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学校网 > 黄山市 > 正文

黄山田野上的农业科技播种者

日期:2023/2/12 0:57:04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3-02-02

乡村振兴,春风浩荡,五大振兴,产业为先。对于地处山区的黄山乡村来说,要实现共同富裕,在做好产业振兴的同时,人才是关键。近年来,黄山市积极发挥专技人才效能,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推进专家下基层常态长效化,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效用,全力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从省城到乡村把论文写在黄山的大地上

指导春茶前茶园管理,推进茶叶清洁化生产,组织技术培训……1月27日,上班第一天,安徽农业大学皖南综合实验站站长胡绍德在工作日记上写下这些内容。虽然距离春茶采摘尚早,可作为农技专家,很多工作需要打好提前量。

胡绍德是安徽农业大学高级农艺师,2021年3月,学校选派他到黄山区担任安徽农业大学皖南试验站站长。在黄山区政府和学校的支持下,他带领站里一班人依托黄山区安农大现代农业产学研联盟专家服务主体,围绕黄山区“五个一”主导农业产业,优化调整了茶叶、香榧、优质粮油、笋竹等4个产业联盟团队,为黄山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技术支撑。近两年来,他的团队围绕地理标志名优茶原产地保护,开展了太平猴魁地理标志产品原产地溯源工作、太平猴魁茶原产地鉴别研究,同时开展水稻新品种示范推广、稻鱼综合种养以及林下仿生栽培模式推广、香榧及笋竹测土配方技术等,为黄山区的茶产业及农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贡献。

“我是学茶的,多年从事茶叶应用研究和技术推广,对茶业、茶农非常有感情。”胡绍德说。不到两年时间,他跑遍了黄山区重点茶乡,潜心研究太平猴魁茶加工技术,探索不同品种茶叶的最佳加工工艺,经他指导的茶农普遍增产增收,他也因此成为最受农民欢迎的人。

作为拥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金字招牌的黄山区,近年来持续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专家下基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冬春之交,省农科院园艺所副研究员李国庆顶着风雨,沿着泥泞崎岖的山路,来到黄山区青枫食用菌公司的羊肚菌种植棚和灵芝种植基地,开展羊肚菌种植技术指导。

在基地现场,李国庆向企业家和工人们详细指导栽培、养护管理等实用技术,同时提出将灵芝样品带回实验室研究以帮助提升品质。公司负责人朱正富动情地说:“今天天气这么恶劣,你们不辞辛劳,来我们村技术指导,非常感谢。”

李国庆是食用菌领域的专业人才,曾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其研究方向与黄山区当地企业的食用菌培育技术研发需求高度吻合,一年来帮助完成赤灵芝新品种鉴定的技术准备、利用毛竹作为菌植基质的研发及可行性试验等大量工作,带动青枫公司提升经济效益50余万元、吸收就业14人。

“感谢上级为我们送来行业领域里的专业人才。李教授特别敬业也很务实,有了专家指导,我们菌类培植的信心越来越足,规模化标准化的路子也越走越宽。”谈起“百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朱正富连连点赞。

风正一帆悬。当前,黄山市正大力培育壮大生命健康产业,中医药被提到空前的位置。有着“御医之乡”的祁门县中医药产业迎来春天。

2021年9月25日,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教授傅松玲、张龙娃、副教授刘西军与黄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潘新建一行四人来到祁门县,开展安徽省“精准扶贫专家下基层”活动。调研中专家组认为可以将“御医之乡”作为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文化名片。

回到省城,专家组一行为祁门县御医文化发掘、产业打造积极奔走,联系安徽中医药大学王鹏、储全根、李董男等专家,于2022年9月促成祁门县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心与安徽中医药大学达成战略合作,签订《祁门御医文化寻根溯源研究工作合作协议》。截至目前专家团队已编撰《祁门御医名录》和《祁门御医列传》等专著。

独树一帜,黟县“五黑”。这些年作为黟县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五黑”(黑茶、黑果、黑粮、黑鸡、黑猪)如一匹黑马横空出世,成为黄山市特色农产品中的佼佼者。

为加速农业产业由粗放型向精致型转变,安徽省农科院专家团队依托黟县黑色食品发展研究中心,以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为手段,充分发挥科技成果库的技术成果和专家人才资源等优势,深入实施“五黑”特色农业产业区域品牌提升行动项目,积极搭建现代农业的专业化技术创新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助推黟县乡村振兴走在黄山市全省前列。

针对黑鸡养殖技术不规范、效益不高等问题,省农科院专家团队与安徽黟品黄山黑鸡保种场、安徽黟品五黑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紧密合作,通过对保种场改造提升、开展技术转化示范推广试验、物联网技术推广运用等,实现产学研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初步形成“保种场+合作社+农户+食品销售公司”的产业链模式,开发了“黟山”“黟品五黑”等品牌的黄山黑鸡土鸡蛋、冰鲜土鸡等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2022年存栏种鸡10000余只,销售商品鸡22万余只,鲜鸡蛋15吨。公司年产值达650万元,新增销售收入110万元。带动周边黑鸡养殖户31户,户均增加收入5000元。帮助天方茶叶公司建立“皖茶5号”良种示范基地,开展“皖茶5号”茶园绿色高效栽培管理技术示范应用,推动黟县茶树无性系良种普及,帮助企业年加工黑茶30吨,产值1000万元,同步带动周边1000亩茶叶合作社户均增收1500元。

专家团队的脚步下沉,用心用力,把一篇篇论文写在黄山乡村的大地上,解决了农业的问题,让农民得到了实惠,激发了乡村发展的活力。

科技特派团合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2022年7月,歙县人民政府与歙县绿色种养殖产业科技特派团签约,立足县域产业实际,助力县域产业发展,力争通过三年时间,探索建立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以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入股、资金入股、技术服务和租赁经营等多种形式,与村集体经营实体、农户结成“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推动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融资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乡村振兴。

歙县绿色种养加产业科技特派团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牵头,整合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歙县畜牧水产站、歙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歙县凝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有14名科技特派员(高级职称10名),其中,种养殖专家10名、加工专家1名、营销专家1名、金融专家1名、产业规划专家1名,拥有秸秆发酵垫料生态养猪技术等科技成果13项,主要服务歙县绿色养殖、食用菌、菊花秸秆综合利用、有机肥等领域,服务对象涉及7个乡镇的8个行政村、9家企业。

签约以来,特派团积极发挥多专业融合的优势,群策群力,通过团队作战模式,为服务主体发展献言献策,取得良好成效。以歙县凝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例,特派团不仅为其提供了秸秆发酵垫料生态养猪的技术服务,还积极帮助对接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在做好生态养猪技术支持的同时积极拓宽网络等销售渠道,销售收入明显增长。2022年,全年出栏生猪3000余头,企业直接增收37.2万元。同时,企业积极输出社会价值,在棠樾村开展了秸秆发酵垫料生态养猪散户整村推进工作,示范改造农村散养户秸秆发酵垫料猪栏40户,利用新技术养殖生猪60余头。该企业研发的“农作物秸秆发酵养殖垫料”荣获2021年安徽秸秆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铜奖。2022年,该项技术(秸秆发酵垫料生态养猪技术)被省农业农村厅列为农业主推技术畜牧15项之一。

以黄山徽涵康养休闲农业有限公司为例,科技特派团通过技术服务、产业指导,指导企业探索智能化鳜鱼养殖,该企业为目前黄山市唯一路基圈养鳜鱼企业,企业规模达88亩。2022年年产鳜鱼20万斤,计划三年内鳜鱼达百万斤,做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

2022年6月,休宁县人民政府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签订休宁县(复合型)科技特派团合作协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谢宁宁博士(副研究员)牵头组建休宁县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复合型)科技特派团,重点围绕休宁县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开展服务,解决区域产业发展的“一揽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及产业化问题。

姚婷就职于黄山学院、副教授职称,2020年从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后出站的她先后担任黄山新安源有机茶发展有限公司特派员和休宁县科技特派员,两年来,她扎根农村,情系茶农,勇于创新,以科技助力茶业振兴,为茶区发展而埋头努力,2022年获评安徽省优秀科技特派员。

近年来,黄山市科技局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作用。

市县乡联动打通科技助农最后“一公里”

市委组织部人才办负责人介绍,除了积极对接省及高校专家下沉乡村,组建科技特派团服务乡村,组织部门还按照“乡镇点单、精准选派”原则,全面了解黄山市101个乡镇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类型,遴选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工作作风实、服务意识优的352名专技人员,“一对一”重点帮扶中央及省市集体经济扶优扶强村,同时服务指导1—2个相邻村。27家市直单位40名专技人员下沉乡村帮扶,农机农技、文旅策划、项目谋划、电商运营重点需求领域,做到区县选派全覆盖。并通过市县乡三级联动,市级组建专家库1个、县级组建产业发展和规划建设服务团18个、乡镇组建产业发展服务站101个、村级组建产业发展服务队230个,分梯队服务乡村发展。为农户带去农业现代技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提高精准度,打通科技助农最后“一公里”。

来自炎培学校的专技人员胡婷婷,擅长电子商务,到黄山区新华乡后利用自身特长和单位优势积极开展电商培训,培育了王菲、王琴等一批电商运营乡土人才,助推新华笋竹产业“云上”发展,目前新华笋竹产业党建联盟的电商运营,最高一天能卖1000多单、销售额达5万元。休宁县板桥乡板桥村产业发展服务队合力实施泉水鱼品质提升项目,专技人员林衍峰负责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撑,开发本地溪流特有鱼类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并开展山区冷水田优质稻加泉水鱼生产模式攻关研究,重点解决困扰广大养殖农户的鱼种死亡率高,品质不稳定难题,帮助农民破解产业发展后顾之忧。

2022年,黄山市专技人员协调引进项目366个,解决问题2700余个。还通过实施“乡村创客引育三年行动计划”,引育创业大学生、乡村运营师等6类乡村创客500名,组建10家“土专家”工作室,筑巢引凤,以人才兴农,助力乡村振兴。(潘祯祥程向阳吕旭辉)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学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