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家乡网 > 白城市 > 正文

白城市坚持绿色发展实现华丽转身

日期:2023/2/25 14:07:07 浏览:

“海绵城市”建设,彰显生态魅力。

“水至粮丰”,粮食生产连年增收。

风电装备产业实现域内“一站式”采购。

“风光互补”是白城市新能源的主要构成。

“慢牛快走”,畜牧业蒸蒸日上。

“水至景美”,生态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走进白城市洮北区人力资源市场,招聘大厅里人头攒动。环顾各企业的招聘席位,发现新能源装备制造、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备受关注,上前咨询的求职者特别多。

服务群众就业领域工作30多年,被求职者称为“就业红娘”的白城市洮北区公共就业服务实训中心主任于砚华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一批大中型企业落户白城,现在的就业形势也发生了变化,就业岗位已经由原来的劳务输出为主,转变为劳动力本地消纳为主,求职者在家乡就能实现就业。”

如今,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选择在白城投资落地,除了良好的营商环境,还与白城市的绿色发展路径密切相关。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吉林省西部重要生态屏障,白城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强市,突出环保优先,打生态牌、走绿色路,充分发挥白城“区域位置独特、农牧资源丰富、清洁能源富集、生态环境优良”的特点,全力推进“两山”理念转化,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

构建系统化治理体系,铺好绿色发展底色

2016年12月,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共同担任委员会主任,并明确各级各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建立起“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2017年以来,白城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组织体系全面建立,嫩江、洮儿河、霍林河等境内19条河流及155个湖泊全部落实河湖长,河湖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通过精心规划、综合治理,白城市生态新区的鹤鸣湖、大安市的嫩江湾、镇赉县的南湖旧貌换新颜,已变成周边群众休闲活动的生态公园,成为城市的靓丽名片。

2020年7月底,省委、省政府确定白城市为全省唯一的林(草)长制地级市试点单位。白城市通过建立林(草)长制,构建起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运行高效的林草保护发展新体制机制,为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西部全面推行林(草)长制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白城模式。

2022年1月1日,《白城市草原生态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这是白城市结合实际,为改善草原生态环境、防止草原生态退化制定的重要法规,为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铺好白城绿色发展的底色,白城市委、市政府持续开展生态保护与建设三年行动和“三年造林还湿双百万”等行动,实施河湖连通、植树造林、草原治理、湿地修复等重点生态工程,实现由单项治理到系统治理的转变。如今,生态环境得到系统性改善的白城,再现“河湖互济、草茂粮丰、渔兴牧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美景。

构建河湖连通体系,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水,一直制约着白城的发展,“有水则兴,无水则荒。”依托引嫩入白、大安灌区、洮儿河灌区等有利的水源条件,今年,白城市水稻种植面积375.6万亩,是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第一大市。粮食生产不断扩大的背后,是白城市持续推进河湖连通工程,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的不懈努力。

白城市河湖连通工程依托自然河湖水系和已建重大水利工程,把区域内主要的天然湖泡与现有工程和自然河道进行连通,将过境的洪水资源和灌溉回归水引到湖泡中存蓄起来,恢复部分湿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

如今,洮南市四海泡、泉眼泡昔日尘土飞扬的景象不见了;通榆县兴隆、胜利两座中型水库结束了连续12年干涸的历史;断流了22年的蛟流河重新泛起波浪;向海、莫莫格两大湿地如诗如画的美景得以再现;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里芦花飞舞……水至绿来,水来粮丰,水兴景美,河湖连通工程使白城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而积极的变化。

截至2021年底,白城市河湖连通工程生态效应明显,全市新增蓄水能力5.5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增加2.1亿立方米。全市植树造林133.3万亩,修复草原湿地418万亩,林草覆盖率达到26.6%,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排在全省前列,环境质量达到近十年最高水平。白城市先后荣获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构建“绿色+特色”体系,助推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

吉林梅花氨基酸有限责任公司是白城首个投资达百亿级的企业,目前拥有全世界单体最大的赖氨酸生产线和谷氨酸钠生产线,年可消纳玉米200万吨。白城市全力推动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着力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

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业产业,突出主粮加工、肉乳制品加工、杂粮杂豆加工“三条线”,聚焦壮龙头、强主体、建基地、创品牌,全力打造玉米、水稻、杂粮杂豆、肉牛、乳品、肉羊、生猪、禽类、水产、果蔬等农业“十大产业集群”,推动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围绕水稻、谷子、小冰麦、绿豆、燕麦、花生、香瓜、黄菇娘等特色产业,抓好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加快特色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发展步伐,整合白城市农科院科技资源,组建白城市特色农产品研发中心,开展特色农产品科研攻关。同时,加大对涉农企业的支持力度,运用政策杠杆鼓励企业进入特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

近年来,白城市先后引进建设了吉林梅花、益海嘉里、吉运肉牛、和合牧业、飞鹤乳业、牧原生猪等骨干企业。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玉米、水稻、杂粮杂豆、畜禽等特色农产品在加工深度上迈出较大步伐,全市特色农产品经济发展框架基本形成,优势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态势凸显,特色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初步形成了大龙头带动大基地、拉动大产业的发展格局,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全市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今年上半年,农产品加工业及食品制造业产值增长43%,有力拉动了全市工业经济增长。

构建低碳工业体系,抢占新能源发展高地

去年,全省“陆上风光三峡”工程在通榆县正式启动,通榆县围绕清洁能源开发和风电装备制造,大力推动三一重能整机落地,引进远景集团、东方电气、水发电力、凡瑞重工、施必牢等新能源装备制造龙头企业,打造产业集群。目前,大到风机整机,小到螺丝锚栓;上到叶片,下到法兰盘;内到线缆,外到塔筒,所有关于风机的部件在通榆境内都能生产,产业链条齐整,实现风电装备“一站式”采购。

如今,白城已经成为东北重要的新能源基地。白城市是全国首批七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东北地区唯一光伏领跑者基地和奖励激励基地,东北地区首个实现氢燃料电池公交线路投运的城市。全国第一个成立氢能产业联盟的城市、全国第一个开展新能源制氢加氢一体化示范的城市。

近年来,白城市贯彻落实全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积极承接“陆上风光三峡”工程建设,强化新能源保障、氢能产业示范、新能源消纳、新能源装备制造“四大基地”建设,着力降低用电成本,推进百万吨级“氢田”、数据灾备中心、绿电产业园、氢能示范园等重点工程,加快形成千亿规模的产业集群。截至2021年底,白城市新能源装机达到817.5万千瓦,占全省新能源装机总规模70%以上。

白城今天的发展成果,凝聚着历届市委、市政府及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白城市正按照坚持“生态强市”,建设“一城三区”(区域中心城市、生态经济先导区、乡村振兴创新区、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发展战略,秉持“一锤接着一锤敲”的韧劲干劲,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一步一个脚印地把白城的美好蓝图变成生动现实,实现新时代生态白城、实力白城、美丽白城、幸福白城的华丽蝶变。

本版摄影:戈驰川潘晟昱张凯张磊尹雪

本版图片为资料图片

来源:吉林日报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家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
  • 乡村振兴看山西:晋城民富产业旺沃野满目新02-25

    来源时间为:2022-10-17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近年来,山西晋城市始终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系统谋划、……

  • 喜气洋洋看晚会热热闹闹迎新春02-25

    来源时间为:2023-01-19金虎辞旧岁,玉兔迎新春。兔年春节已经进入倒计时,市民翘首以待的2023年阳泉春晚在1月18日晚如约而至,为全市人民送上丰盛的“文……

  • 中国小县城,不是失败者的故乡02-25

    中国小县城,不是失败者的故乡作者_田字格来源_十点读书ID_duhaoshu大家好,我是十点君。最近在网上冲浪刷看到这样一句话:北上广是成功者的天堂,小县城是失……

  • 吕梁市公安局通告02-25

    来源时间为:2023-2-28吕梁市临安路升级改造为新安大道,定于2023年2月28日-2024年2月28日进行建设施工,为确保施工期间的道路交通安全,将采取封……

  • 【建市30周年】讲述|松原是我第二故乡02-25

    一城秀色半城花,江水潋滟近人家。园林深深时见雀,亭台池榭闲映花。道路宽阔人心爽,僻静小路无尘杂。三桥飞架舒长臂,城市交通最通达。更喜星月相辉映,华灯璀璨不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