯卓怀的功名事业十分关注,在冯卓怀的禀文上,他曾这样批示:“勤、廉二字,是居官根本,该署令颇能从此著力,案到即办,是勤于治事也。”

冯卓怀任职万县期间共有11篇诗文存世,均为不假雕饰的纪事体,抒写闲情逸致的一篇也没有。这些诗文为后世解读其为官心迹提供了钥匙。尤其是他的两首叙事长诗——《石龙洞祈雨纪事》和《甘霖洞祈雨纪事》,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刻。在石龙洞(新田镇盐井龙洞),冯卓怀“民命我为请,诣祷申恭虔”“拼死抵灵湫,奋勇逾危巅”,翻译过来就是:“我为民请命,到石龙洞恭敬虔诚地祈雨。”“冒着生命危险越过洞内幽深的水池,奋勇跨过危崖高顶。”在甘霖洞(位于钟鼓楼街道北山大道),他写道:“山农向天泣,大春吾室空。小春更不播,微命付苍穹。县尹恧薄德,窃禄诚无功。顾惟群黎愚,何罪荐饥逢”。用今天的话说:“山里的农夫仰天长泣,大春种植的谷物已经吃完了,小春作物因天旱无法耕种,只能将卑微的生命托付给上天了。作为县官我自惭德行浅薄,受了官职却诚然无功德。想到众多的百姓,他们何罪之有遭逢连年灾荒呢。”一位因为天灾而忧心自责,为民请命而不惜涉险“拼死”的清官形象跃然纸上。两首情真意切的叙事诗,让一百多年后的我们,有幸触摸到一个披肝沥胆、情系苍生的高贵魂灵。

冯卓怀曾前往祈雨的石龙洞(即新田镇盐井龙洞,又名西游洞)图/王安全

不遗余力推动崇文兴教

湖南自古就有“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美誉,特别重视文化的传承和人才的培养。冯卓怀所处的晚清,正值湖湘大地杰出人才第一次“井喷”时期。深受湖湘文化浸润的他,骨子里对文脉传承、兴教一方情有独钟。他呕心沥血、宵衣旰食,在万县知县任上以一己之力干成了崇文兴教的四件大事。

倾力建书院。为推进万县书院建设,他不仅殚精竭虑、奔走呼吁,而且带头捐银,仅县志记载的三笔就达570两,接近他一年薪金的总和。晚清一两白银的购买力,大约相当于今天的200元(人民币),照此计算,冯卓怀在万县捐资助学总计达惊人的11万余元(人民币)。翻遍清代及民国县志,历任地方官无出其右者。据清同治《增修万县志》记载,冯卓怀甫一到任,就为扩建县城万川书院捐银500两,倡募钱四千余缗(串,每串一千文),购置书院田亩,增加学习津贴,严格课堂规范,祭祀宋代五子(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劝导学子们刻苦读书学道,“由士希贤,由贤希圣”。还亲自到书院为学子讲学,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同年,他听闻廪生金维斗等人正在募集资金,在三正里三甲丱峰山(现甘宁镇境内)乡贤何西夏授徒著书处筹建书院,冯卓怀又捐银30两,并倡募银四百余两。书院建成后,他提笔书写了《丱峰书院碑记》。文中他写道:“夫立乡学,表宿儒,存遗书,励后进,是诚有司之事”。其意为,设立乡学,表彰和推荐修养有素的儒士,保存其著述,以激励后学者,这实在是地方官的应尽之责。咸丰九年(1859),在大周里一甲红岩寨(现余家镇境内),乡绅余茂林等捐建太和书院。冯卓怀得悉后,再次捐银40两,并撰写《太和书院碑记》,对“立学乡闾,诗书弦诵”的余氏大加赞赏,认为此举有利于革除浮薄,涵养敦厚质朴的社会风气。

主修万县志。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中曾记载:“《南浦志》,赵善赣编。《新志》,王子申序”。由此可见,万州在宋代已有地方志,但却早已失传。冯卓怀甫入万县,就阅读了乾隆十年知县刘高培编撰的《万县志》,感觉有些简略而杂乱。他了解到,清乾隆《万县志》刊行103年后,曾任万县训导(类似今教委副主任)的龚珪续修未就。八年前,后任万县训导的范衡泰接力编辑,付出了大量心血。冯卓怀到任后,以原书稿为底本,搜集整理、删削修改,竭尽心力主修了清咸丰《万县志》。全志分为地理、官职、人物、典礼四卷,下设40个篇目,对万州的疆域、沿革、建置、山川、户赋、古迹、职官、人物、典礼等方面的内容都作了详细的记述,尤其对万州的建置沿革等重要史实作了深入考证。清咸丰《万县志》,虽然囿于历史局限,存在重官轻民、重农抑商、男尊女卑、封建迷信等消极因素,但对于后世人们研究万州的历史演进,传承文脉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传扬西山碑。冯卓怀出身解元,精于书法。到万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家乡学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