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学校网 > 龙南县 > 正文

龙南:一座古城的记忆

日期:2023/2/3 11:58:52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3-01-30

历经战火、水患的下南门,至今依然立在世人面前。

长满青苔野草的古城墙。

□肖大庆文/图

龙南位于江西省最南端,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龙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县,是客家人的原乡,因县城处百丈龙滩和龙头山之南而名龙南。自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以信丰虔南场置龙南县,由首任县令萧经建县署始,龙南已经积淀了1065年的厚重历史。龙南不但客家文化底蕴深厚,而且山川秀丽,古城优美,名胜众多。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守仁,曾对龙南古城赋诗赞道:“清清河水映帆篷,万山松柏唤英雄。旗红草翠墙瓦紫,古城嵌在画图中。”当今的龙南,在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中,正绽放出更加鲜艳夺目的光彩。古城墙以流传千百年的美好意象,为这座城市烙上了文明的印记,留住了这座城市的根脉,成为这座古城一道美丽的风景。

古城史记

打开清光绪二年和公元1994年、2011年编修出版的《龙南县志》,城墙古砖一样厚实的史料记载了龙南古城池的历史更替。顺着历史沿革的时间轴,笔者梳理出下列文字。

龙南于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建县时,县城尚是个圩场,没有城墙。没有城墙的县城经历了210年的风雨岁月,到宋隆兴元年(1163年),县令段秀实征民工筑土为城,高1丈,长350丈。东南西北各建一门。

明成化元年(1465年),知县谢泽征百姓烧青砖筑城墙,城墙高1.5丈,厚1.2丈,长420丈。同时建有可射箭和瞭望的垛墙750个,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各建城楼1座。旧塞北门城楼称“望江楼”。龙南城池的青砖墙始于此时。

之后的百余年里,或因战乱,或因水患,或因火灾,城墙城楼多次坍塌、毁损,城垒经多次修葺,或加高扩建,或环建铺舍。

到了明万历三年(1575年),知县王继孝重加修治,城墙加长加高加厚,并起名东门为“朝阳门”,南门为“来薰门”,西门为“镇安门”(旧名“敌楼”),北为县治所在。

明崇祯九年(1636年),都御史潘曾纮巡抚南赣,命署县谭心学拓宽城池。县内绅士纷纷捐款。于是扩城垣近千丈,垛墙由原来的750个增为989个,并建城门6座,东称“拱翠门”,东北称“朝阳门”,南称“昭华门”,正南称“向明门”,西称“上西门”,西北称“镇安门”。望江楼因宽城拆毁。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增高城垣,比旧城墙高四分之一,6座城楼也同时加高。这是历史上龙南古城墙修筑加固规模最大的一次。

在民里坊间,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关于龙南“小京城”的传说故事。

话说崇祯八年(1635年),曾被皇上授予江南五省督军职衔的龙南县临江水口许屋人许明佐,以年老多病为由,请求皇上批准他告老还乡。许明佐少年得志,才华超群,仕途顺畅,深得朝廷赏识。他于明代万历年间考为岁贡,初任婺源县训导,不久荣升为南京国子监学正。有一年,许明佐被内阁首辅刘鸿训举荐,朝廷便把许明佐从江苏调入京城,被皇上授予江南五省督军职衔。许明佐因“和番邦”立下大功,得到皇上的提升和巨额俸禄。

许明佐的请辞得到恩准。辞别那天,送行的人特别多,崇祯帝、皇上爱妃刘芸,还有户部尚书王家桢、内阁首辅刘鸿训等高官亲自送别。面对此情此景,许明佐百感交集。当送至皇宫东华门时,许明佐的心头骤然涌起一阵依依不舍的情愫,这份恋情来自于他身后刚荣升不久的刘芸妃子:据说某一日,刘芸在储秀宫因失脚跌倒,正好被许明佐遇见而扶起。从此,两人常有思念。许明佐想到,此时一别,必然天各一方,或永无相见之日。情不自禁间,他停住脚步,回望了一眼刘芸,刘妃子此时也含情脉脉地望着他。许明佐的这一回头,让崇祯帝起了疑心,皇上不悦,问道:“许明佐,你回过头来看什么?”许明佐惊醒,急中生智,眼含泪水答道:“我最恋皇上,还恋皇宫。”

皇上转怒为喜,笑道:“哦,原来是这样,人非草木,常情也!你恋皇宫好办,朕再赐你一份京城图册与千两银票,你回到家乡后,仿建一座小京城不就得了。”

许明佐回到家乡龙南后,正好遇上比他年轻8岁的三品官曾汝召也从京城回归。老乡故里相遇,目睹龙南城墙百年失修,残垣断壁,不谋而合,倡议来个大手笔的宽城,并带头募捐,全县绅士纷纷解囊。时任赣州都御史潘曾纮对此非常赞赏,责成代理知县谭心学经办,并依许明佐带回的京城图纸建。这一次,将县城城墙拓宽千丈,城墙周围建起了六座城门,城楼四角飞檐翘起,呈腾飞之势,雄伟壮观,龙南古城俨然一座微缩小京城。城墙增宽加固竣工后,得到南赣巡抚授匾嘉奖。

此后若干年的岁月里,虽增高城垣加高城楼,却因屡遭战火,6座城楼屡毁屡修,屡修屡毁。

清顺治五年(1648年),因战事6座城楼俱毁;七年,知县贾程谊修复6座城楼。此后,再未见有相关史志对保留完好的下南门(即向明门)城楼毁损修葺情况的文字记载。其他几座古城楼,现今则无一幸存。这说明,目前世人面前的这座下南门城楼,系清顺治七年(1650年)复建,距今已有近370年的历史。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北城墙上建护龙台。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改“上西门”称“西成门”,“护龙台”易名“镇龙台”。清咸丰六年(1856年),署县马修良将城墙加高3尺,6座城门上添筑炮台;九年,署县苏霈芬建内城墙1座(今滨江大道原中山街位置),从此内城墙之东称“外城”,内城墙之西称“内城”。外城呈半圆形,故有“月城”之称,有门8座,其中较大的4座分别叫“启文门”“震泽门”“春华门”“德润门”,小门4座未命名。

1932年,粤军第二军军长香翰屏拆城东内墙,辟为城基马路(即后来的中山街),县内豪绅改“启文门”为“翰屏门”,后改为“中山门”。

到了1949年8月19日,龙南解放的那一天,解放军为了把龙南这座历史古城完整地保护下来,通过智取的办法,先诱敌于城外,然后趁天色暗下来,城墙上守敌的几挺机枪停射的间隙,解放军战士悄悄地从城墙侧面包抄过去,爬上了城墙,俘虏了敌军。晚9时,红旗插在了龙南县城古老的城楼上,被国民党盘踞了二十多年的龙南县城,终于迎来了解放。

遗憾的是,从1958年开始,中山门至下西门的一段城墙陆续被拆除,仅留下龙南师范学校后面的一小段。“文革”期间,改“中山门”为“红卫门”,不久也被拆除。

到了1977年,桃江桥头至原林垦局一段城墙辟成公路。1980年,桃江桥头至西门城墙建成居民住宅。

古城墙觅踪

历经五百多年的风雨沧桑,龙南古城墙虽斑驳陆离却古朴厚重。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保存较为完好的龙南古城墙遗迹,主要分布在三处。

一是下南门古城墙。

下南门即向明门,有土生土长的“老龙南”称其为正南门,此叫法应该是根据清光绪二年《龙南县志》而来,县志记载下南门的方位为正南。不过更多的市民还是习惯称其为下南门。说下南门,绝大多数的龙南市民都知道它的位置,但说向明门或正南门,知晓的人就不多了。最近朋友王先生应我的要求,专门拿着罗盘到实地作了测量,下南门的方位实际为南偏西16度。

下南门城墙是龙南古城墙唯一现存有古城楼的地方。长期的风吹雨打,城墙墙面驳蚀,城楼瓦沿有豁口,门洞下部青砖有少数脱落,虽呈老态龙钟状,但保存尚属完整。城门门楣上镶嵌的一块长方形石碑上,依稀可辨刻着的“向明门”三个大字。城门呈拱形,内空高近4米,宽2米多;城墙高8米,厚7米;城楼系木梁架构,城楼净高8米,有两层天面,青灰瓦面,看上去像双层楼房,下层由原龙南师范学校老年体协用作活动室,上层则是架空的亭阁。两层天面的四角有飞檐翘起,却因经年累月的风雨沧桑,金龙腾云、凤飞在天的神韵已不再。城楼虽重修于清初,但因始建于明代,其风格仍保留着明代穿梁木架风格,明砖清瓦,色香古典。1983年龙南县人民政府把下南门古城楼列为重点文物单位,立碑铭文保护。

在下南门靠近原龙南师范(今县职业中专)一侧的校园内,遗存有一段古城墙,据脚步丈量估算(下同),长约25米;城墙高,目测约为2.5米。城墙上建有民居。另一侧,古城墙了无踪迹,全由民房占据。

二是下西门古城墙。

下西门即镇安门,位于古县城的西北方位。城门呈拱形,门洞保存完好,墙体虽斑驳,但无墙砖脱落。这里的古城墙,全长大约保留有320米,桃江桥把这里的古城墙分成两段:一段是桃江桥头至下西门城墙,长约195米,上面建为居民住宅;另就是桃江桥头至原林业局一段,城墙长约125米,已辟为公路。

三是下豆行门古城墙。

下豆行门即朝阳门,位于古县城的东北方位。城门呈拱形,比下南门和下西门略小。门洞保存完好。出城门往左,保留有50多米长的古城墙,城墙上建有民居。城门外有渥江依城墙蜿蜒而过,江边建有码头。出城门往右,全是居民住宅,不见古城墙的踪影。

此外,在其他地方,尚有少量古城墙的残垣断壁依稀可辨,似耄耋老人的一口豁牙,零零星星,断断续续。

留住城市的“龙脉”

一段古城墙,就是一段活生生的历史,它将启迪人们从历史和传统的角度去理解自身存在的意义。

中国修筑古城墙的历史悠久,而且数量众多,据有关学者统计,明清时期全国大大小小的城池就有数千座,而龙南古城则是这众多城池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座,龙南古城墙是中国古城墙文化的一个缩影。盘点龙南古城墙的历史与现状,对思考古城墙的保护,无疑具有普遍性的启迪作用。

古城墙作为一座城市的重要历史标志和物象载体,它真实地记载了历史的变迁和城市的演进,是城市古建筑和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极具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资源,是我们城市的“龙脉”。每一座城市,基本上都经历了从筑城之初的一圈夯土墙,到逐步升级为用青砖砌筑,主要构成包括墙体、女墙、垛口、城楼、角楼、城门和瓮城等完整防御体系的进程,使得城市有了安全感。古城墙跨越成百上千年的时空,经历无数的风吹雨打与刀光剑影,能够全部或部分留存下来,成为城市社会发展的重要印记,其历史价值是显而易见的。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和历史发展的演进,古城墙作为城市的重要防御工事的功能早已消失,然而古城墙作为城市杰出文化的物质遗产,对文化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它所承载的历史信息越发显现出其独特的魅力。社会进入到太平盛世、惠风和畅的今天,我们固然不再需要用古城墙来防御外敌侵扰和保护城内百姓,但我们需要用它来展示城市的风采,凸显城市的特色。对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历史遗产加以保护和修葺,还原城市历史风貌,传承城市传统文化,既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后人负责。

古城墙作为一座城市重要的文物之一,它是不可再生性稀缺资源。每一座古城,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有着一段传奇的故事或沧桑的历史。由于自然因素如风化腐蚀、水患天灾、植物根茎钻扎等,或人为因素如战火损毁、城建破坏、年久失修等,使得古城墙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狭小,从垮塌到缩小直至消失,古城墙的命运令人感到忧心。古城墙历经苦难,保存至今,已成为城市千百年社会文化的历史积淀,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一旦破坏殆尽,将很难复原。可是,历史是不能被忘却的,保护古城墙具有其特殊的价值所在。

首先是历史文化价值。古城墙的历史是城市变迁发展的一个缩影,城门和城楼营造出了城市独特的文化环境,体现了历史文化的连续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墙虽然失去了当时的防御功能,但它传递了一代代人的生活价值观、文化态度和历史意识,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日益显现,通过记忆与认同,人们形象地认知过往的历史。

其次是建筑艺术价值。古城墙作为一种建筑形式,它凝结了人类科技和文化艺术的成果。古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学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
  • 会昌县2022年秋季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02-03

    在全国上下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11月13日上午9时,我县2022年秋季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在该县体育中心隆重开幕。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卢杜林,县人大常……

  • 官宣啦!今年9月份,安远城区再添一所公办小学!02-03

    来源时间为:2022-05-16原标题:官宣啦!今年9月份,安远城区再添一所公办小学!好消息今年9月份安远城区再添一所公办小学小编获悉安远县城区公办小学经过一年……

  • 国家开放大学兴国县开放学院2023年春季招生简章02-03

    来源时间为:2023-01-30国家开放大学(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是面向全国开展远程教育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为使广大的在职人员和社会青年有更多地接受高等教育的……

  • 龙南:一座古城的记忆02-03

    来源时间为:2023-01-30历经战火、水患的下南门,至今依然立在世人面前。长满青苔野草的古城墙。□肖大庆文/图龙南位于江西省最南端,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

  • 全国首批!于都1所学校入选!02-03

    近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公布2022年大中小幼“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培育创建试点评选结果的通知》,赣州14所学校成功入选全省首批“红色基因传承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