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家乡网 > 蓬溪县 > 正文

蓬溪2023年“学名人勤阅读建家乡”读书分享

日期:2023/5/1 8:31:15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3-04-25

近年来,蓬溪加快建设“文旅融合知名县”,树立六心文化理念:即红色润心、书法修心、廉洁净心、孝道爱心、本草仁心、山水舒心。

一、唐五代十国蓬溪

(一)唐代建县

蓬溪县境内,最早有县治地,在唐高宗永淳元年(682),析方义县北境,置唐兴县。治所在蓬川(今鸣凤镇翔凤下寺)。唐先天二年(713),治所迁赤城山下(今赤城镇茶店子)。唐天宝元年(742)改唐兴县为蓬溪县。蓬溪县名由来,《太平寰宇记》载:“蓬溪县取邑内蓬溪为名。”县境内建立县级政权已1341年。

《唐会要》卷七十一载:剑南道遂州唐兴,始置于永淳元年(682)正月十七日(3月1日),天宝元年(742)八月二十四日(9月27日)改为蓬溪县。蓬溪建县1341年,蓬溪得名1281年,实属千年古县。我建议今后把3月1日或者9月27日,作为蓬溪建县日或得名日。

蓬溪县

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

蓬溪县2023年4月23日读书会

(二)蓬溪特产

蓬溪古代盛产食盐,盐业发达。据《元和郡县志》载:唐代蓬溪县有盐井13所;明代有盐井3000余口。《大清一统志》载:蓬溪县清初有盐井796眼,乾隆时增加到1261眼。民国时,赤城镇有盐井500余眼,井灶30余家,产盐2万多担。今茶店子附近的泥井、三眼井等,是蓬溪最早的盐井,尤其是泥井,号称蓬溪第一井,开挖时间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初唐时期。其凿井技术和时间比卓筒井凿井技术和时间还早。泥井是采用大口径浅井采卤的唐宋时期所凿盐井的遗存,对研究我国古代开采钻井技术有重要价值。清代南充诗人涂卿云,从南充到蓬溪,路过茶店子时,看到蓬溪盐井林立,作《竹枝词》云:“比屋云连万灶烟,家家斥卤半桑田。井车似髻悬于顶,山势如螺旋到巅。”将茶店子一带的蓬溪风光,刻画得栩栩如生。

1909年3月,美国芝加哥大学东方教育考察团,路过蓬溪县城附近的盐井,研究采集盐卤和熬制盐巴的方法。考察团成员罗林·张柏林拍摄了蓬溪盐井照片。

蓬溪县

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

主讲胡传淮

(三)著名人物

1、杜甫

唐代上元二年(761)秋,著名诗人杜甫为蓬溪县客馆撰有《唐兴县客馆记》一文,给蓬溪县令王潜和刘主簿赠《逢唐兴刘主簿弟》《敬简王明府》《重简王明府》等3首诗,表明杜甫对蓬溪人事的关爱。蓬溪县政协组织编辑了《杜甫与蓬溪》一书,详记此事。

2、仙女谢自然

乾隆本《蓬溪县志》载:谢自然为唐代南充女道士,住在蓬溪县小溪洞修行,有一异人来此洗灵芝。后来谢自然迁居南充栖乐山,白日飞升。因洗灵芝,故名洗芝溪。即今灵芝寺。唐代大诗人韩愈撰有《谢自然》一诗:“果州南充县,寒女谢自然,童呆无所识,但闻有神仙。”说明实有其人。小小的洗芝溪,在唐代就有名了。唐代洗芝溪,因唐代仙女谢自然在此洗灵芝而得名。南充市嘉陵区志办公室编辑有《谢自然史料稗言杂钞》一书,20万字,已经出版。

3、程孟宗

宋代张唐英《蜀梼杌》、清代嘉庆《四川通志》和道光《蓬溪县志》等载:程崇雅,字孟宗,五代十国时期后蜀蓬溪县人,性纯孝。母老病笃,冬日思笋,崇雅无计可得,乃往林抱竹哭泣。须臾地裂,出笋数茎,持归奉母,食毕即愈。有“孝义台”,在城西北三十里,地名冬笋沟。乾隆五十一年(1786),潼川知府张松孙与蓬溪知县谢泰宸,捐俸重修,改名曰“教孝”。

“孟宗哭竹”的故事在蓬溪家喻户晓、广为流传。清代蓬溪县城下河街口立有“后蜀孝子程孟宗故里”碑。民国巴中县知事甘德龙诗云:“孟宗哭竹冬生笋,感应苍天是孝心。我受慈恩未曾报,高台一过泪沾襟。”孝子故里之名,遂泛传巴山蜀水间。

蓬溪县

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

会会场

二、宋代蓬溪

(一)蓬溪概况

两宋时期,蓬溪开始进入全盛时代。《元丰九域志》载:“蓬溪,州东北七十里。一十乡,利国、仁和、石洞、怀化、义富五镇。有宾王山、蓬溪(河)。”利国镇即今明月,仁和镇即今赤城镇,石洞镇即今文井,怀化镇即今槐花,义富镇即今常乐。

“忆昔赵宋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卷书”。宋时蓬溪,文风鼎盛,科甲连绵,人才辈出。

宋代,蓬溪文士众多,在《宋史》《资治通鉴》《四川通志》《蓬溪县志》中,青史留名者达数十人。涌现出冯楫、谢金、于至、张述、杜陟、赵溥等精英人物,均有诗文集行世。外籍名人文同、李壁、魏了翁、刘仪凤、范成大、王灼、司马池等,都在蓬溪留下了诗作。蓬溪有22人在宋代考中进士。赵溥、赵炳、赵球为一门父子三进士。谢金,字子真,太平兴国五年(980)庚辰科进士,居五龙山(今天福镇五龙蟠),以诗自娱,有《五龙山居诗》二卷。其句平淡,有韦柳(韦应物、柳宗元)之遗风。为宋代蓬溪县的名士之首。

白塔、宝梵寺、卓筒井等,也都创建于宋代,享誉至今。

蓬溪县

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

蓬溪教孝台

(二)孝贤人物

冯楫,字济川,政和八年(1118)进士,为蓬溪首位在朝高官。

报恩塔位于泸州市。用砖砌成,塔身洁白,故又名泸州白塔,据泸州地方志记载:冯楫幼时丧父离母,寄养于人。后冯楫官任泸南安抚使,多方寻找失散的母亲未遂。其时冯母双目失明,沦为乞丐,后历经周折,母子终得团聚。冯楫认为此乃佛祖暗中保佑。为报答佛祖之恩和母育之恩,便在城中修建了这座七级浮屠,取名“报恩塔”。

2013年,报恩塔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泸州八景之一,游人甚多,泸州近年还编辑出版了不少诗文、小说、戏剧,宣传冯楫的孝行。

冯楫后累官至敷文阁直学士、左中奉大夫、赐紫金鱼袋、文安县开国伯,食邑九百户。为宋代蓬溪人官为最高者(副部级)。著有《时议录》《临安录》《谏议录》。《宋诗纪事》录其一首,《宋代蜀文辑存》录其文十篇。

冯楫曾出资修大足多宝塔、潼南金佛,晚年入峨眉山华严寺,专从净业,刊刻佛经数十部,峨眉山曾建“飞龙庵”祭祀他。

蓬溪县

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

李时珍敕封为文林郎四川蓬溪县知县

三、元明蓬溪

(一)元代古迹

1、蓬溪砦:南宋后期,蒙古族崛起。南宋理宗时,蒙军大举南下攻蜀;端平三年(1236年)十月,陷成都,破五十四州,蒙军一部夜袭遂宁武信军,致使遂宁府暂移蓬溪砦(同“寨”),今蓬溪县新会镇骡埝村。光绪本《蓬溪县志》载:“(遂州)宋端平徙治蓬溪砦,未几复。”

2、金仙寺:蓬溪元代建筑的寺庙,有五座。现存一座金仙寺,县北十二里(今附西),元时建,约在天历元年(1328)以前。寺内有飞轮八角亭。高三约八米,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3、飞云楼:据《四川通志》载:“飞云楼,在丰泽庙之后,元至正年间(1341—1370)建。飞檐斗角,矗立干霄,高可比齐。云落星垂,则如琼楼玉宇。每当东山月上,碧汉星稀,竹树朦朦,烟云缥缈,偶一登眺,宛置身于兜率诸天(仙界),直欲风生两腋,手扪星辰。”明清多有名士唱和题咏。

蓬溪县

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

国保蓬溪宝梵寺鸟瞰

(二)明代古迹

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蓬溪县治所从赤城山麓迁今赤城镇南北街一带,蓬溪县城就此固定。茶店子作为古县城(708—1380)共计672年。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知县陈养正重修土城,设四城门,宾阳(东)、南熏(南)、西成(西)、拱辰(北),县城初具规模。

明代文物有:宝梵寺、慧严寺,均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三)明代家族

1、席家

席氏为西蜀名家。以明代礼部尚书加武英殿大学士席书、吏部侍郎席春、户科给事中席彖三兄弟为代表,人文蔚起,科甲连绵,仕途显赫,冠于有明。明代,全国席姓进士共有13人,其中蓬溪席氏就独占4人;明清两朝500余年,整个四川席姓进士只有4人,均出自席家。自明朝嘉靖至崇祯百余年间,蓬溪席氏家族连续三代人中有4位进士、7位举人;3人在《明史》中有传。尤其是席书,官至光禄大夫、柱国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加武英殿大学士,赠太傅,谥文襄。由此可见:蓬溪席氏,是有明一代盛极一时的名门望族;不仅是望于蜀中,亦是数千年来华夏大地上涌现来的数一数二的著名席姓家族。

明代大哲学家、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王守仁赞席书:“豪杰之士,社稷之臣。”

2、谭家

明代蓬溪谭氏家族,为蜀北名门望族。有明一代,蓬溪县共有九人考中进士,而谭氏家族中就有六人;另外,明代蓬溪谭氏家族还有举人12人、贡生11人。

明代蓬溪谭氏进士有:谭宗泗、谭缵(江西道监察御史,称铁面御史,著有《宝梵寺修造记》)、谭誾(席书女婿)、谭维(孝子,谭缵、谭维是兄弟,他们是蓬溪历史上,继宋代赵溥、赵炳、赵球“一门父子三进士”之后,又出现的一个“一门兄弟两进士。”县人曾在学宫侧为他们建立“兄弟进士坊”,以资表彰)、谭文化、谭振豪。

明代蓬溪进士8人;举人47人、武举6人;贡生82人。明代蓬溪官为最高者为杨作楫,官至河南巡抚。

蓬溪县

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

川北名胜蓬溪高峰山

(四)明代孝贤

1、王庭

王庭,号凤台。中进士后,未经殿试,不就铨选,上《陈情乞归养表》,回籍奉养老母,不愿为官,为时所敬仰。后来,母何氏以寿终,王庭因哀伤过度,不久也去世了。王庭孝行可崇,孝廉堪传,准入乡贤祠。明万历十五年(1587)十二月,在蓬溪县北门外,建“一门三节坊”,以表彰王庭之孝行。

2、王孝

康熙本《蓬溪县志》载:“王孝,邑人,父母早丧,刻木事之,如丁兰故事,至今地名刻木山。”即丁兰刻木原型。蓬溪县文井镇新华有一座“刻木山”,又名“雷打山”,来自明代王孝仿丁兰刻木的孝善故事。

(五)明代流寓名人

1、黄辉

明代蓬溪,钟灵毓秀,蓬溪县为川北文化发达之区,故明代翰林著名书画家题赞蓬溪为“梓东邹鲁”。

2、李时珍、李建中父子

李建中明万历三年至十三年出任蓬溪县知县,其父李时珍敕封文林郎四川省蓬溪知县。医学巨著《本草纲目》,也在此间与蓬溪结缘,蓬溪成为《本草纲目》初稿诞生地。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家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
  • 射洪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公告05-01

    来源时间为:2021-7-2射劳人仲委告字[20202号橙启酒店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本委受理何路平诉你公司“劳动报酬”一案(案号为:射劳人仲案【2021】50号)……

  • 蓬溪2023年“学名人勤阅读建家乡”读书分享蓬溪2023年“学名人勤阅读建家乡”读书分享05-01

    来源时间为:2023-04-25近年来,蓬溪加快建设“文旅融合知名县”,树立六心文化理念:即红色润心、书法修心、廉洁净心、孝道爱心、本草仁心、山水舒心。一、唐五……

  • 遂潼川渝毗邻地区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大会在遂宁安居召开遂潼川渝毗邻地区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大会在遂宁05-01

    10月12日,以“赓续红色血脉共建文化高地”为主题的遂潼川渝毗邻地区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大会在“中国沼气能源革命第一村”遂宁市安居区常理镇海龙村海龙凯歌文旅园……

  • 船山区驻拉萨农民工综合服务站暨党支部正式成立船山区驻拉萨农民工综合服务站暨党支部正式成立05-01

    7月28日上午,船山区驻拉萨农民工综合服务站暨党支部成立大会在拉萨市召开。船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向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区委组织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

  • 心系家乡回报桑梓05-01

    “捐款美家乡,在外新乡贤立头功……”4月19日,内江市东兴区石子镇太和村在外新乡贤邹信勇定向捐款10万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