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学校网 > 大宁县 > 正文

上海市大宁国际小学徐晓唯&上海市华东模范中学徐怡敏

日期:2022/8/7 7:05:04 浏览:

上海市大宁国际小学徐晓唯

徐晓唯,中共党员,正高级教师,特级校长。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现任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人民教育督察员。

大宁县

2007年,我受命创建上海市大宁国际小学,2017年,成立上海市大宁国际小学教育集团。十年磨一剑,学校被誉为上海公办小学探索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大宁”样板。我主持“课程创新工作室”获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主持“跨学科德育”课题获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连续三届被评为上海市文明校园,是上海市体育工作先进单位、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世界顶尖科学教育联盟实验基地校。

聚焦课程教学,创新实践路径

教育服务,课程是核心。我探索教育规律与潮流,提出了“微笑每一天,发展每一个”教育理念。推动五育并举,构建与实施、基础与拓展、必修与选修、大小课时相结合的SID课程体系,主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目标。

我坚持学科育德,积极推动跨学科德育实践研究,探索不同学科的育人价值,引导教师从关注学科向关注学生转变。倡导教研活动主题化,推动德研、科研、教研一体化,实现减负增效,切实保障全面质量;倡导课堂质疑文化与鼓励文化,关注课堂生态健康发展。

学校依托市教研室教育综合改革基地校、市课程领导力项目校平台,率先启动基于标准的学科单元教学指南研制、体育和艺术学科、基于兴趣的基础型课程、走班教学研究等项目,取得先行先试的成效。学校跨学科德育研究获得重大成果,作为上海市课改30年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

评价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瓶颈问题,我坚持“一切皆课程”的理念,从学生学习生活经历出发,设计学生成长综合评估手册——“微笑存折”,从五个方面形成学生发展的综合评估方案。学校基于“微笑存折”的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经验多次在市区校(园)长培训大会上做专题,同时学校还承担上海市小学生成长记录册修订、绿色指标思想指导下学科评价改革等项目。

推动机制创新,优化师资结构

集团化发展,师资是关键,青年教师成长更是重中之重。我倡导“忠信、谦和、前瞻、开放”的教师文化,创新教师“分层培养,抱团成长”培养机制,形成多阶梯多元化发展的教师发展团队——设立“校级培训师”,为青年教师成长引路。同时,优化学校“魅力教师”、学科名师、名班主任的评价导向和评价机制,鼓励教师多元且个性地发展。

面临集团化管理的精细化要求,我积极推进分管主任蹲点和年级部长负责制,优化正副班主任职责,释放扁平化管理效能,夯实育人基石。

学校已成为全国课程改革骨干教师研修基地、上海市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先进校。平均年龄31岁的教师团队中,现有特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17名,区学科带头人7人;有40余人次获得全国、市级教学评比和论文评选一等奖;艺术学科组和数学学科组分别获得上海市工人先锋号、静安区工人先锋号称号。

集聚教育合力,推进开放办学

我坚持开放办学。2010年,学校成立上海市首个由“社区-家庭-学校”三方代表组建的教育议事委员会。不断完善三级家委会自主管理机制,积极推行“轮值家长”制度,每天每个校区都有家长代表参与全面监督和辅助日常管理。学校也被评为首批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示范学校,出版面向家庭的专著“爱与责任——小学生父母修炼手册”,并向社区与兄弟学校作出辐射。

大宁县

我致力于推动常态化的跨区域互动教研项目。坚持10年与闵行田园外国语实验小学开展跨区联合教研,有关经验多次在上海市核心媒体上被报道。学校还依托中英数学教师交流、学生赴美国和日本等研学项目,联动上海大学等优质资源,推动师生互动交流,提升上海教育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近几年来,在微笑教育理念指引下,我又带领教师开展为全球胜任力奠基行动研究,为助推我区个性化教育深化研究提供实证案例。2020年12月,我主持的该课题研究被正式立为市级课题,它将深度引导新时代我校教育教学的新实践、新创新。

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我与教师们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韶华,砥砺前行。为让每一个孩子从心底绽放微笑而贡献出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为每个师生发展找到适合他们的道路

上海市华东模范中学徐怡敏

徐怡敏,1990年以来一直在中学教育第一线工作,2011年完成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育管理硕士学习,2012年起担任上海市华东模范中学校长兼党总支书记。2019年获静安区园丁奖,2021年获上海市园丁奖。

大宁县

办学主张

帮助每一位师生找到最适合发展的路,让师生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管理理念

文化立校,个性发展,和谐共赢。

以创建具有个性化特征优质初中和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为目标,用改革创新驱动学校持续发展。针对时代和教育的新变化新要求,把握发展机遇,及时调整学校发展规划,推动实现两次办学转型。从双通道办学模式到双通教育阶段,由双通教育阶段到提出“成人、成才蕴‘人文’,成功、成就含‘功夫’”的文化立校与育人指向,华模实现由“升学预备教育”向“幸福人生奠基”的根本性转型。

对创新项目的坚持与坚守。基于华模校情,为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华模中学从2007年开始转变育人方式的分阶段探索与实践,在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下,以高中“全员导师制”实现对每位学生的全面育人、个别指导、个性成长,导学内容包含“课程选择、研究学习、学习方式、心理疏导、生涯指导等”。华模“导师制”,从无到有经历了“高中导师实验班”“高中全员导师制”“导师合作制”“导师制背景下教师发展机制”“初高中一体化混龄导师制”等5个阶段,实现了从导学制度设计、导学课程规范、导师队伍优化、导学效果评价到,以“信任”为基础的导学文化影响、熏陶了每一位华模师生,也为2020年上海市教委提出的“全员导师制”提供了一个完整鲜活的实践案例。

大宁县

十多年来,大批学生在个性化的“导师制”中成长。例如我校考入南京大学的2020届高中毕业生杨同学,他在中考升入华模高中时,并未显现出优良的学习资质,通过导师、班主任的家访,发现小杨同学对未来发展的目标明确、兴趣特长明显、擅长理科学习,想尝试走理科竞赛之路。在家校详细沟通后,学校决定针对杨同学的情况,在其高中学习期间实施个性化导学:

1、成立个性化学习工作小组。针对杨同学的情况,学校建立个性化教育的工作组。对杨同学的个性化教育不仅是针对学科,更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适合杨同学成长的个性化平台,确保个性化教育的有序实施和后勤保障。

2、制定一张个性化学习课表。在为期一学期的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任课教师的座谈调研以及与家长的反复沟通和协调,学校尝试凸显理科特长,多学科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方式。

一是针对杨同学在数学、物理、化学的三门优势学科,调整教学。引入高校教育资源,以竞赛辅导、科创探索、学习内容深化为主要教学内容,发挥其理科的长处。

二是结合高中各学科教育教学要求,根据杨同学的性格特征、学习需求、学习时间等配备一对一的师生个性化辅导,辅导学科包括语文、英语、生物、地理等。

三是设计灵活的学习时间。学校教师一方面根据学校制定的个性化学习课表开展学科学习辅导。另一面利用网络学习的灵活性和便捷性指导杨同学开展自主学习以及开展线上答疑。在个性化辅导之下,杨同学连续两年获得全国数学竞赛二等奖,并在物理和生物等级考中都获得A+的成绩。

3、配设一位个性化学习导师。通过双向选择,为杨同学配备了学校的科技辅导员作为导师。运用学校通讯实验室中的各类设备启发和激发杨同学的创意和创新,鼓励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完成了《无人驾驶高精度路径跟踪方法研究》的课题研究。导师关注他的心理、情绪等变化发展,发现学习优势,及时进行引导,如愿考上心仪的高校。

如今,导师“共享”,混龄“同窗”,教育“开眼”,让学校、教师、学生三者各自找到了多元个性发展的最适合位置,和谐共赢的新型师生、生生、师师、家校关系的教育生态因此而生成。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学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你可能会喜欢
    没有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