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学校网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正文

黔西南州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2月10日黄兴文)

日期:2022/4/24 11:20:49 浏览:

命活力!

(四)奋力推进改革开放成效实现新提升。坚持改革开放创新转型主线,积极融入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建设。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抓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城市、园区建设管理等综合性改革,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科技体制等改革。深入推进殡葬改革,不断完善重点乡镇(街道)集中治丧服务设施。打通对外开放通道。建成盘州至兴义铁路,推进黄桶至百色铁路建设,推进贵阳至兴义、兴义至百色、兴义至永州至郴州至赣州等铁路前期工作,建成纳雍至晴隆、六枝至安龙、望谟至广西乐业(黔桂界)高速公路,规划兴义万峰林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推进龙滩水电站1000吨级通航设施、龙滩库区南北盘江红水河航道升级工程建设,启动望谟蔗香港建设,打通南下珠江水运通道,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建设。加快开放平台建设。推进黔西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争创国家高新区,加快州内省级开发区发展,支持兴义市打造“一超三中心”、兴仁市打造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安龙县打造农业现代化先行区、贞丰县打造文化旅游创新区、义龙新区打造新材料产业聚集区,普安县、晴隆县、册亨县、望谟县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样板区,增强开放型经济发展主平台作用。着力推动科技创新。落实“科技入黔”部署,吸引科技人才、科技企业、科技项目、科研院所入州,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积极融入全国重要资源精深加工基地建设,落实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大金、煤等资源绿色勘探开发利用。积极融入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关键设备等产业备份基地建设,大力招引央企、500强企业、东部企业到我州投资布局,全力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区域互动合作。积极融入“大湾区总部+贵州基地”“大湾区研发+贵州制造”发展,加快惠黔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建设。加强与周边市(州)在环境污染联防联控、产业创新协同发展、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方面合作,推进交通、能源、大数据、文化和旅游等领域合作,让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五)奋力推进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提升。深入实施“教育立州”战略。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县域高中建设,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34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51所、普通高中22所、中等职业学校11所。巩固提升基础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3%以上,持续推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9.5年。认真落实“文化强国”战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等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入开展“城乡文明”创建。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成果,推进全国示范县(市)创建。开展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等创建,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提高群众文明素质,树立文明向善、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让文明之风吹遍盘江大地,让文明风尚成为靓丽名片!

(六)奋力推进治理能力实现新提升。提高法治水平。将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活动、各种事务纳入法治轨道,推进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健全综合行政执法联动协调机制。扎实推进“八五”普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加强信用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严密防控风险。积极争取对小型水库建设以打捆方式给予定额补助、水利工程坝区和淹没区用地按建设时序分期报批等政策支持,提高水安全保障和洪涝灾害防治水平。加快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对处于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区的人员分批实施避险搬迁。进一步压实化债责任,用好中央支持政策,盘活各类资金资产,稳妥化解债务风险。强化平安建设。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债务管理、扫黑除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自然灾害防治、食品药品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等工作。深化“公安+”等基层治理模式,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巩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成果,确保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确保全州人民安居乐业!

三、2022年的重点工作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之年,是全面落实州第八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的第一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坚持“稳、干、进”,奋力“转、赶、超”,做到“条上专、块上实”“条上精、块上强”,全力以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60亿元左右、增长8%左右,在实际工作中尽可能争取更好结果;农业、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5%、12%以上、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3.43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左右和12%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高质量发展主要目标是: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7%左右;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提高到33%和46%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0%左右;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56%以上;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旅游人均花费均增长15%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2.8%左右;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8.5年,人均预期寿命达75岁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着力抓好十项重点工作。

(一)全力以赴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五大行动”,不断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创收增收、农村宜居宜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深化“四逐四准”,巩固拓展“3+1”保障成果。动态开展防返贫致贫监测,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完成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计划”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国家试点任务,持续实施“四险一金”,加大劳动力稳岗就业力度,确保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提高到70%以上。积极争取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和惠州市支持,抓好黔惠共建州级工业产业园区和7个县级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新(改)建农村厕所1万个以上。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现收运系统全覆盖。加强农村污水治理,治理率达16%。强化耕地地力保护管理,优化村庄规划布局,统筹配置公共基础设施,严厉查处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推进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抓好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强化资源整合,着力建设7个省级、32个州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开展红色美丽村庄、宜居农房试点,推动民族村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引领美丽乡村建设。

(二)全力以赴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入实施工业倍增行动,新增入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户,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0户,推进工业大突破。夯实能源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煤矿产能提升、“两化”建设和瓦斯规模化抽采利用,启动大型煤炭储配基地建设,推动煤矿安全绿色智能化发展,建成三宝、源兴等大中型煤矿,新开工建设煤矿6个,新增产能300万吨/年以上,完成煤炭过站量1600万吨以上。深化“两网融合”,新增电力装机100万千瓦以上,实施220千伏电网县域全覆盖工程,加快册亨高洛、望谟坝算输变电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天然气“县县通”工程,力争建成天然气二期管道支线。加快工业集群发展。推动各县(市)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发展,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向开发区聚集,力争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3%以上,亩均产值达250万元以上。支持义龙振华、兴仁登高等企业发展壮大,带动上下游产业聚集发展,全力打造新能源电池新材料产业链。推进安龙石材产业园发展,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千企改造”,推动义龙羚光新材料二期、兴仁年产1.5万吨石墨烯精深加工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铝及铝深加工行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提高电解铝就地深加工比重。深入推进“万企融合”,建设融合标杆项目10个,示范项目100个,带动300户实体经济与大数据深度融合。深入推进特色食品、中药材等特色轻工业发展,培育公共饮用水品牌,推进饮用水(矿泉水)产业加快发展。支持义龙红星产业园做大规模,加快特色中医药产业发展,促进工业加快转型。

(三)全力以赴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入实施城市带动战略,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0亿元以上,推动城镇大提升。提升城镇承载能力。加快金州大桥、兴义北环线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新增城市道路45公里,实施海绵城市项目11个,完成350个以上充电桩建设,推进城市智慧化改造和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改造老旧小区187个8501户、背街小巷461条,完成存量棚改5000户(套)、新增棚改500户(套),启动144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新增地下管网220公里。推进城镇经济繁荣。加快特色步行街、夜间商圈等消费综合体建设,新建惠民生鲜超市5个、品牌连锁店50个、标准化农贸市场2个、智慧社区5个,建设2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推进安龙蘑菇小镇等特色小镇产城融合发展。推进房地产健康发展,完成房地产投资130亿元以上,商品房销售面积500万平方米以上。推进人防科技孵化基地建设,促进智慧人防产业发展。

(四)全力以赴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十化”进程,确保一产增加值完成280亿元以上,推动农业大发展。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实现粮食播种面积320万亩、产量95万吨。完成2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农田宜机化改造,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46%以上。不断壮大主导产业。持续推进十大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巩固提升“五个百万亩”工程,压实“菜篮子”责任,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80万亩以上。加大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新增州级以上龙头企业20家、示范合作社50家、示范家庭农场50家,实现农产品加工转化率56%以上。巩固拓展“烤烟+”模式,完成烟叶生产收购65.91万担,上等烟比例72%以上。推进林下菌药发展,实现林地利用面积220万亩、产值60亿元。加快养殖业发展,实现生猪出栏170万头、牛出栏21万头、家禽出栏1340万羽,全年肉类总产量达20万吨左右。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推进化肥和农药“双减”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提高到90%以上,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39%以上。推进畜禽粪污治理,确保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100%,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80%以上。推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实现生产基地农产品抽检合格率98%以上。围绕十大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农业企业品牌和农产品品牌,加快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建设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推动“黔货出山”。

(五)全力以赴推进旅游产业化。深入实施“文旅兴州”十大工程,加快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建设,推动旅游大提质。加快市场主体培育。加大旅游招商,引进到位资金60亿元以上,引进优强文旅企业2户以上,新增入库文旅企业5户、住宿企业15户,新增旅游市场主体200户以上、三星级以上旅游饭店2家以上、规上服务业企业入库30户以上。加快景区提质升级。推进60个重点项目建设,盘活2个以上低效闲置旅游项目。加快万峰林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改造提质马岭河、万峰湖、放马坪等4A级旅游景区,推进A级旅游景区、酒店、旅游集散中心数字化与智能化改造,创建4A级旅游景区2个以上、3A级旅游景区3个以上,加快9个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50条差异化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加快旅游业态拓展。推进“旅游+”“+旅游”多产业融合,发挥“中国四季康养之都”品牌作用,发展休闲康养、山地体育、文化体验、乡村旅游、科普研学等业态,建成10个以上融合业态项目。发展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旅游商品等产业,打造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提高旅游消费水平。

(六)全力以赴扩投资促消费。着力抓好项目建设,增强投资、消费拉动力。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强化“四化”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分别完成450亿元、130亿元、120亿元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学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