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学校网 > 西固区 > 正文

兰州一学校被曝登记家长年收入,虽是自愿,但老师和家长能淡定?

日期:2023/1/11 0:01:47 浏览:

原标题:兰州一学校被曝登记家长年收入,虽是自愿,但老师和家长能淡定?

孩子上学免不了要登记各种表格和信息,尤其是新生入学阶段,会有大量的信息需要录入学籍系统,再加上学生的各种辅助档案资料,所以很多家长都麻木了,只要学校通知了,肯定是第一时间登记,至于是不是合理的,还真的很少有人去过问。

可在现实中,还是有人会站出来说话,看上去像是较真,但实际上有些说法还是挺有道理的,至少说有些信息录入是有争议的,并没有遵循“非必要不采集”的原则,毕竟现在的个人信息安全风险较大,尤其是一些较为敏感的信息,大多数家长是不愿意公开的。

面对家长的高收入、高职位,老师和家长恐怕都淡定不了!

10月21日,澎湃新闻报道称,兰州某中学采集学生家庭年收入问题被学生家长举报了,甘肃兰州西固区对此进行了回复和解释称,学校于9月2日为初一新生下发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表中确有“经济状况(家庭年收入)”一项,但在填写表格之前,班主任已经明确告知,那些都是选填项目,学生和家长可以自己决定是否填写,是属于自愿行为。

此前有家长在人民网留言,举报兰州市某中学竟然采集学生家长的年收入信息,涉事年级是初一,老师给学生发了一份心理健康档案表,但是看到表格中有一栏是“经济状况(家庭年收入)”,这让他感到不可理解,再加上新生报到还采集了家长工作单位和职务的信息,家长就对此产生了质疑:

不知道这是哪个层级要求采集的,还是学校在自作主张?

在家长举报后,西固区进行了核查,最终得出结论认为兰州市第九十二中学是按照心理健康教育要求,给新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表格中的确有家庭年收入一栏,但那是选填项目,班主任已经提前强调过。

并且学生心理档案会有心理咨询师老师负责,专人保管,相关信息是安全的。

了解学校教育的网友都清楚,学校的确都会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但问题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家庭收入有没有关联?

一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在一定程度上的确会影响家庭的幸福感,但会不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从教育的角度来说,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影响,而不是有钱没钱的问题。

所以,家长提出质疑也是合理的,甚至有网友指出,现在有不少学校和老师喜欢收集学生家庭的信息,并以此来区别对待孩子,虽然这种说法并不能被广泛认同,但争议是客观存在的。

除此之外,此前我们也听说过有些学校新生入学后就开始登记家长的职业、学历、职位等,并以此来进行分班,给出的理由是,依据每个班的家长学历、职业和职位进行均衡搭配分班,确保每个班的生源质量差不多,这样对班主任和授课老师公平,对家长和学生也公平。

但此举无疑也会遭到部分家长的反对,他们认为这样做无疑是制造了新的不公平,老师掌握了家长的信息后,很可能会将孩子们分成三六九等,在往后的教育教学中会戴着有色眼镜看人,这是家长比较担忧的地方。

2月份的时候,天津就有一位老师,在掌握了家长的收入、职业等信息后,公开在班级发表不当言论,直接歧视学生,看看她的一番话:

你妈一个月挣多少钱?别怪我瞧不起你,我告诉你!xxx同学妈妈一年挣得比你妈妈50年挣的都多。你们素质是一样的吗?你们能一样吗?

所以,尽管班主任可能会提醒,填写家长个人信息是自愿行为,学校和老师不做强求,但是那些优秀的学生家长,为了突然自己孩子的优势,很可能会继续填写个人职业,收入,学历等信息,老师在看到这些信息后,会不会对他们家孩子充满敬意?

标准的答案不得而知,但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这种事情现实中真的会发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此前上海某知名小学家委会成员自荐的事情,一批家长都主动公开了个人的学历、职业。

没有高学历和体面职业的家长,则晒出了个人财富,在上海拥有几十套房子。

这一系列操作的背后,实际上都凸显了家长对于教育资源的独占心理,希望自己孩子可以获得更好的照顾,而拼的并不是孩子本身有多优秀,而是家长有多优秀,从这个角度来看,学校收集家长的各种收入、学历、职业等信息并不合适。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主动将信息采集表中的家长收入、学历、职位等信息拿掉为好,确有需要的时候再私下沟通,这样既可以避免少数老师对孩子另眼相看,也可以避免少数家长想独占资源,确保教育的相对公平性。

今日话题:

学校收集家长年收入、学历、职位等信息,有必要吗?你理解的好处和弊端有哪些?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学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