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家乡网 > 南沙区 > 正文

广州市南沙区驻湛江市徐闻县和安镇工作队:产业“筑基”文化“铸魂”振兴见实效得民心

日期:2023/5/17 6:38:39 浏览:

引入龙头企业打造斑兰特色产业,扶好本地企业推动种植产业链延伸;开展评比促进乡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建设镇域文化广场打造和安文化名片……

驻镇近两年来,在广湛指挥部、驻徐闻县工作组的指导下,南沙区对口支援办、组团单位的全力支持下,广州市南沙区派驻湛江市徐闻县和安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简称“驻和安镇工作队”)紧密配合和安镇党委政府,坚持产业“筑基”,文化“铸魂”,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全力推进和安镇乡村振兴见实效,得民心。

引入广州力量打造特色斑兰产业

驻和安镇工作队由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镇人民政府牵头,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广州南沙开发区土地开发中心、广州市南沙新区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管理局和广州南沙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组成。

新快报记者在和安镇实地采访时,看到云头村、和安村和后湖村的交界处,有一片郁郁葱葱的种植基地,种着一丛丛、手掌般宽大叶子的植物。这是东南亚热带作物斑兰,具有保健功效,加工后可广泛用于食品、日化、香烟等领域,种植一次可采收10至15年,每亩年产值可超2万元,经济价值可观。

原本这片基地只是少量种植斑兰,驻和安镇工作队走访调研后,指导种植户开展规模化种植,成立广东香兰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整治好的130亩撂荒地流转后连同原有土地统一开发,以斑兰为主,套种柚子、红薯等作物。公司负责人符月琼介绍,目前基地种植斑兰500亩,年产值可超1200万元,长期聘用当地农户50多人,农忙季节用工超过300人。

2023年初,工作队引进广州市名花香料有限公司到和安镇投资兴业,承租280多亩撂荒地种植斑兰,并与香兰谷公司签订长期收购合同,双方还将合作设立斑兰加工及展示销售项目。工作队还争取南沙区的自筹资金200万元在云头村附近帮扶建设厂房,由广州名花公司投资生产,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和稳定收入。

“云头村是重点帮扶村,下一步我们将配合村两委,利用好5800亩耕地资源,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广斑兰种植,带动云头村发展。”驻和安镇工作队队员兼云头村第一书记谢加亮说。不仅是云头村,工作队将引导企业向周边农户普及斑兰种植,将种植面积增加至1万亩以上,带动近6000名村民共同致富。

“菠萝亩产值大约4000元,而斑兰亩产值可超2万元。而且仅有菠萝一个主导产业太单一,长期单一种植业不利于土地肥力。”驻和安镇工作队队长王明利说。工作队正携手名花公司和香兰谷公司,打造斑兰全产业链现代农业产业园,致力于培育“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区域特色农业品牌,推动和安镇走出一条既保粮食安全又提高耕地产值的产业发展新路径。

用心服务企业推动产业多元发展

“既要引进外地实力企业,也要服务好本地企业,充分挖掘利用好本地资源优势,推动产业振兴。”王明利告诉新快报记者,工作队进驻不久就建立了产业发展微信群,为和安产业振兴上联下通、集思广益。

在湛江市小鲜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小鲜菠”)的标准化厂房里,工人们穿着统一的白色工服,头戴白色工作帽,手戴塑胶手套,挑选过的小菠萝经过削皮、消毒清洗、分拣装袋,消费者开袋便可直接食用,美味又便捷。

小鲜菠是和安镇当地企业,成立于2020年。驻和安镇工作队队员吴晓介绍,工作队进驻后,协助企业建立健全“农户+加工+公司+平台”经营模式,收购周边农户种植果蔬,同时雇用农户,加强联农带农。同时,工作队多方助力,督促企业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协助申领相关食品生产许可证书,提高产品品质;协助企业对接广州市、南沙区农产品商贸企业、平台,组织企业参加产销对接会,拓展销售渠道;推动企业增资扩产,并协调落实贷款;鼓励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开拓预制菜业务。

在工作队的用心帮扶下,小鲜菠在和安镇收购原果年均八千余吨,2022年营收超2500万元,提供岗位超过280个,包括聘用脱贫户8人、残疾人3人,同时带动更多周边农户种植果蔬。

除了提升徐闻菠萝产业价值,驻和安镇工作队还因地制宜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推动和安产业多元化发展。工作队结合冬松岛的海岛优势,指导冬松村引导村民在家中进行沙虫清洗、生蚝去壳等海产品初加工,发展庭院经济;同时指导冬松村成立徐闻县鲜之然海产品专业合作社,协助完成“鲜之然”品牌注册、礼包设计、产品第三方质检设计等工作,拓展海产品加工销售产业链。目前已有36种海产品上架,自2022年春节前启动销售至今,已实现销售额55万元。驻和安镇工作队队员兼冬松村第一书记陈带文介绍,工作队正计划设立电商工作站,继续拓展冬松岛海产品销售渠道,推动冬松岛海产品产业继续发展。

优环境建广场打造和安文化名片

除了产业发展,生态宜居和乡风文明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驻和安镇工作队看来,产业发展是“筑基”,生态宜居是“塑形”,乡风文明则是“铸魂”。

为了维护好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成果,杜绝“脏乱差”反弹,驻和安镇工作队紧密配合和安镇党委政府,谋划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评比活动,细化和量化各项事务,采取以奖代补、奖优罚劣等措施,建立和安人居环境优化提升长效机制,激发群众主体意识,实现村容村貌显著提升,推进镇村更加美丽宜居。

和安镇文化氛围浓厚,每个行政村都有文化戏台,每逢传统节日,村里都会组织雷剧等文化演出,村民参与热情高涨。驻和安镇工作队很快发现,由于镇圩没有文化广场,每晚7点左右,一些群众会自发来到临近和安镇政府的一块空地上演出,围观群众经常多达两百余人,除了本地村民,还有来自新寮、锦和等乡镇的村民。然而,这块空地是泥土地面,舞台由简陋的竹架子搭成,既不美观,又不安全。

为满足和安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工作队的多方沟通下,利用南沙区安排的帮扶资金150万元提升打造的和安文化广场于去年11月动工建设,并于今年4月建成。新落成的中心文化广场深受群众喜爱,每天傍晚,群众在这里上演文化大戏,广场上的欢声笑语更加响亮。工作队队员郑派虹告诉新快报记者,工作队正在策划结合“七一”建党节和传统民俗节日,组织文化汇演等活动;将利用和安文化广场,充分挖掘和安历史文化、农耕文化、海洋文化和人文底蕴,做好文化传承和保护,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起来,更要用起来,我们要把和安文化广场打造成广州帮扶和安的一张靓丽文化名片。”王明利说。

采写:新快报记者方轶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家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