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家乡网 > 荔湾区 > 正文

一名隔离在快递点小哥的聊天记录

日期:2023/4/28 22:56:12 浏览:

近日,受疫情影响,广州荔湾快递员陈梓奇被隔离在了快递站。解封的时候,陈子奇发了一条朋友圈,他却说“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记者采访时,陈梓奇给我们看了看他这段时间的微信聊天记录。

一名隔离在快递点小哥的聊天记录

家乡菜

11月8日,荔湾区发布对部分区域实施临时管控措施的通告,根据通告,陈梓奇在西村街西湾路经营菜鸟驿站属于“足不出户,错峰取物”管控区。当时,正值“双十一”快递高峰期,“不少街坊都囤了货,我们一直加班清货,想尽快让大家取到快递”。

得知封控消息时,陈梓奇家里也实施了临时管控,想到站里还有快递要处理,他和妻子便产生了留店隔离的想法。

“当时我们联系了社区,他们让我们不要着急,社区会有安排”陈梓奇和妻子便留在了店里。

“但心理不慌是假的”11月8日,陈梓奇发了一条朋友圈,他告知邻居们,如果有一些日用品的快递邻居们不急用,他打算拆快递度日,照价赔偿。

陈梓奇经营的菜鸟驿站广雅后街店位于广雅路与西湾东路路口处,也正是围蔽卡口附近。有街坊到卡口处取物资时,发现他们人还在店里,就热心地询问情况。得知他们夫妻二人将在店里隔离后,不少只是点头之交的邻居,纷纷给他们送来了饭菜和生活用品。

“辣椒炒肉、包菜肉片、白米饭”11月8日晚上,陈梓奇和妻子收到了邻居林小姐送来的第一顿“住家”饭。陈梓奇和妻子都是广西人,但一个喜欢吃辣,一个吃不了。他发现邻居做饭竟然细心的照顾了两个人的口味。

吃饭前,陈梓奇拍了一段饭菜的视频表示感谢,发了一条朋友圈,“没想到引来了更多邻居们的‘围观’”。

不少街坊陆续给他发来微信,都问他“缺什么?”“想吃什么?”

邻居张姐知道了他们的情况后,主动加微信,第二天送来了午饭;严小姐送来了淮山排骨炖汤;陈阿姨托女婿送来了煎鱼和日用品;袁小姐送来了番薯糖水和水果;社区工作人员送来了保障物资。

让他意外的是,竟然有邻居炒了他的家乡菜“粉丝炒肉”,“这是我们那里吃席才会有的菜”。送菜的张姐告诉我们,这道菜是做了十几年厨师的老公炒的,只是用社区发的一些物资做的。没想到,恰巧让他们两口子吃上了家里的味道。

“小陈你还缺什么?”

社区工作人员为同一网格的街坊们建了一个群,群里有近500人。陈梓奇说,那几天,“小陈你还缺什么?”一度成了群里的热门话题。

“我说缺床,邻居就拿来了家里的简易床”“我说缺烧水壶,第二天店门口就放了一个烧水壶”,隔壁理发店的店主,直接送来了门店的钥匙,告诉他们可以去店里换洗衣物。

陈梓奇一边讲,一边给记者翻看他和邻居们的聊天记录。聊天记录大部分很简短,但却很温暖。

“天气干燥,我煲了花生眉豆花胶汤,等下拿下去给你。”

“我放了一包东西在你新的店那里,里面有汤包,可以开水直接冲,先顶两天吧。”

“店里有炉具、热水器、床、风扇、空调,可以进去洗澡洗衣服”。

留店隔离的10天里,陈梓奇收到了20多名邻居的留言和帮助。后来为了减少人员流动,社区开始接替邻居们给他们送一日三餐,“工作人员吃什么,就给我们送什么;当地居民该有的物资,都有我们一份”。

采访时,记者问了送物资邻居的想法,得到最多的回复是“这是小事”“举手之劳”“远亲不如近邻,疫情期间我们很多邻居都互相帮忙”。

老家的亲友一直很担心陈梓奇夫妻俩的近况。当他把被邻居们“投喂”的图片和视频发到家族群,家人留言:“那边的人怎么对你们那么好”。

陈梓奇的两个孩子在老家上小学,他给孩子们讲了这几天的事情。孩子们说,等放假来广州,要给邻居们的孩子带礼物。陈梓奇也打算,等广州疫情情况平稳了,回趟老家带些牛巴粉回来,回赠给邻居们。

11月18日,陈梓奇所在的快递站解封了。他发了一条朋友圈,感谢了这些天给予他们帮助的人,让他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

陈梓奇和妻子来广州打拼5年,在荔湾区广雅社区的快递站工作了4年。他说,这次的事情,让他们体味到陌生人的善意,邻里间的人情味。相信日后,他们还会跟这座城市,有更多的故事。

【记者】李业珅

【实习生】郭珂蓝刘晓龄

【作者】李业珅

人世间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家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