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学校网 > 如皋市 > 正文

关于投票评选如皋市第十五届爱心团队爱心大使的启事

日期:2022/12/30 18:34:30 浏览:

花园社区“针心针意”志愿服务组织成立于2020年,由辖区内的下岗职工和普通家庭妇女组成,规模由最初的4人发展到40人。团队以毛线针织为载体,定期组织全体成员参加手工编织技术培训,学习编织体现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的特色织品,并与多家省市批发商建立合作关系,每名成员每月可增加2000余元收入,为下岗职工和家庭妇女找到了“第二职业”,深受周围群众好评。团队践行公益理念,倡导奉献精神,组织志愿者走进村(社区),开展“针心针意编织小课堂”“巧手编织免费教学”“关爱·送温暖”等系列活动42场,免费给左邻右舍、孤寡老人编织帽子、围巾等用品,通过一技之长服务困难群体,用勤劳双手编织出一条幸福路。团队负责人谢小燕先后获得“女性创业致富带头人”“最美志愿者”“如皋好人”等荣誉称号。

9.默默助力家乡发展的热心老大哥

曹勇兵,男,1971年8月生,下原镇张庄村村民,现任如皋市下原福利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0年曹勇兵自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先后从事外科临床工作以及进口骨科医疗器械经营工作。2005年,曹勇兵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辞掉高薪工作回乡创业,兴办下原福利包装有限公司,带领乡亲共同致富,先后为村内20余名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多年来,他一直默默助力家乡发展,为张庄村捐赠路灯70余盏、捐款修路3.8公里,利用人脉优势为村内厂房介绍投资者……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曹勇兵主动提供自己的厂房作为核酸检测点,利用自身所学向村民普及防疫防控知识。曹勇兵还积极协助村委会处理矛盾纠纷,今年共协助村委会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0余起,乡亲们都称他为“热心老大哥”。

10.彰显军人本色、拾金不昧的快递小哥

高留军,男,1984年7月生,城南街道宋家桥社区居民,申通快递如皋市城北网点快递员。

高留军退伍后选择成为一名快递员,虽然脱下了戎装,但他始终保持着军人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10月22日,高留军在派件途中捡到一部手机和若干现金,及时联系失主并予以归还。“当时我正在派件,看到路边有个书包,我捡起来一看包里有手机、蓝牙耳机和现金。我就尝试着点开手机,想还给失主,结果手机有密码,我无法解锁。”等了五六分钟后,失主郁女士家人正好打来电话,高留军在接通电话后迅速将书包送到了郁女士家所在的小区。当天下午,郁女士和家人找到高留军工作的快递点,当面表达了谢意。当郁女士想要微信转账表示酬谢时,高留军委婉而又坚定地表示拒绝:“这个事情,真的微不足道,我相信很多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像我这样做的。”高留军说。其实这已经不是高留军第一次做好事了,几年前,红星美凯龙北侧红绿灯发生一起严重车祸,高留军经过时,利用在部队学过的战地急救知识,及时对伤者进行抢救,待120救护车到来,才默默离开。这位淳朴的快递小哥,用言行践行着文明如皋的大爱底色。

11.退伍不褪色,致富带头人

何海波,男,1950年9月生,长江镇永福社区居民。

作为退役军人,何海波始终保持着敢闯敢拼的劲头,为社区集体经济壮大和发展奔波劳碌。他从农村大集体时代开始创业,承包过大队土窑、烧制砖瓦厂,从事过蛋鸡养殖,在摸索中总结经验,并毫无保留地把经验传授给周边群众,带动全村群众致富奔小康。作为如皋市金福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的总承包人,他流转土地2600亩,带动70后、80后再就业,同时探索种植多元化,形成了以荷藕、蔬菜、优质稻米为主体的种植板块,累计带动村民增收超1000万元。何海波在农村工作几十年来,一心一意带动群众发展致富,勤勤恳恳不遗余力,用敬业奉献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12.蕙质兰心的好媳妇

郝美红,女,1971年4月生,丁堰镇新堰社区居民。

郝美红原本有着一个幸福的家庭,但十几年前丈夫突发车祸去世,没隔多久,郝美红又被查出得了乳腺癌,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堪称毁灭性的打击。所幸,郝美红生性积极乐观,这些困难并没有压垮她,反而在她的积极影响下,一家人变得更加坚强,更加互敬互爱。丈夫离世后,郝美红和公公、婆婆、女儿、孙子一起生活,虽然身患乳腺癌,按理说无法干重活,但随着公婆年纪越来越大,家里的活她都抢着干,公公婆婆生病了,郝美红忙前忙后地照顾,她总是说:“照顾爸妈是我应该做的。”婆媳两人相处多年,从未红过脸、吵过架。郝美红怀有一颗热心,不仅是对自己家人关心关爱,邻家有困难,她都会主动伸出援手。只要有闲余时间,她就会带着孙子参与社区组织的志愿活动,帮助残障儿童、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乡亲们都对她称赞有加。

13.无私奉献、照亮全村的义务电工

马建军,男,1969年10月生,九华镇郭李社区居民,现在是南通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九华业务所的一名营销员。

自1995年起,马建军便开始从事电力相关工作,他乐于助人,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当起了组里的免费电工,被身边的人亲切地称呼为“马哥”。现在村民对电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马建军作为一名义务电工,似乎也没有了上下班之分,一接到村民的求助电话,就以最快的速度上门维修,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平日里,马建军积极配合村里的各项工作,尤其是全民核酸检测期间,他当起了“顺风车”司机,免费接送行动不便的老人往返核酸检测点,空闲时还经常参加社区慰问看望孤寡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是老人们的贴心人。

14.疫情面前“不退休”的老书记

潘金海,男,1959年10月生,东陈镇万富社区原党总支书记。

2022年3月26日,因一名居家健康监测人员核酸检测呈阳性,整个万富社区变成了管控区,部分社区干部被采取隔离措施,防疫人员一度十分紧缺。已经退休的老书记潘金海听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往社区,组织人员参与社区进出路口的卡点管控,自己更是起早贪黑地巡查监督,确保各卡口管控措施到位。管控区内的所有居民需进行多次核酸检测,在现场工作人员队伍里,总会出现潘老忙碌的身影,人员组织、秩序维持、送核酸样本……潘老不惧风险、不辞辛苦,始终冲锋在前、任劳任怨,在抗击疫情最前线,用实际行动喊响“我是党员我带头”的铮铮誓言。

15.心怀大爱、冲锋在前的“抗疫卫士”

钱碧飞,女,1972年9月生,如城街道纪庄社区居民。

钱碧飞是如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普通职工,她爱岗敬业,业务精湛,得到领导、同事和群众的普遍认可。2022年初春,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如皋启动大规模核酸检测筛查工作。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如城街道新增集贤里便民核酸采样点和市文化广场临时核酸采样点。面对面广量大的采样任务以及人手紧缺的情况,钱碧飞勇挑重任,自愿放弃休息,加班加点“连轴转”,累计核酸采样33万余人次。采样工作单调而又乏味,每日重复着整理采样物资、粘贴采样管码、协调安排志愿者等一连串工作,但她毫无怨言、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口罩、面罩、防护服就是钱碧飞的铠甲,在采样任务最吃劲的一段时期,本着检测不落一人的原则,她克服腰肌劳损和膝盖肿痛,毅然披上“铠甲”,主动为建筑工地工人、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上门采样服务共计21200余人次。顶着高温连续作战的她,每天防护服都被汗水浸得透湿。钱碧飞说:“越是艰难的时刻,越要迎难而上,为组织分忧,替群众解难,这是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担负的责任!”话语真诚实在,令人感动。

16.点亮残疾人“就业梦”的“贴心人”

宋金铎,男,1981年10月生,吴窑镇残疾人联合会专职委员。

5岁时宋金铎意外失去了左臂,但他身残志坚,凭着不服输的劲儿自考本科、自力更生。担任吴窑镇残疾人联合会专职委员后,他起早贪黑、逐户走访,半年完成残疾人普查,全面建立电子档案,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量身定制简历,注明能够适应的工种,寻访150多家企业精准推荐适合人选,先后帮助40多名残疾人走上工作岗位。本职工作之余,宋金铎成立了德馨残疾人之家,帮助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他的事迹曾被中国县域经济报、学习强国、南通发布等多家媒体报道。

17.丈夫绝症,见真情诚信

孙树美,女,1975年3月生,东陈镇杭桥村村民。

2019年,孙树美丈夫被诊断出脾癌,为了给丈夫治病,孙树美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并陆续向亲戚朋友借了20余万元,但是丈夫病情不断恶化,最终不幸离世。丈夫离世,留下了行动不便的七旬老母,正在上大学的大女儿、上小学的小女儿,还留下了20余万元债务。孙树美毅然挑起家庭的重担,承担起债务。为了早日还清借款,孙树美每天起早贪黑外出打工,什么脏活累活都愿意干,赚到钱后留足两个孩子的学费,余下的钱都先拿去还债。十块,一百,一千……只要身上有钱,孙树美就会第一时间攒起来还给亲戚朋友。截至目前,已经还清借款6万元。

18.七进七出、不惧火海的“平民英雄”

石涛,男,1990年2月生,苗族,贵州江口人,现在如城街道秀水社区经营一家理发店。

2022年11月6日晚上7点多,正在店里休息的石涛闻到了烟味,透过玻璃门他看到隔壁便利店浓烟弥漫,耳边不时传来燃烧发出的“噼啪”声。想到隔壁店里有很多高度酒、塑料等,店主又不在,如果等火势蔓延开来,后果不堪设想。石涛顾不及多想,立刻在自己店内拿了一块湿毛巾捂住口鼻,直接奔向火海救火。这时候一名叫谢国靖的小学生给石涛拿来了灭火器,石涛返回火场开始扑灭火苗,先后用完4个灭火器,反反复复7次灭火。很快消防人员赶到现场扑灭了火情,而石涛由于体力透支、呼吸不畅晕倒在地,所幸经过急救后并无大碍。石涛救火的事情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成为了大家争相学习的榜样。

19.二十年如一日勇挑重担的好儿媳

石太勤,女,1977年11月生,江安镇百新村村民。

2001年石太勤公公突发脑血栓,她和丈夫花光了积蓄,四处筹钱为公公治病,但老人最终还是下半身瘫痪,完全失去自理能力。家中已经有一个瘫痪在床的太婆婆,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需要抚养,公公的倒下无疑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石太勤咬咬牙让丈夫外出打工挣钱,独自撑起了这个家。她不分昼夜地照顾瘫痪的公公,不嫌脏,不嫌累,喂饭擦身,嘘寒问暖,为了不让公公生褥疮,她每天至少要给老人翻身五六次,每天帮老人用温水擦拭身子。可没想到祸不单行,七年前,年迈体弱的婆婆也生病了,没能撑多久便撒手人寰,家庭所有的重担全部压倒在石太勤的肩膀上。她没有任何抱怨,更没有任何退缩,毅然决然地肩负起照顾家庭的重任。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石太勤却用自己二十年如一日的悉心照料,打破了这句话。石太勤悉心照料瘫痪在床的公公和太婆婆,毫无怨言,无悔付出,用善良和无私的心照亮了家里的每一个角落。

20.坚守岗位58年的乡村医生

吴建宏,男,1942年2月生,城北街道纪港村人。

吴建宏是城北街道纪港村卫生室的一名乡村医生,耄耋之年的他初心不改,牢记医生治病救人的崇高使命,退休返聘至今二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学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
  • 图示版!2021年海州区中小学学区公布!看看你家能上12-30

    刚刚,2021年海州区施教范围终于公布!较之往年有新的变化连云港实验学校昌意路校区新建宋跳板块的学区将与往年不同小学学区(一)新浦实验小学1.通灌南路以东,瀛洲……

  • 刚刚,连云区发出重要通告!就在明天,扩散周知!12-30

    刚刚,连云区发出重要通告!就在明天,扩散周知!关于开展区域全员核酸检测的通告全区广大居民朋友:为进一步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和“四早”措施,根据市疫情防控指……

  • 苏州人“抗阳”实录!附最全防疫攻略12-30

    最近的朋友圈和各种社交平台,好像都被这几句话充斥着。阳了的在家躺着喝药,没阳的在想尽办法避开这波奥密克戎风波。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楚的了解这一次的风波和更加从容的与……

  •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海永学校邱晶晶:Howmany复习课(12-30

    【编者按】一名好老师,总是握有一把又一把开启孩子智慧的钥匙。他们善于灵活运用新课程标准,设计匠心独具的教学方案;他们善于突出知识点,深入浅出地传道授业;他们善于……

  • 设区十年再看吴江(上)12-30

    来源时间为:2022-12-26吴江,南苏州区域的一颗明珠。2012年10月,县级吴江市撤市设区,成为苏州中心城区的新成员。以区划调整为契机,十年来,吴江区紧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