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家乡网 > 通州区 > 正文

经济地理丨“通州+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速

日期:2023/3/2 17:30:51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3-02-09

坊间热议多年的北三县“入京梦”近日迎来重大利好,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一体化发展,是区域合作的最高层次。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以下简称“北三县”)仅有一河之隔,两地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市场相连、生态相融、文化相近,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工作中的重要先手棋和突破口,肩负着打造新时代区域协调协同发展典范的重任。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交通互联互通建设稳步推进,产业转移承接逐步成型,公共服务合作不断加强……通州区与北三县合作共赢发展的鼓点如马蹄声般迅疾。

观澜

“通州+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速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王彩娜

咫尺,遥望,北三县的“入京梦”一直是坊间充满想象力的话题。

1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组)在通州区召开推进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现场工作会,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迈入新阶段。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北京市将继续把加快建设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作为纵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来建设,充分发挥北京城市副中心示范引领作用,与河北方面形成更加紧密的推进机制,更好支撑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

“未来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将不断提速,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提供地理空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多方面的支撑,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更加紧密的功能协作关系,加快打造新时代区域协调协同发展典范。”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动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将为全国特别是省际毗邻地区在不调整行政区划的前提下实现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探索路径、作出示范。

从协同发展迈向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一体化发展,是区域合作的最高层次。开通跨界公交22条,实现3600余个政务事项延伸至北三县,潮白河干流近22年首次全线水流贯通……从协同发展迈向一体化发展,通州区与北三县正加速擘画高质量发展的“同心圆”。

“一体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一体化发展是手段和路径,高质量发展是内在要求和总体目标。”陈耀认为,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有利于促进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有利于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实现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强大的合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应习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协同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对通州区和北三县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生态环境高质量,全面提升环境综合质量,夯实首都东部地区生态安全基础;二是基础设施高质量互联互通,深入推进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完善区域一体化交通建设、运营、管理政策;三是产业发展高质量,充分发挥北京市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是公共服务高质量,均衡配置基本公共服务,推动北京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通州区与北三县布局。

陈耀认为,在首都的辐射带动影响下,北三县地区发展活力较为强劲。随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推进、公共服务落差逐步缩小以及区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但是,当前通州区与北三县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力度仍然需要继续加大。”陈耀坦言,自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两地在交通、生态、产业协同等方面深度合作,形成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但由于两地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民生基础不同,发展落差依然存在,特别是公共服务落差明显。通州区与北三县在管理体制机制方面也存在诸多差异,亟须在现有工作对接机制基础上构建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构架,加快破解影响一体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这也是当前省际毗邻地区推进一体化发展需要下大力气探索的难题,“理事会+执委会”的运行成效还有待时间检验。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动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还存在行政边界意识太强而难以破除、资源配置无法跨区域进行、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设发展不同步的瓶颈问题。这些瓶颈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还是受行政区划分割以及市场化施政理念不足的局限所致。

在应习文看来,通州区与北三县区域整体环境和资源承载力约束偏紧,资源环境超载矛盾较为严重,生态联防联治要求十分迫切。同时,疏解首都功能存在动力不足的现象,一些功能与资源外迁出现水土不服,一些领域的体制壁垒依然存在。此外,还存在一定的房地产化现象,比如部分交界地区存在无序开发问题。

不过,发展落差的背面正是有着无数可能的发展空间。长三角等地发展实践证明,一旦思路打开、路子走对,发展落差往往成就发展空间。

打造新时代区域协调协同发展典范

日前,国家发改委负责同志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在推动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紧紧抓住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坚持“一盘棋”谋划,落实生态、交通、产业、公共服务、改革创新五方面的重点任务。

如何真正落实这些重点任务?柏文喜认为,要准确定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与区域空间布局功能,不断打破和摈除人为的以行政边界为区隔的制度障碍和体制障碍,让市场机制发挥区域间和区域内部在产业、人口、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强大的重构与协同效应。

在加强生态环境联控联治方面,陈耀建议,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为主线,积极探索高密度城市化地区生态修复新路径,进一步推动重点领域生态保护机制细化、实化,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绩效考核机制等,满足城乡居民对高质量生态环境的需要。

在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应习文建议,要按照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一体化服务的要求,率先破解交通瓶颈,深入推进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构建一体化的道路系统,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创新交通建设运营管理机制,打造安全、高效、便捷、绿色、智能的综合交通体系。

陈耀提醒,除了加快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以及快连快通的快速路与主干道外,也要致力于打通“断头路”和瓶颈路段的扩容,实现“主动脉”与“毛细血管”的有效衔接,加快建立健全公交运营补贴分担机制。

在密切产业发展协同协作方面,陈耀强调,要充分发挥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和招商优势,集中力量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加快促进产业链双向联动与融合,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集成经验和制度政策。

在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方面,应习文建议,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北京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北三县延伸,统筹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建立公共服务协同配套推进机制,逐步缩小两地公共服务落差,共同塑造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切实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方面,应习文建议,要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的要求,建立新时代高质量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系,推动政策机制创新,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陈耀强调,要深化政务服务、商事制度等重点领域合作,特别是加快推进区域内政务服务事项标准统一、区域通办、结果互认,促进区域营商环境优化改善并逐步形成统一标准。

京畿大地,宏图徐展。

见证

“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童彤

“推动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北三县将与北京通州公交优先的一体化网、产业体系、营商环境、医疗、教育逐步实现协同发展”……2月1日一大早,何沪生的手机就自动推送着关注的一些日常发布地点在河北燕郊和北京通州的公众号更新,内容多是围绕着近日来国家发改委和有关地方针对推动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有关部署内容。

何沪生之所以会关注这些,与他的工作密切相关。作为北京市某道路桥梁公司工程联络部的工作人员,从北京总部调到与北京一河之隔的河北燕郊外派工作至今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

正是四年前的那个调令,才让在上海出生的他开始关注燕郊这个河北小镇。

“我从事道路桥梁工程相关工作已经将近17年了,毕业后就从上海来到北京工作。自从2019年初调任到现在的工作地点,妻子和孩子也跟着一起在这里定居了。”何沪生略带调侃的口吻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讲述着他的故事,“别人都说我的名字就是家乡的名片,而我的爱好让我选择了北京,选择了燕郊,让我有幸亲身参与建设京津冀一体化的最前沿。”

何沪生曾经参与过多条北京与河北的道路连接线路的施工、设计、工程改造项目,如今正在积极推动备受瞩目的地铁平谷线地面相关工程的摸排和前期施工工作。他庆幸赶上了京津冀一体化提速建设的大时代,也感谢取得的成果能让成千上万个和他一样的“北漂”们解除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何沪生和妻子如今都在燕郊本地有了安稳的工作,他们的孩子在燕郊当地就读初二年级。

“现在能够如此安稳,还得感谢通州和北三县的教育一体化先行。”何沪生告诉记者,四年前孩子在北京就读小学三年级,他担心如果调到河北会影响孩子的教育质量,曾和妻子商量等孩子上初中了,让他回到上海上学,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显然,幸运的何沪生夫妇并没有经历和儿子两地分居的不舍。

“2021年9月,距离我们家仅两个路口的北京潞河中学三河校区开始招生,让孩子的中学教育有了着落。”何沪生爽朗地笑着说,“这让我和妻子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如今我们工作和学习生活既稳定又安心,真的是阖家幸福。”

从何沪生的故事里、神态中,记者看到了他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冀。

据记者了解,北京潞河中学三河校区成立于2021年,是潞河中学教育集团在京外布局的第一所学校,同年招收首批学生。该校的建立是通州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促进北京市优质教育资源向北三县延伸布局的重要举措。而同样是2021年9月,北京实验学校三河校区也在与北京城市副中心隔河相望燕郊高新区启动招生,教育一体化的提速进程肉眼可见。

“我的外公是江苏省昆山花桥人。花桥这个地方有人叫它上海边上的‘燕郊’。”何沪生感慨地说,初次来燕郊的熟悉感,大部分来自于小时候去外公家的感觉,距离也差不多,这也在我的童年时代埋下了“同城化”的概念,“当时我对各种道路、桥梁、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家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