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家乡网 > 耀州区 > 正文

铜川北市区王益区建制沿革

日期:2023/3/15 11:36:18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3-03-10

一座城市就是一部历史。王益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从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始设于王益街道办事处高坪塬的铜官县算起,已有1570年之久。她是“孟姜女的故里,耀州瓷的家乡”,是红色革命的见证者,是铜川煤文化的集聚地,这些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我们坚实的“根”和厚重的“魂”,是我们成长的沃土和甘露,更是我们弥足珍贵的历史记忆。

留住城市记忆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为了更好的铭记历史,传承文化,发扬“宽厚包容、自强不息”的王益精神。“今日王益”微信公众号将开设“王益记忆”专栏,以强烈的纪实感和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王益的发展历史,展现王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欢迎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关注、评论与。

王益区建制沿革

王益区的历史,是铜川市历史的一部分。要追溯王益区的建制沿革,应该从铜川市的沿革谈起。

相传,我国最早的行政区划分,是将黄河、长江流域分为九个州。它们的名称各书记载不一,据完成于战国时期的《禹贡》一文说,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今天的陕西省,除了陕南属梁州外,其它地区都属于雍州。今天的铜川市,自然也是当时雍州的一部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定都咸阳,实行郡县制度,将全国分为36郡,关中为内史,陕北为上郡,陕南为汉中郡。今天的铜川市,是内史的一部分。

西汉时,分全国为103郡。在关中设立了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在陕北设上郡与西河郡。今天的铜川市,南部属左冯翊的祋祤县,北部归上郡的漆垣县。祋,音“对”,是古代的一种兵器,也叫“殳”,祤,音“许”,古代有祭神祈福的意思。祋祤县城的旧址,在今天的耀州区城东面一华里处,叫河东堡。漆垣县,因漆水河得名,城址已不可考,应在铜川市金锁镇。

三国和西晋时,今天的王益区、印台区连同耀州区、宜君县南部,都是泥阳县的辖区。“泥”,是今天的甘肃省马莲河、西河的古名,“阳”,指河流的北岸。泥阳,本来是西汉政府设置在甘肃省宁县马莲河北岸的一座县城。东汉末年,中央政权失去了对边远地区的统治能力,少数民族的军队攻陷了泥阳。泥阳县的部分汉族居民,被迫离乡背井,辗转流落到了祋祤。为了加强对这些流民的控制,曹魏政权撤销了祋祤县,并在今天的耀州区东南17里处设置了泥阳县。同时,在泥阳城内兼置了北地郡。今耀州区北三里的泥阳堡,是北魏景明元年以后的泥阳城。

西晋灭亡后,匈奴、鲜卑、羌、氏、羯等少数民族的统治者,纷纷拥兵割据,角逐政权。氏族建立的前秦政权,在今印台区济阳寨设置了铜官护军。这个护军,是由山下的铜官川得名的。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将铜官护军改设为铜官县,县城在今王益街道办事处高坪塬上。魏永安元年(公元528年),还在今黄堡镇设立了黄堡县。铜官县与黄堡县,都归宜君郡管辖。北魏时的宜君郡城,在今耀州区沮水川(又叫宜君川)。

北周建德四年(公元575年),将铜官县改名为同官县,并把县城迁到了今天的铜川旧县城东北面一里的频山之下。同官县仍归宜君郡管辖。在此以前,宜君城于西魏大统五年(公元539年),迁到今天的耀州区北的黄土塬上。城址就是今天的石柱镇的故县村。《同县志》说此地是石保县故城,是弄错了的。石堡县故城今名石堡村,在今宜君县东70里西村乡。

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了隋朝,他就是历史上的隋文帝。隋文帝统一全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多年的动乱局面,将全国分为109个郡,在关中设京兆、冯祤、扶风三郡,陕北设延安、上郡、朔方、雕阴四郡,陕南设汉中、顺政、西城、上洛四郡。同官归京兆郡管辖,京兆郡的治所是大兴城,即今天西安市市区。

公元618年,李渊建立了唐朝。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将全国分为10个道。开元十一年(公元733年),又将全国分为15道。道下设府、州,府和州下设县。在今陕西省境内,原分关内道、山南道,后分关内道、京畿道、山南东道、山南西道,下辖三府19个州。同官县属关内道京兆府。关内道及京兆府的治所,都设在首都长安城(今西安市区)里。

唐朝灭亡后,中国陷入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后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年)同官县改属同州,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又改属耀州。同州,治所在冯翊(今大荔县城)。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政权,实现了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统一。北宋初年,将全国分为13道。淳化五年(公元994年)改道为路,路下设府、州、军。府、州、军下设县。元丰末年(公元1085年),同官县归永兴军路京兆府耀州管辖。永兴军路及京兆府的治所,都设在长安。

金朝皇统二年(公元1142年)将永兴军路改为京兆府路,同官属京兆府路京兆府耀州管辖。

蒙古灭亡了金王朝后,于公元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1279年灭亡南宋,统一了中国。元朝在路之上设立行中书省,实行省、路、府(州)、县四级行政制度。同官县归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奉元路耀州管辖。奉元路治所设在长安、咸宁。长安与咸宁分别在今西安市西部和东部。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王朝。明代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省”。省下设府、直隶州,府辖州和县。同官归陕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耀州管辖。

公元1664年,清军镇压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入据北京,建立清朝。清朝的行政制度是省、道、府(直隶州、直隶厅)、县(散州、散厅)四级。同官属陕西省西乾鄜道西安府管辖,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改属耀州。十年后,将耀州降为散州,同官重归西安府。西乾鄜道治所在西安。

辛亥革命后,于1913年撤销府、州、厅制,在省下设道、县两级。陕西分关中、榆林、汉中三道。同官属关中道。1933年,撒销道制,由省直接管县。1935年至1938年,设行政督察区即专员公署辖区。1940年,在耀县设第二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辖耀县、同官、宜君、旬邑、淳化五县。1946年,同官县因与潼关县音同容易混淆,改名为铜川县,由铜官川得名。

1948年5月4日,铜川部分地区解放,在红土镇南堡村成立同官县人民政府,属陕甘宁边区陇东工委领导。1949年4月28日,铜川县全境解放。5月1日,县政府由南堡村迁入县城,改为铜川县人民政府,属三原分区领导。1950年2月,陕西省人民政府成立,同年将全省整编为九个专区和一个省辖县。铜川县于1951年元月改属咸阳专区领导,1953年下半年又改归渭南专区。

1958年4月,改铜川县为铜川市,属省领导。1958年8月30日,根据市政规划和工作需要,经报请陕西省政府批准,将市政府(当时称市人民委员会)由老县城暂迁七里铺。后于1960年元月,正式迁入红旗街新建大楼(即现在的王益区人民政府大楼)办公。

1958年12月底,将耀县、富平县及宜君县属的焦坪并入铜川市,仍属省辖市。1961年9月1日撒销大市,复将耀县、富平县划出,铜川市改属渭南专区领导。1965年5月,省令调整市政建置,将铜川市辖的303个生产队分别划归宜君、蒲城、富平、耀县。调整后,铜川市共保留红旗、五一、城关、黄堡、陈炉、金锁、红土、王家河八个人民公社。

1966年8月1日,又将铜川改为省辖市。

1980年5月l日,经省批准,铜川市下设城区、郊区两个县级区,将耀县划归铜川市领导,同时,将蒲城县所属广阳、高楼河、阿庄、肖家堡四个公社划归铜川市管辖。

1975年2月,经铜川市委决定成立“铜川市市镇工作指挥部”。1978年6月改为“中共铜川市委市区工作委员会”(属派出一元化领导机构),所辖地区即为后来的城区范围。

1980年4月5日,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经国务院同意,铜川市设立城区、郊区两个市辖区人民政府,均属县级建制。铜川市城区人民政府于同年5月1日正式办公。当时中共城区区委驻七一路,区人民政府驻健康路。

城区正式建立时,总面积18.1平方公里,只占全市总面积的0.46%。下辖城关、青年路、五一路、七一路、红旗街、桃园、王家河、黄堡、王石凹和焦坪10个街道办事处。其中青年路、五一路、七一路、红旗街、桃园五个街道办事处位于铜川市市区,是当时中共铜川市委、铜川市人民政府等党政领导机关的驻地,也是铜川矿务局、陕西煤炭建设公司等企业机关的驻地。

1983年12月,将城关办事处划归郊区。

1987年11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铜川市将城、郊二区的行政区划作了调整。将郊区所辖的黄堡乡、王家河乡、王益乡划归城区。将黄堡街道办事处与黄堡乡合并,改为黄堡镇,镇政府设在原黄堡乡政府驻地。撤销王家河街道办事处,其辖区并入王家河乡。将城区所辖的焦坪、王石凹两个街道办事处划归郊区。撤销城区五一路街道办事处,将其与青年路街道办事处所辖的漆水铁路中心桥以北(东至青年路立交桥山头,西至三里洞防空洞口)地段划归郊区管辖。将五一路街道办事处管辖的漆水河铁路中心桥以南区域划归七一路街道办事处。调整后的城区区划为一镇(黄堡)、二乡(王家河、王益)、四个办事处(七一、红旗、桃园、青年路)。

2000年2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文,将铜川市城区更名为王益区。同年4月18日,王益区人民政府举行挂牌仪式。2003年7月28日,王益区委、区政府迁入红旗街原市委、市政府机关大楼办公。

2010年9月26日,撤销王家河镇,成立王家河街道办事处。

2015年,撤销王益乡,设立王益街道办事处。

截至2015年,王益区辖6个街道办事处,即:王益街道办事处、王家河街道办事处、红旗街街道办事处、桃园街道办事处、七一路街道办事处、青年路街道办事处;辖1个镇即黄堡镇。有30个村委会、19个社区。

大家都知道,同官县老城,在今天的铜川市印台区人民政府驻地旁边,也就是东、南、西、北四街一带。却不知道最早的城址并不在这里,第二次选定的城址也不在这里。城址最终确定于此,有一个神奇的故事哩:

一千五百多年前,北魏中央政府派来一个大臣,要在咱们这一带设县,选择城址所在地。这个大臣是武官,注重防守。他见军台岭雄伟险峻,山麓的高坪塬三面悬崖壁立,易守难攻,就决定将城址定在高坪塬上。他请来一位手艺高超的石匠。石匠从岭顶采来两块洁净坚硬的青石,将一块雕成一只大乌龟。这乌龟有圆溜溜的脑袋,长长的脖子,强健的四肢,刻得活灵活现,好像会走动一样。又把另一块刻为巨碑,碑面镌有五个大字:“铜官县城址”。石匠将碑安置在龟背上,置于高坪塬中部。大臣随后命令在石碑周围筑城墙,迁来居民,建立县衙。这样一来,高坪塬就成了铜官县城。

一百多年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县城里的居民越来越稠密。但由于城址在旱塬上,缺乏水源,居民饮水十分不便。朝廷决定将县城迁入川道。就派来一个大臣选择新的城址。

这位大臣是文官,偏爱山青水秀的地方。他首先到了今天的川口,也就是雷平河和漆水河汇合的地方。又顺着雷平河进入川道,迤逦北行。这一带河水清澈见底,游鱼尾尾可数。两岸青山连绵不绝,树木苍翠如黛,山花遍地怒放,处处充满诗情画意。川道最宽处,是一座青瓦白墙的小镇。镇头有一眼清凌凌的泉水,正在喷珠吐玉,叮咚作响。

大臣不禁喜欢上了这个地方。就问村中的居民:“这个镇子叫啥名字?”人们答道:“美泉镇。”还有人指着镇外绿油油有麦田说:“也叫麦圈镇,因为这里小麦长势特别好。”

大臣决定把铜官县城搬迁到这里。便派差役从高坪塬将石龟连同石碑车拉马驮搬运到了美泉镇,安置在镇中央。

谁也想不到,那只大石龟竟是有灵性的。它对搬迁十分不满:“我和石碑本来都是军台岭上的石头,那里是我们的家乡。我们不能离开家乡,要回到高坪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家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
  • 缅怀英烈铭记历史!我们不忘,你就活着!03-15

    缅怀英烈铭记历史!我们不忘,你就活着!缅怀英烈铭记历史悼念魏野畴烈士追忆《秦钟》《共进》思想之火学党史、悟思想,清明时节祭英烈。回味革命英烈事迹,读懂英烈家国情……

  • 陕西和甘肃的简称均来源于这里在陇县我意识到了南北03-15

    节目的开头,先对我本回讲到的陇县做一下简要的介绍陇县位于宝鸡市的最西北部,其西侧和北侧与甘肃的天水和平凉接壤,可以说是一个被甘肃半包围着的陕西边境县城。很多人一……

  • 眉县:火红的柿子成就了红火的日子03-15

    “在他的带领下,比红柿子更红火的,是我们现在的日子!”秋季的香引山脚下,火红的柿子漫山遍野,格外引人注目,走近一看,采摘果农们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纷纷对村党……

  • 高陵籍革命老前辈张策同志的家风故事03-15

    来源时间为:2021-07-19张策同志是从高陵本土走出的一位阅历丰富,对党赤胆忠心的革命老前辈。1927年3月,年仅16岁的张策在西安中山学院求学时,加入中国……

  • 磨金石教育摄影技能干货分享|年味就是幸福圆满的味03-15

    时光荏苒,时代变迁。以前是古街古巷,现在是高楼大厦。以前的老街,灯笼满街,烟火气十足。现在的城市商业街中霓虹灯可以展示出各种新年的影像。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