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学校网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 正文

镇雄“六化”同步促就业成典型案例!云南省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接续奋斗乡村振兴谱新篇

日期:2023/2/9 12:35:19 浏览:

民培训为抓手,切实提高农民自主创业能力,壮大市场主体。累计整合涉农培训资金1049万元,培训6642人。聚焦群众增收抓联结,拓宽增收渠道。紧紧抓住被列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的机遇,扶持培育、清理规范、示范引领并举,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925个。

会泽县:党建引领助农增收

在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浓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这里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被誉为“万里京运第一站”。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后,白雾村坚持党建引领,把持续增加群众收入作为中心任务,依托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分层分类实施增收措施,努力实现农民增收“不漏一户、不落一人”,闯出历史文化名村增收致富新路子。

在深入分析全村资源资产的基础上,白雾村党总支结合实际确定了“梁子能源坝子菜、农旅融合促振兴”的总体思路,依托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夯实了群众增收基础。

盘清“人”资源,发展劳务产业。白雾村抓住沪滇劳务协作等机遇,对全村3953名劳动力开展就业对接、技能培训、权益维护“一条龙”服务,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年均实现务工收入5800余万元,“白雾施工队”“白雾厨师”逐渐形成品牌。

盘清“山”资源,发展光伏产业。白雾村积极与华电道成有限公司合作,流转荒山荒坡410亩,发展光伏产业15.26兆瓦,有效实现“荒坡生金”。

盘清“水”资源,发展水产养殖。白雾村发挥水资源丰富、海拔适宜等优势,争取沪滇协作资金1150万元,建设稻虾、稻蟹养殖基地1100亩,年均实现产值1600余万元,曾经荒废的冷浸田变成了“聚宝盆”。

盘清“地”资源,发展蔬菜种植。白雾村利用坝子水利条件好、土地平整优势,争取资金1200万元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绿色蔬菜基地1100亩,年均实现产值1500余万元。

如今,党建引领已经成会泽县促进脱贫群众增收的法宝。会泽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产业发展、转移就业和教育脱贫,走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的发展路子。2022年,全县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10835元,增幅15%。

通过产业发展“全要素组织化”,夯实脱贫群众增收基础。会泽县成立了产业发展党工委,建立“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党员示范户+农户(脱贫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在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249个,培育党员示范户4000余户,以组织化带动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全县建成80万亩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标准化基地、80条温氏生猪生产线、30万亩绿色蔬菜等一批高原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及生产线,夏季草莓全国市场占有率达80%,软籽石榴打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会泽鲟鱼鱼子酱成功抢占欧美市场,肉牛出栏居全省第一位,“传统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梯次型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形成。

兰坪县中排乡:推广以工代赈模式

中排乡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西北部,曾经贫困发生率达44.7%,居兰坪县最高。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中排乡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部署要求,通过乡村成立建筑公司或建筑队的方式,推广“以工代赈”模式参与乡村项目建设,有效吸纳群众就近就业增收。2022年,全乡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1.39万元,同比增长17.4%。

中排乡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怒江州3年计划投入13.2亿元衔接资金推广“以工代赈”的总体安排,去年以来,中排乡推广“以工代赈”模式实施项目17个,投入项目资金5075.17万元,2000多名群众参与临时务工,已发放劳务薪资约650万元,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通过突出政府主导,搭建灵活就业务工平台的方式,中排乡组建建筑公司、建筑队来承接项目,再以“以工代赈”模式实施。为破解缺乏资质和资本金的难点,在中交集团的精准帮扶下,以北甸村为试点,探索股份合作利益联结机制,采取“集团引资、致富带头人出资、村民入股”模式,成立了北甸村建筑施工公司。成立半年就迎来第一次分红,46名股东分红30万元,户均6521.7元;村集体经济分红8万元,给村集体经济带来同比160%的收入增长。

“通过培训,我在宾川项目部务工,才一个半月时间,我们11名村民创收近10万元,技能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建设完工后,带着新技能、新思路回到公司。现在,我已经成为公司管理骨干,很乐意向周边同事宣传我的‘致富经’。”村民蜂国文说。

为了保证“以工代赈”模式有效推进,中排乡强化培训服务,着力培养建筑产业工人。今年,北甸村试点培养了60名建筑产业工人,纳入村建筑队,实现了“走出去”承揽项目稳定增收的目标。

北甸村试点成功后,中排乡“以工代赈”模式效果逐渐显现,实现了劳动力与“以工代赈”项目精准对接,项目筹备时间减少,管理用工成本降低,在解决就近就业的同时,有效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迈出了老百姓家门口就业发展第一步。

上一页  [1] [2]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学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