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家乡网 > 安泽县 > 正文

你好,荀子;你好,安泽

日期:2023/3/22 22:37:06 浏览:

你好,荀子;你好,安泽

安泽是中华民族伟大先哲荀子的故里。

随着名人故里之争的风生水起,荀子故里之争也浪起谷涌。时至如今,山西新绛、河北邯郸不时通过媒体报刊,借助网络、影视,不绝入耳高调宣扬“荀子故里新绛说”“荀子赵国邯郸人”。

为了吹糠见米,淘沙澄金,还原史实,以正视听,特将“荀子故里在安泽”成说立论公诸媒体,昭然世人,并供史学“验明正身”。

史学泰斗有定论

司马迁作《史记》言:“荀况,赵人”。《后汉书·荀韩钟陈列传》载:“荀淑乃荀况十一世孙”;林宝《元和姓纂》载:“晋有荀林父,生庚,裔荀况”。荀子生平记入正史仅此而已。

晋人杜预为《左传》作注言:“解县西北有郇城”。清人胡元仪《郇卿别传考异》说:“郇卿为郇伯之后,以国为氏,无可疑也”。近人商务印书馆编修杨伯峻在春秋《左传·桓公九年》作注曰:“荀,姬姓国,今山西新绛东北五十里有临汾古城,即古荀国”。

荀姓起源于周文王封子山西的南部临猗一带,赐姓“郇”。许多年来,史界多从“荀”与“郇”从文字通假去解析或以杨伯峻“荀”的说法,提出荀姓先祖籍贯。

从以上考述的史料不难看出,“郇”与“荀”分明是两个姓氏。至今郇氏一姓依然门户当立,“郇”(读为huan),荀氏家族依旧姓无更改。仅从姓氏看,“郇”与“荀”既不同音也不同字。加之古郇国与古荀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史家对两姓同为一宗多有异议。但是,对郇与荀这两个姓氏深入探究,史界还是有不少人认可郇与荀确有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广韵·十八荀》字注:“荀姓,本姓郇,后去邑为荀”。《辞海》对“去”的诠释是:“去,离开,走开”。一个“去”字可解其中玄机。这就是说郇氏离开他食邑封地后即改姓为荀。那么,那些没有离去的,依然留守的呢?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照旧姓郇,郇与荀两个姓氏同宗并存。

由于郇与荀的缘源及原因,不论处于郇地的临猗也罢,还是古荀国故地新绛也然,如果郇、荀果然同宗,临猗、新绛皆为荀况祖籍,确有其中道理,然而,如果说新绛就是荀子故里,除非有铁定史证去颠覆或推翻司马迁“荀况赵人”的定论。

我们从《史记》和《资治通鉴》大量的文献中可以看到,从三国分晋至战国末年魏都安邑(今运城夏县西北禹王村)后迁徙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的记载。安邑作为都城,从晋悼公十一年至魏惠王六年,是战国时期魏国早期都城。临猗、新绛不仅属魏,而且处于魏国的腹心地带,从未进入赵国版图。对于历史名人,如果连国籍都“差号”“错位”,再在这个地方去寻找故里,定然无从谈起。

是不是司马迁把本来生于魏地写为赵人的荀子生地搞错了?如此推断似乎毫无道理。

如果说晓天文地理、通古今之变的史学泰斗司马迁,在国体疆域分界上偶尔出错,难能说绝对没有。但是,司马迁是陕西韩城人,他的故里与临猗、新绛仅黄河之隔,举目隔河相望。近年来,还有学者根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之说,提出司马迁故里在龙门(今山西运城市河津)的考论。如果立论成立,无疑,司马迁在荀子生地这个国籍地理位置上,更不可能犯如此的“低级错误”,将近在眼前的魏国误为赵国,或荒诞至极地把荀子本来“魏国”人写成“赵国”人。

马必河瀑布群

国学巨擘有考据

赵国疆域纵横两千里。两千多年来,荀况葬身在兰陵,生地却难觅。荀况这位划时代的巨星成了只有“祖籍”“国籍”,没有“县籍”“户籍”的游魂。

安泽县荀子故里考证者,在国家、省内外及很多大专院校图书馆图书黄卷中,最有价值的发现是国学大师梁启超、胡适、屈万里、汪辟疆、蔡尚思在国学推荐中向国民推介读一读《荀子》,并在荀子的名后清楚标注“荀况今山西安泽人”。

国学大师们“荀况今山西安泽人”的立论依据何在?几度寒暑,考证者带着荀子是不是安泽人的质疑,苦苦寻觅和先后拜访了原上海五届作协主席、全国大学语文指导委员会会长徐中玉,原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刘国盈,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荀子研究课题主持人高正,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室主任刘咏翔,北京外交大学古籍研究室主任张福庆,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曹增节,山东师范大学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副会长李衍柱教授等一批,并在他们的典著中早有“荀况今山西安泽一带人”定论的当代史学名流大家。特别是拜访早在1959年编著出版了《公元前三世纪伟大哲学家荀子》、颇受郭沫若推崇的当代著名史学家、哲学家李德永,中国社科院辨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全国人学研究会副会长夏甄陶后茅塞顿开。这些史学大家们都用不争史据,为世人揭开“荀子今山西安泽一带人”之千古之谜。

显然,从《后汉书·荀韩钟陈列传》“荀淑乃荀况十一世孙”记载看,荀况之后的后世之孙,定有人离开故国赵地迁徙河南伊川。

荀况的故里只有在司马迁记载的“赵人”与《元和姓纂》记载的“晋有荀林父·生庚裔荀况”,也就是荀子先辈建功立业及生存之地觅踪溯源。

翻阅《平阳府志》,荀息在我临汾市的曲沃、乡宁均有墓葬或疑塚。正如安泽在考证荀子时,众多卓有成就的当代荀学家所说,关于荀子故里在哪里这已经是个早在一百多年前就经过质疑、争论和考证、结论了的话题。在胡元仪的“荀子生地赵国猗氏说”之后,一批训诂学家从荀子先祖、晋国中军元帅荀林父的生平中,认定荀林父在史籍记载中最后的军功卓业,也是他最后的决战,就是为大晋国开疆拓土、灭赤狄于山西晋东南的铎辰(今潞城、襄坦),留吁(今屯留)、甲氏(今长治、长子),将上党地区尽归晋国疆土。

稍有历史、地理知识的人皆知,大晋国定都于侯马、曲沃。

晋国要发兵灭赤狄于上党,安泽是必经之地,他的根据地、大本营、前敌指挥中心,行军运粮的战役前方,就必然别无选择地安营在与屯留、长子山水相连并属于晋国东大门的安泽。荀林父在安泽秣马厉兵,屯兵蓄锐,既可以依托安泽与屯留交界处的上党关,安泽与长子分界处的发鸠山为屏,又可以凭借贯穿安泽南北全境的沁河为障,正可谓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如果不是这样,晋国东征上党的进军路线,任何一种选择不是无路可通,便是舍近求远。

仰望历史星辰,荀况既然在罕见仅有的史料里归宗于荀林父,荀林父在后来属于赵国辖地安泽留下遗踪,史实难以否认。《辞海》曰:“晋景公赏给荀林父狄臣千室”。荀林父东征赤狄,军功显赫,晋景公赐他“狄臣千室”。其功成身退后,带着赏赐给他的五千赤狄奴隶,就近在天意助他勇冠三军、铁血东征的大本营安泽安家栖身,落地生根、繁衍子孙,当属顺理成章,情通理顺。史学家据司马迁“荀况赵人”、(唐)林宝《元和姓纂·晋有荀林父生庚裔荀况》之史、立还原历史之论,确认古伊氏今安泽为荀子故里或言之为“今山西安泽一带人”,史据才是硬道理。

黄花林

圣迹遗踪有佐证

千百年来,在安泽和曾经同为一县的今古县一直流传着荀子故里在府城、唐城、北平互有争说的故事。

距安泽县城七八公里的桃曲村,有一座没有墓碑的王墓陵,留下一个古老而悲壮的传说。相传墓主人是晋国一位名叫荀林父的大将军,他带兵打仗灭了上党很多小国家。他死于今安泽县城东山、现在仍叫断头街的古村落。由于这位大将军开疆有功,晋国朝廷把他贵封王侯。姓荀的大将军自知自己在上党地区杀人如斩麻,罪孽深重,死前遗言秘密安葬,墓前不立墓碑,身后不留传记,意在告䜣荀氏后裔,深怕有人来报灭国之仇,对其挖墓鞭尸。

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安泽有不少人在大学语文教科书和古代名人传记里看到了和安泽县古今流传非常吻合的“荀况今山西安泽一带人”的标注。安泽处于太行、太岳两大山系之间,当时的安泽交通比较封闭、文化比较落后,加之人们对荀子这位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集诸子百家之大成的中华民族伟大先哲知之甚少,不少人也是仅从荀子《劝学》篇中略知一二,最高评说也仅限于古代教育家、教书先生而已。直至1989年,安泽县带着标注“荀况今山西安泽一带人”《大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国古代古典文学题解》等书籍,在《山西日报·每周一县专栏》,首次在党报报道“荀子故里在安泽”的信息后,并没有引起多少关注。尽管荀子故里的故事,荀林父及荀王墓的故事依然流传,安泽人也没人研考,更没人知道荀林父与荀子有什么血缘关系.

安泽自有史记载以来,县名更易达十一次之多。而今的县城所在地府城,历经千百年朝代更替、亘古未改。府城作为荀林父军政要务指挥中心,从其周围的村名也可得到印证。从行政区划建制判断,这里绝不是一府辖几县的哪个府,哪个城。来历不凡的府城,透过历史的风云向今人昭示着它与荀林父生死相关的断头街,荀王墓不无关系。这里无疑就是荀林父的将军府、元帅府、屯兵之城、栖身之府。府城作为荀林父军政要务指挥中心,从其周围的村名也可得到印证。在府城十里开外处,有一村名叫擂鼓台;在距府城十五公里的三不管岭制高点有多处烽火台;在府城周围有三个马房沟;在府城周边东南西北以寨为名的村桃寨、上马寨、下马寨、大寨、老寨等有二十三寨之多。

时代的指针指向二十一世纪。文化的力量日趋凸现。伴随着史界荀子故里在安泽的揭秘,即安泽长达数年之久大海捞针般探幽索隐,艰辛考证,世人对荀子故里在安泽的认定更加清晰。

说荀子故里在安泽,前有先祖荀林父史据承袭,后有荀氏文脉相传有传记延续。《安泽县志·人物卷十一》载:金代“荀植立朝有政声,乡居多义行。事迹官爵俱佚”。在乡贤祠里荀植同晋大夫冀缺、赵国名相蔺相如等八人,被列为安泽乡贤名宦,尽享乡贤祭典。更为传奇的是,自唐代科举制度以来,查《潞州志》,阅《平阳志》,荀氏家族进士及第者仅荀植一人,仅此一人恰恰正是安泽人氏。安泽人把割叫成“蠡”、把盛或置叫做“寘”、把挖或抓都称为“攫”,把心情郁闷不畅称为“悒僾”,把不注意和不当事说成不“理续”。这些特有的方言,在荀子的书中都有出现,这些乡音俚语至今仍是安泽人使用的方言。

而今安泽珍藏的九十多本文献典籍中载有“荀况今山西安泽人”或曰“荀况今安泽一带人”,没有一本是安泽人自我标榜、自己书写的。这里有战国属赵国、荀子先祖荀林父无可岐议的军务要地和遗踪传说,三重史据互为印证作支持,安泽人可以骄傲而自信地说,安泽是孕育伟大先哲荀子的圣土。

祖籍故里不等同

2003年,荀子故里在安泽的考证文章相继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政协报》《团结报》《山西日报》重要位置发表。

我省第二大河流沁河(战国时称少水),穿越安泽南北全境流经109公里。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安泽没有一座水上大桥,九曲十八湾的沁河像一道屏障,把一县分隔东西。河东与河西人来车往,全靠西洪、府城、南湾、孔滩、海东五个渡口用木船摆渡过河,农业学大寨特殊年代前,沁河两岸大多土地湿地涌泉,似白村、兰村、北孔滩这样少则几十亩,多则上百亩的苇塘随处可见;沁河滩涂,两岸芦苇,阵风吹过、春夏犹如绿波翻滚,秋天芦苕宛若白浪涌波,就是当今,当地芦苇依然连片相接,成为外地游客拍摄的秀美画面;安泽紧依上党,上党潞麻、古今闻名,种麻沤麻是安泽百姓旧时的传统产业。《荀子》篇中的“水载舟、水亦覆舟”、“蓬生麻中”,诸如蒙鸠筑巢之苇苕,在安泽历来本有,有的甚至旧景依在。

对于以地为姓,荀氏起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家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
  • 智汇家乡”主题曲《追梦路上》MV推出03-22

    来源时间为:2021-11-08日前,“尧都学子·智汇家乡”主题曲《追梦路上》MV重磅推出。“尧都学子·智汇家乡”是尧都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品牌,是尧都区多……

  • 招商引资谋合作永和县凝聚乡贤促发展03-22

    永和县招商引资推介会现场。3月18日,永和县招商引资推介暨太原市永和商会“叙乡情谋发展”座谈会在太原市举办。旨在引进一批带动性强、发展前景广、产业链条长的好项目……

  • 你好,荀子;你好,安泽03-22

    你好,荀子;你好,安泽安泽是中华民族伟大先哲荀子的故里。随着名人故里之争的风生水起,荀子故里之争也浪起谷涌。时至如今,山西新绛、河北邯郸不时通过媒体报刊,借助网……

  • 隰县第四届玉露香梨网络采摘节暨数字梨果发布会举行03-22

    来源时间为:2020-09-159月15日,隰县第四届玉露香梨采摘节开幕。此届的主题为“游智慧梨园·品隰县玉露香”,主会场设在隰县数字梨果基地,分会场分别设在城……

  • 【四季太浮山】穿越千年,带你走进家乡这座山……03-22

    【四季太浮山】穿越千年,带你走进家乡这座山……太浮山是我家乡临澧的一座名山,它虽没有五岳高,但它却是我心目中的珠穆朗玛峰。因为浮山二十四景,景景含诗意。它简直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