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学校网 > 塔城市 > 正文

走近援疆的沈阳老师你们是塔城孩子心中最可敬可爱的人

日期:2022/9/27 10:49:06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2-01-24

塔城,这座新疆西部重镇是举世闻名的百年商埠,也是沈阳对口援疆的城市。9月21日,塔城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副局长(援疆)陆中昊接受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采访时介绍,2010年沈阳对口支援塔城以来,共计选派3名教育行政干部、7批共38人次优秀教师赴塔城长期支教;并选派10批、160人次专家、优秀教师开展高质量的短期送培送教活动。

2017年以来,沈阳市进一步加大教育对口援疆力度。至2019年,塔城中考综合竞争力由地区第四名攀升至第二名,整体成绩逐年呈明显上升趋势;高考本科上线率由19%攀升至50%,“特别是在2018年沈阳选派22名教师来塔城开展组团式教育援疆工作后,仅短短一年时间,塔城市高考本科上线率就提高了13个百分点。”陆中昊说。塔城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局长赵宗福说,通过连续多年的沈阳专家长期及短期送教进疆活动,为塔城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尤其是提升中高考教学质量提供了巨大帮助。

数字和成绩的背后,是一个个援疆老师的辛勤付出。

朴世荣:看见学生笑着问好是最幸福的事

2018年8月,朴世荣来到塔城,后被任命为塔城市第四中学副校长。因塔城四中教师短缺情况严重,他入职后,在听课评课之余,还当起了“救火队员”,只要需要就顶上去讲课。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多,民族学生学汉语有难度,在汉语基础知识薄弱的情况下,只能求变。朴世荣制定出较为合理的教学方法:从最简单基础的东西入手,寓教于乐,让孩子们渐渐爱上了汉语。

到塔城工作后的第3个学期,因工作需要,他接受了八年级一个内初班的语文教学任务。为了不耽误上课,一周有三天时间要7时多(相当于沈阳的5时)天没亮就从公寓出发,步行50分钟赶到学校。

朴世荣说,一年以来的援疆生涯,增加了阅历,拓宽了视野,但最重要的是获得了学生的认可,“走在校园里,经常会有学生笑着向我招手问好,有的面熟,有的面生,这是我最幸福的时刻。”

李广大:来之后觉得援疆一年半时间太短

“作为一名读书人,应该志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志在得天下英才而共育之;作为一名爱国者,应该志在守卫边疆站岗值班。”李广大说的这段话应该是所有援疆老师的心声。他们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更怀着爱国的情怀,到塔城,就离这样的梦更近了一些。

刚到塔城,时差让李广大很不适应,这里比辽宁晚两个多小时,感觉一天变短了;光照强、日夜温差大,“早穿棉袄午穿纱”;饮食、语言上也有些不适应,但这些都是小问题,更多的是对大美新疆的赞叹。到了新疆,才感受到祖国疆域的无比辽阔和山河壮美。李广大说:“来援疆之前觉得一年半太长,来了之后,我觉得一年半太短。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有幸援疆,我就会努力完成报效国家、守卫边疆、志在四方的夙愿。”

孙美玲:援疆经历为生命赋予意义

孙美玲是沈阳市大东区第一〇七中学教师。2018年8月18日,她离开即将进入初三班的40余名学生,割舍了对10岁儿子的陪伴,来到新疆塔城一中。

刚到塔城,孙美玲便出现了过敏症状,身上起疙瘩,奇痒无比。一中师资紧缺,需要她马上投入到教学一线中,她边吃药边工作,克服困难。两个教学班,加上早课每周要上20节课,每天9时之前就能看到她穿梭在教室的身影。除了提升教学,她还给学生讲东北的风土人情,和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学生对她也从开始的陌生惊奇转变为深深的喜欢。

孙美玲说:“生命本没有意义,你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

李洪斌:每天步行3公里只为多给学生答疑

由于学校没有自习,学生对物理问题的练习较少。每天午休时,李洪斌都要提前出发,从3公里外的住处走到学校(因早走就坐不上班车),提前半小时进班,预留出这段时间对学生进行答疑辅导,孩子们都特别高兴。

王国胜:利用网络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

休息时间,王国胜利用网络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参与学生超过两百人,很多孩子成绩稳步提升。除了学习,他对孩子们的日常关心也事无巨细。王国胜对班里的单亲孩子王植萱给予了更多关注,经常鼓励,把他从一个性格孤僻的孩子变得活泼开朗。班上的学生陈好成绩一般,家长期望很高,沟通方法欠佳,孩子心里很难过,王国胜发现后积极对她指导,不但改善了成绩,还让她理解了父母。王国胜还主动参加家长座谈、一起过中秋佳节等活动,拉近学校和家庭、孩子间的距离。

王恩达:来塔城的第二天就投入工作

生于1980年的王恩达是沈阳市第五十一中学地理教师,现在塔城第三中学支教。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王恩达说,援疆教师代表的是沈阳形象,他时刻不敢忘肩上的使命,来到塔城的第二天,他就投入到工作当中。援疆期间,他知道援疆支教教师在塔城的时间毕竟有限,要想真正提高当地教学水平,必须为塔城留下永不流动的优秀教师队伍。于是,他参加了学校的“青蓝工程”活动,负责特岗地理教师的培养,结对带徒弟,用这种方式促进当地教师教育观念、方法和手段的转变。

在了解援疆老师的过程中,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发现他们每一位都值得被歌颂。初到新疆生理、心理上的不适应多多少少都会有,但是他们都不把这些挂在嘴边,想的都是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怎么为当地孩子多做一些。塔城孩子们呢?新校舍明亮宽敞,从沈阳远道而来的老师带来新鲜的知识,成绩越来越好,笑容越来越多。这些老师的故事说也说不完,他们的话语比从前都多了些豪迈,用援疆老师杨海诗中的两句作结吧,“铿锵廿二人,千里援疆行。边疆育桃李,辽塔情更浓。”

教育无界,即是大爱。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学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