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家乡网 > 武宁县 > 正文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武宁县鲁溪镇双新村:昔日“两餐红薯凑”如今“小车滴答叫”

日期:2023/4/25 5:51:54 浏览:

“以前呢:三餐米不够,早晚两餐红薯凑;三里远山沟,一担水桶寻水挑;一般不下山,回家到夜间……

现在啊:洋房如笋冒,小车滴答叫,一脚到北京鞋不粘土心不跳……”

双新村1组今年87岁的徐陈老人,算是村里读书人的师祖了。3月31日,他操着湖北口音用自编顺口溜对笔者介绍村里的巨变。他说:“这还要多谢村里一班好干部。”

双新,是武宁县鲁溪镇位于幕阜山腹地、接壤瑞昌市和湖北阳新县的一个偏远高山村,落在海拔450米以上、25里狭长的一处高岭上,是十二五省定贫困村,十三五期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6户,为武宁县第二多贫困户的行政村。

“徐叔说的苦,我都经历过,就是在十多年前都还存在。所以我高中毕业两年来到村里做事后,就暗下决心,要利用这个平台,一定帮助家乡改变落后。”这样年少立志为家乡的,是双新村现任党支部书记柯有信。做村干部27年至今,他从普通村干部干起,干到村长,干到村支书。“好多同学、邻居都在外面发财了,我也有好多机会,但看着双新一年一年新起来,我就一点也不后悔。”

柯有信先后获得2018年度全县优秀共产党员、全县先进生产工作者、全省林权流转服务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断穷源,把支部锻造成“最硬核”

柯有信牢记自己的支部书记“领头雁”的身份职责,抓党建,带班子,从加强理论和政策学习着手,着力让村“两委”班子在脱贫攻坚中既当好“司号手”,做村干部外的“别人”的头脑工作,进行广泛的思想动员和政策宣传;又做好“排头兵”和“勤务员”,让村“两委”“自己人”动手动脚来实的,先带头吃村民看得见的实苦、实亏。

基础建设中带头吃实亏起示范。去年5月村里拓宽通组公路,免不了新占田地,其中柯有信家有5分田地要占用。他二话不说,一分钱不要,率先让了出来。然后村主任、“两委”其他两名成员,都为修路免费让出了自家的田地,最终20多公里长公路拓宽所需田地,所有村民都免费让出。

产业发展中带头吃实苦起示范。为鼓励村民在龙头企业帮助下发展茶叶种植,柯有信与村主任各自开荒、投入资金,种植了2亩,到今年可带动村民种植200多亩。

有了支部的力量之源,就正在斩断全村的贫穷之源。村子发生了看得见的巨变的同时,8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只剩6户未脱贫了,村民都像徐陈老人一样,相信“村民脱贫看‘有信’,全村致富靠支部。”

拔穷根,让产业发展成“摇钱树”

“不能光靠‘吃奶’长大,‘断奶’了也要活得下去长得大。”柯有信这样形容发展产业于村民稳定脱贫、长续脱贫的重要性。

找准产业、找来大户就是接下来至关重要的了。柯有信对如何发展产业思路清晰,他的计划是,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加上农旅融合发展,不断壮大产业。依据双新地理特点和历史基础,双新明确了重点发展高山辣椒和白茶“一红一绿”两个产业,提出了打造“赣北高山产业第一村”的目标。

2016年,还是任村主任的柯有信偶然听到临县瑞昌有一个浙江籍种茶大户在为流转不到土地而发愁,他一刻也不耽误,立刻上门请他来双新察看,并承诺一周内完成山场流转。结果第三天柯有信就代表村里把2000亩山场作为一期开发的基地交给了客商。宜种的海拔条件,高效的服务供给,让客商吃了定心丸,当年底即落户开发,至今已完成投入2000余万元,种植白茶3500多亩。

“今年清明前基地每天最多时有200多人摘茶,人均收入200多元。”10组的贫困户刘念鑫快60岁了,身体患病做不了重活,应聘到茶园做管护已3年多,每年凭此收入33000多元,已成功稳定脱贫。他说:“真得感谢村里引进的这个基地,没有它真不知怎么活。”

2018年,柯有信又引进另一浙江客商成立江西泰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村里实行综合开发,其中开发茶园1600亩。两个基地5100亩,带动散户种植230多亩,让双新村原先怪石嶙峋的喀斯特地貌变成了四季常绿的茶园。

而到了秋季,绿色双新则加入了火红元素,地里、屋里、晒箕里,到处是红辣椒。柯有信发起成立了有19户贫困户入股的双新高山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16个大户重拾有肉厚微甜特色的高山辣椒传统种植,3年发展到1500亩,并支持江西泰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起辣椒加工厂,年加工辣椒3000吨,让辣椒利润翻番;还连续举办2届高山辣椒节,吸引游客,打响名声。另种植高山西瓜300亩。

双新村“一红一绿”产业2017年来完成投入3000余万元,带动贫困户和村民年均增收300多万元。基地和加工厂大量的用工需求,让“双新村里无闲人”。全村80户已脱贫贫困户中近50%受益于此。

破穷障,将家乡建设成“引凤巢”

徐陈介绍,原先组里只有十几户人,这几年变成了几十户。事实上双新每个自然村的屋场都越来越大了。柯有信说,村里现在不仅有客商陆续进驻,还出现回流潮,一些原先从山头上迁下来、在外小有所成的乡贤,都说要到原址建民宿,自己和游客兼住。

双新确实新了。

柯有信带领村“两委”班子抓紧产业发展的同时,急村民所需,想村民所盼,抓实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改变“出行难”“饮水难”旧貌。仅2019年,将21.5公里通组公路由3.5米拓宽至7米,提质自来水工程,自来水从涓涓细流变为家家畅流。村“两委”还带领村民利用农闲时节,兴修水利,改造山塘2座,修建水渠3500米,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安全有保障。这一年,双新村共争取到20个项目,合计资金400多万元,加紧实施推进,全部竣工验收。今年目前争取到的项目已有10个。

双新村还通过文化活动影响村民的精神面貌新起来。过去,村里的穷苦写在了村民的脸上,充斥在生活的每时每处。仓廪实而知礼节,人温饱而思乐享,村里抢办鲁溪镇辣椒节,请来了城里的作家诗人举办中秋高山诗会,去年先后成立了5支文艺队。

双新,昔日这处封闭、荒凉的高山村,如今村容整洁、功能完善,村民思想开放、日子和美,俨然一片高山乐土。(项轩)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家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