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学校网 > 察隅县 > 正文

温暖阳光洒遍察隅河谷

日期:2023/1/9 20:00:04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1-6-8

旭日东升,晨光温柔地倾洒在察隅河河面上。具有浓郁藏族特色的新民居鳞次栉比,丝带般的水泥路伸向远方……

西藏察隅素有“西藏小江南”之称。这些年来,察隅军地合力下好富民强边“一盘棋”,大力改善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文化、医疗等公共服务能力,持续完善边民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如今,察隅家家红旗飘扬,形成了“一个边民就是一个哨兵,一个村户就是一个哨所,一条巡逻路便是一条致富路”的生动局面。日前,记者一行走进察隅,探寻这座小城统筹推进边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足迹。

70年军民共建

富了边民,固了国防

在过去的许多年里,贫穷像是一道隐形的网,困住了察隅人民生存和发展的手脚。僜人,就是其中最具代表的一个群体。西藏和平解放前,僜人远居深山,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由于居住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水平低下,人均寿命不到35岁。

西藏和平解放后,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西藏社会实现了由封建农奴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飞跃,西藏发展实现了由贫穷落后向文明进步的伟大跨越。在政府和驻军官兵的帮助下,僜人不仅走出深山,还学习掌握了种植、养殖技术,开始接受现代教育,迈上了新时代的发展之路。

“边民生活有保障,致富有渠道,守边才更有动力。”昌都军分区某边防团政委曹君亚介绍,近年来,察隅军地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引进推广猕猴桃种植项目,有效推动僜人百姓实现了不离家不离土、致富有门路。同时,他们结合僜人民族特色打造旅游景区,提升村民生活水平,并吸引了大批投资商交流投资,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塔林村是一个边境村,距县城70公里,村里道路、通信和医疗设施相对落后,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后进村”。某边防连主动请缨与塔林村“结亲”,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项目援助等方面进行帮扶。如今,塔林村村民生活的各方面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和提高。

塔林村旧貌换新颜只是军地兴边富民和深入推进边境小康村建设工程的一个缩影。自1951年,14军42师126团进驻察隅起,一茬茬官兵倾情为民的奋斗足迹就遍布察隅河谷:引进良种和农业技术,帮助当地藏民发展粮食和蔬菜生产,让许多因放牧需求离开村庄的村民不再背井离乡;进入新时代,驻军部队总结助民发展的生产经验,采取“支部对支部、支委连支委”的方式,发动一个边防连与一个边境村结成共建对子,定期到村里举办种植、养殖培训班和科技讲座,常态化开展治理扶贫、医疗扶贫和走访慰问,成功帮助85户317名边境地区贫困户、12个边境村庄脱贫摘帽奔小康。

70年共守边关

户户为哨所,人人皆哨兵

5月26日清晨,家住察隅县上察隅镇布宗村的村民尼玛扎西,开着自家的小货车,沿着通到家门口的水泥路,把晒好的松茸和虫草运到集市上。

“以前到县城赶集一个来回就将近一天,交通非常不便。”村民尼玛扎西告诉记者,过去的布宗村是一个被大山围绕的村庄,只有一条绵延曲折的山路通向外界。由于自然条件恶劣,村民运送货物只能靠肩挑马驮。随着军地兴边富民和边境小康村建设工程的实施,布宗村条件不断改善,不少离开大山的村民又陆续回到家乡。边民生活好了,参军报国、巡边护防的热情也更高了。

布宗村的生活变迁,折射出察隅军地统筹推进国防和经济建设的良好效果。

饮水思源报恩情,甘做边境线的“活界碑”。察隅边境线点多线长管控难度大。70年来,村民们人人争当边境守护员和情况报知员,在察隅县的边境村庄,只要出现陌生人员或者可疑人员,村民无论男女老幼,都会主动上前盘问,发现疑点第一时间报告。近年来,军民联合采取“双向进入、交叉兼职”的方法,聘请军官定期下村担任“党建指导员”,村干部同时兼任部队“边境工作顾问”的方式齐抓共管、联防联控,进一步促进抵边乡镇成为边防一线的桥头堡、稳边固疆的工作队。

去年,2名不明身份人员试图越境进入,抵边放牧的村民发现后,第一时间报告边防一线官兵,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控制住越境人员,交当地派出所处置。

“守护好边境的一草一木,就是守护我们的家园,我们会一代接一代坚持下去。”协助抓捕越境人员的村民洛桑达旦坚定地说。

据统计,仅年初以来,边境村民就协助阻止牦牛越界7次,阻止内地游客误闯边界3次。

如今,边境地区建立起军地信息共享、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完善“连管线、村管片、常通联”管控机制,形成了“人人是哨兵、家家是哨所、村村是堡垒、生产是执勤、放牧是巡逻、处处有防范”的大边防格局,村民与边防官兵同心协力一道守边关,成为察隅河谷一道独特的风景。

70年拥军爱军

双拥花开盛,鱼水情愈浓

错落有致的新营房里,加湿器咕噜咕噜冒着湿气;阳光照耀下的温室大棚里,蔬菜长势正好……走进位于桑姆拉山山巅的日东哨所,丝毫找不到当年“取暖靠抖、通信靠吼、补给靠等”的影子,边防官兵脸上挂满幸福的笑容。

日东哨所海拔3485米,是西藏最东边的边防哨所,一年有至少6个月的封山期。官兵进驻哨所以来,日东村的村民们就经常到连队看望官兵,有时带来一箩筐新鲜蔬菜,有时为官兵满上一碗浓香的酥油茶。多年来,如燕子垒窝,军民同心在日东哨所建起了宿舍、库房、电台工作室、机要室等营房设施。在日东村村民心中,官兵就是最亲的人。

“这些年来,如果没有部队的帮扶,我们村不可能脱离贫困!”日东村党支部书记弟迪感叹道,解放军进驻察隅以来,当地百姓始终把官兵当亲人。军地共建党组织坚强有力,军民关系日渐密切感情深厚。

提起和边防官兵的故事,西藏自治区“爱国拥军先进个人”旺秋卓玛从箱子里拿出那本记录了57年的拥军日记:“1964年2月17日,大雪。今天部队为村里送来了粮食,分给困难户,我也分到一些。金珠玛米是生命的守护神。”“2010年4月25日,我们家附近发生特大泥石流,是解放军腾出房子让我们住,给我们提供可口饭菜,解放军对我的情谊,我这一辈子也忘不了。”“2021年4月13日,金珠玛米去巡逻,我为他们送上了热气腾腾的酥油茶,有一个小战士说,我像是他的妈妈,我很开心,并将永远守护他们……”57年来,旺秋卓玛已经写了千余篇日记,字里行间写满了同一个主题:共产党好、解放军亲。

村民洛桑次仁告诉记者:“旺秋卓玛在读日记的时候,笑得最甜,她多次在村民大会给乡亲们讲日记里的故事,在学校学生们讲解放军的爱民故事。”

村民们对军队的深情,官兵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体现在行动中。大家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帮助村民看病、收割青稞、搬运重物,协助村“两委”班子开展巡逻和隐患排查。边防官兵明白,唯有守土卫边、不辱使命,才是对日东村村民最大的感谢。多年来,历任哨所官兵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多次被上级表扬。去年,哨所中11名官兵中,有5名官兵被上级表彰奖励。

“柏油路呀宽又阔,唱着小曲坐着车,携手共赴边防线,军民齐心守边关……”同饮察隅水,共守边防线。70年来,一代代官兵将党的阳光雨露洒向察隅河谷的同时,与当地群众一道,生动谱写了一首首“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拥军曲。

本版照片由伍海峰、陈耿提供

制图:扈硕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学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
  • 墨脱县残疾人联合会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01-09

    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章程》规定和《关于印发〈自治区、地(市)、县(区)残联换届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近日,顺利召开了墨脱县残疾人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预备会议、……

  • 最新!西藏各市地疫情通报01-09

    来源时间为:2022-09-249月23日0—24时,拉萨市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115例,其中新增确诊病例11例、无症状感染者104例,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

  • 平安中国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拟表彰对象及其事迹01-09

    来源时间为:2021-12-2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激励广大……

  • 西藏桑日县公安局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活动西藏桑日县公安局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活动01-09

    来源时间为:2021-10-20图为桑日县公安局开展网络安全进校园活动现场。本报记者张宇摄2021年10月11日至17日是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10月12日上午1……

  • 温暖阳光洒遍察隅河谷01-09

    来源时间为:2021-6-8旭日东升,晨光温柔地倾洒在察隅河河面上。具有浓郁藏族特色的新民居鳞次栉比,丝带般的水泥路伸向远方……西藏察隅素有“西藏小江南”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