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家乡网 > 福泉市 > 正文

黔南这些乡镇拟命名为“贵州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有你家乡吗?

日期:2023/5/1 23:43:37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1-5-25

黔南这些乡镇拟命名为“贵州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有你家乡吗?

黔南州2021—2023年度“贵州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命名评选结果公示

根据《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2021—2023年度“贵州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命名工作的通知》(黔文旅发〔2021〕5号)要求,各县(市)已将纸质申报材料寄送至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公共服务与艺术管理科按要求组建专门评审组,并于2021年5月25日完成了节目评审工作,现予公示。

公示时间5天,从2021年5月25日至2021年5月29日止。如对下列黔南州2021—2023年度“贵州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命名有异议,请电话或书面向黔南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公共服务与艺术管理科反映,反映情况的电话和书面材料要自报或签署真实姓名,不报或不签署真实姓名的,不予受理。

受理部门(单位):黔南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公共服务与艺术管理科

联系人:刘婉萌

联系电话:828274213908547575

2021年5月25日

黔南州2021—2023年度“贵州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命名结果

1

荔波县瑶山瑶族乡——白裤瑶猴鼓舞

白裤瑶是因族中男子都穿着长可及膝的白裤而得名。相传,白裤瑶的祖先在迁徙途中,遇险被猴子所救。人们便模仿猴子攀爬跳跃的神态起舞,感念其救护之恩,于是诞生了“猴鼓舞”。

跳起猴鼓舞,白裤瑶的人们仿佛在和自己的祖先对话,可以读懂祖先们不离不弃,一路迁徙,繁衍壮大的生存之道。原始古朴的猴鼓舞是白裤瑶代代传承的文化密码,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008年“瑶族猴鼓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2

三都水族自治县都江镇——东方踢踏舞跺月亮

“跺月亮”是苗族原生态芦笙舞蹈,因发源于三都县都江镇盖赖苗寨而得名“东方踢踏舞”和“苗家party”,是盖赖苗寨千百年来定格的文化习俗。《跺月亮》始终坚持保留盖赖苗族芦笙舞步特有的“跺步”、“回身步”、“哄脚步”,并且在选曲、动作、服饰等方面完全保留盖赖苗族民间跺月亮芦笙舞蹈的原味性和生态性。

三都苗族舞蹈跺月亮

03

贵定县德新镇——“鼓龙鼓虎·长衫龙”之乡

“东方探戈”的苗族“长衫龙”芦笙舞蹈以粗犷、豪放的力量之美和节奏之美著称,作为贵州颇具风格的民间艺术,“长衫龙”流传已千年,并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演变成了影响巨大的祭祀仪式。在发源地贵定德新镇四寨村谷撒寨,村民每逢重大节日集会、婚嫁、立房、跳月等传统民族活动都要表演“长衫龙”芦笙舞蹈,祈福驱邪、图腾崇拜,庆祝丰收、表达爱情。

贵定《长衫龙》表演

04

瓮安县猴场镇——草塘火龙

草塘火龙是瓮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在草塘周边各村寨,如陈家湾、下司、新川、甘巴寨等,但主要以草塘四大街为主,每年正月初九至正月十五,草塘都要开展玩龙灯活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草塘常见的龙灯有火龙、彩龙、母猪龙三种。火龙的独特之处在于用竹篾条把龙扎制为头、身、尾三截,头、身、尾各自断开,又称之为“断头龙”。

火龙表演时还配有宝灯、排灯、插花硑灯、彩扎成对的鱼虾等,边走边舞,相随陪玩,增添了舞龙的热闹气氛。

05

福泉市道坪镇——谷龙阳戏

福泉阳戏是傩戏的一个分支,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被誉为“戏剧活化石”。保存了较为完整的原真性和文化形态,深受当地群众喜爱,2005年被列入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福泉阳戏剧目《过五关斩六将》在全国百戏盛典上亮相

06

惠水县好花红镇——好花红调

布依族民歌“好花红”调发源于贵州省惠水县好花红乡一带布依山寨。其旋律单纯,只四句两个乐段,是一首羽调式民歌。而新《好花红》是2012年从贵州走出的组合“美妙印迹”演唱的,音乐人源泽用好花红作为这首歌的引子,全新创作了《好花红》,流行的音乐元素,流水般的旋律,把这首老歌又从新带到人们面前,美妙印迹组合的精彩演绎让更多人知道了《好花红》。2007年3月,“好花红”被列为贵州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民间音乐类)。“好花红”不仅是一首悠扬动听的民族歌曲,而且更是一种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一种高尚的民族精神。

07

龙里县洗马镇——平坡农民画

洗马镇平坡村,为龙里县最偏远的行政村。但是这个藏在深山中“小家碧玉”,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让这里积淀着厚重的苗族历史文化,被外界称为东方的“毕加索”和“马蒂斯”的农民画越来越被外界所熟知。在明媚的阳光下,这些构图饱满奇妙、色彩艳丽凝重、人物造型夸张、不拘一格的作品,更显得栩栩如生。每一幅画都向外界表达了苗族同胞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08

平塘县塘边镇——塘边八音弹唱

“八音弹唱”俗称“八大行”,是世代流传于平塘克度、塘边一带的一种民间曲艺说唱形式,采用月琴、三弦琴、八角琴、竹点、大胡、中胡、小胡、笛子8种乐器演奏,所演奏的均是自创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家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