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学校网 > 湖南省 > 正文

湖南医药学院:开道超车创新驱动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日期:2023/6/27 13:59:03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3-06-26

原标题:湖南医药学院:开道超车创新驱动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湖南医药学院是一所公办的全日制普通医学本科院校。现有教职医护员工4588人(含2所直属附属医院),其中高级职称94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95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00人,培养认定临床教师3368人;面向全国27个省(自治区、市)招生,在校全日制大学生12164人。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建设教育强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面落实湖南省委“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湖南医药学院全面梳理学校升本以来建设发展实践经验,即开道超车,创新驱动,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教育强国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人才兴学校兴

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兴则学校兴。学校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为目标,按照“充实数量、优化结构、提高素养”的思路,坚持“引培稳并举”的方针,强化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信念留人,形成一支师德优良、专兼结合、双师发展、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一是以加强领导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学校书记、校长亲自主动走出去招引人才,对优质人才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原则,开通引进人才绿色通道。二是以机制创新作为人才引进的保障,修订《人才引进管理办法》,通过完善优待内容、创新优待方式、明确优待职责、提升优待质量,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优厚待遇和优质高效的服务。三是以打造平台作为稳定人才的根本,制定打造“一洼地”“一中心”“一高地”(即健康湖南基层医疗人才聚集洼地、大湘西区域医疗卫生中心、民族医药服务高地)的发展目标,着力培育中青年科技人才,构建人才聚集、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的学科创新团队。四是以家校情怀作为人才回流的源泉,学校始终注重提升教职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校领导和二级学院领导与脱产读博教师一对一联络,及时了解脱产读博教师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及生活近况,实时为他们排忧解难。

学科强学校强

学科是第一基石,学科强则学校强。按照《湖南省全面推进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聚焦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核心要素,着力加强内涵建设,培育学科特色。目前学校有医学、教育学、管理学3个学科门类,其中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为省级应用特色学科。一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首轮“一流”学科建设期,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共立项219项;获“挑战杯”“互联网+”“创青春”等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3项,省级金奖3项、银奖3项、铜奖19项。二是打造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在首轮“一流”学科建设期,新增高级职称教师97人,全职引进博士24人,柔性引进客座教授12人、特聘教授10人,支持58人攻读博士学位、3人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开展科研工作。三是构建人才聚集、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的学科创新团队。加大对“新型抗体药物创新团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T细胞免疫分子机制研究创新团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程管理创新团队”3个校级创新团队和“新型抗体药物创新团队”等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支持,营造团结合作、充满活力的学术生态氛围,着力培育中青年和后备科技人才。四是与南华大学、吉首大学、宁夏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右江民族医学院等十余所兄弟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目前共培养26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人256人,博士研究生5人;已毕业9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89人,博士研究生2人;在培17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人167人,博士研究生3人。学校2021年获批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现正在对标对表改善条件,力争202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2—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专业精学校精

专业是第一内涵,专业精则学校精。学校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以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专业办学合格评估标准、基层医疗岗位需求为依据,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在专业结构上精准布局,在专业质量上精益求精。一是主动对接区域医疗卫生和大健康事业发展,科学谋划学校专业布局,本科专业由3个升至19个,构建了集预防、临床、康复及健康管理服务生命全周期与健康全过程的以医学类专业为主体的专业结构。二是以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专业建设改革和创新,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学创新能力、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医学知识新体系、加强校院(企)融合、加强教育评价改革、加强教学条件建设、加强教学管理等方面提升专业教学质量。目前药学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中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健康服务与管理6个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医院活学校活

医院是第一协同,医院活则学校活。学校拥有总医院和第一附属医院两所直属附属医院(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已形成校院“一体两翼”格局。一是加强直属附属医院的全面领导,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高水平党建引领、驱动、保障医院高质量发展。二是强化学科建设,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5项,省临床重点专科13个,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8项。三是坚持医教协同,深化学校与医院的协同合作与发展,学校与医院共同培养双师队伍,共建共享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临床能力的协同提高,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医学应用型人才。四是强化三早意识,鼓励临床医学生不断树牢“早临床、早科研、早社会”,切实提高临床和科研思维能力,其中“科研创新实验室班”考研录取率达到90%,带动全校应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接近30%,形成了品牌效应。五是打造省级区域医疗卫生高地,辐射带动周边省、市,满足群众高质量健康需求,其中附属总医院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为省大湘西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设依托医院。

教育实学校实

教育是第一功能,教育实则学校实。学校以“三全育人”为指导,立足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生为本”和“爱生如子”理念,在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服务上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有效的成人成才服务,帮助学生实现自身和社会的和谐统一。一是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从日常事务办理、学风建设、公寓管理、评先评优、违纪处理等方面,建立较完善的制度并严格执行。二是建立完善“有温度”的爱心机制。健全家庭经济、学业、就业、心理等方面困难学生的爱心帮扶机制,对突发事故或遇到困难的学生给予特别关注和关心;多途径畅通师生交流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并有效解决学生的诉求,让学生真切感受学校的关注和关心;通过校园爱心文化建设,实现潜移默化的“仁爱”意识的浸润,在爱心浓郁的“有温度”的校园氛围中,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三观”,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情怀和医者情怀。

教学新学校新

教学是第一中心,教学新则学校新。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评价上不断推陈出新,焕发生机和活力。一是新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知识传授向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转变。二是新内容,教学内容紧密对接基层医药卫生岗位需求,推进医学与管理、医学与人文、西医与中医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注重培养学生“大病擅识、重病擅转、急病擅救、小病擅治、慢病擅管”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三是新方法,不断深入信息化教学转型,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等多种教学手段和pbL、CbL、TbL等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四是新评价,健全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建立和完善以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教学评价、专业评价、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为主体的全链条多维度闭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平台大学校大

平台是第一聚力,平台大则学校大。学校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在立足特色、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科技发展前沿,提高基础理论研究水平,促进高水平原创成果的产出。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项目,16个省部级科技平台,其中国家药物临床试验中心2个、省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7个、省级工程中心1个、省级科普基地1个、省级社科基地2个。以上平台紧紧围绕服务生命全过程,药物—临床研究闭环的顶层设计,从传统医学文化继承与传承、到地方特色药材活性成分筛选与分析、活性成分生物合成、新型抗体药物靶向递送、临床药物试验对民族特色医药全链条的探究,最后将研究成果以科普作品的形式进行展示并服务社会。在现有的科技平台基础上,整合优质资源,联合温州医科大学、南京药科大学等国家实验室平台,整体入驻怀化市鹤城区工业园,打造生物医药研发高地,助力将已列入湖南省国家科技创新平台项目库的侗医药研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创建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果优学校优

成果是第一效力,成果优则学校优。学校以侗医药研究、中药生物合成、抗体药物与递送、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开发、物联网+生命全周期中西结合服务工程及临床重大疾病医护产学研用(心、脑、肺、创伤、遗传)为主要研究方向,共获各类科研成果奖21项,其中湖南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项;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75项,其中国家级11项;发表科研论文1244篇,其中SCI、EI收录240篇;出版专著5部,授权专利133项。学校紧扣办学定位,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新医科建设要求,注重培育“三全育人四个协同培养有温度的基层健康守护者”办学特色。

环境美学校美

环境是第一魅力,环境美则学校美。实施绿化、亮化、美化、优化校园建设,不断提升校园环境育人能力。一是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品位建设”原则,全力推进新校区建设进程。二是健全学校形象标识体系,加大人文、医学景观建设,加强校园标识系统推广应用。三是实施老校区“亮化、绿化、美化”改造工程,改造道路、广场、运动场、学生自修区等区域,增强公共空间吸引力。四是加强宣传阵地建设,树立湖医良好形象。五是建立节能监控平台,建设节约型校园。六是构建防控有序的“平安校园”,落实安全稳定工作目标责任制、包保责任制,建立治安巡逻、安全监控、消防报警等系统,完善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通过开展安全、反传销、法制、反恐防恐等各类教育及各类应急演练,提高师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近年学校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或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突发事件。

制度明学校明

制度是第一牵引,制度明则学校明。制度建设是高校依法治校的本质要求,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学校以制度建设为引擎,牵引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之笔。坚持合法、人本、民主、持续四项基本原则,规范酝酿、起草、审查、表决、宣传、解释六大基本程序,强化人员、机构两大基本监督。制定《规章制度建设工作条例》《规章制度审查流程》,编印《规章制度送审单》,印发《制度建设体系目录》,实施“制度建设年”,成立制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制度建设激励与问责机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学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