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家乡网 > 贾汪区 > 正文

只此青绿!徐州贾汪百年煤城的生态蝶变

日期:2023/3/27 9:01:40 浏览:

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曾经的百年煤城,以凤凰涅槃般的嬗变,抚平一处处生态“疮疤”,谱写出资源枯竭型城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如今的江苏徐州,已经在绿色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一幅幅“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的大美图景,已然在彭城大地徐徐铺展。

贾汪区

【一位老矿工经历的矿区变迁】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金秋十月,徐州贾汪潘安湖湿地公园里,明净的湖水在阳光的映照下,泛起一片金色。潘安湖所处的地理位置原为权台矿和旗山矿地下采煤塌陷区域,总面积1.74万亩,是贾汪区内面积最大的采煤塌陷地。

“真的不敢想,我们的老矿区如今真的能变成国家级湿地公园。”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高胜,是土生土长的潘安湖街道人,在权台煤矿工作了26年,“亲眼目睹这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贾汪区

热闹!那时的煤矿,是生活的全部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矿吃矿”。在那个能源结构单一的时代,煤炭就是工业的“粮食”。而位于贾汪区潘安湖街道的权台煤矿,从1959年建成投产,到2011年停产,不仅是贾汪区的重要经济支柱,也是徐州作为著名煤城的重要代表。

1975年出生的高胜,就生活在权台煤矿边上的瓦店村。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的小山村因为有了煤矿而不同。在高胜的记忆里,“人家村里都种小麦、大米这样的粮食作物,我们是种菜,白菜、青菜、莴苣这些经济作物,菜市场里的常见菜都种。”高胜说,种了菜以后就拿去卖,也不用走远,都是卖给矿上食堂、矿工家属,“那时候这里人多,矿上职工和家属,来自天南地北,足足两三万人。”

每天看着来来往往拉煤的货车和小火车,以及漫天扬起的煤灰,是生活的常态。高胜回忆,当时这里热闹得很,大家对这样的环境也习以为常,“矿区公园里有座假山,孩子放学都喜欢爬上爬下,一趟玩下来,都是一手黑灰,衣服裤子就更不用说了,根本不敢穿浅色衣服。”

传统煤矿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产业工人,一座煤矿的生活区,就是一个超级小城。“电影院、公园、银行、医院……只要你能想到的,这里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矿工和家属们,在这里扎根,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专属于矿区的生活方式。

工人村、工人俱乐部、大食堂、工人体育场、大浴室……到处都是满满的人,矿上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各地口音都有,矿工下井工作,职工家属们就在附近开起特色小吃店,煎包、蒸包、凉面,糍粑、米糕……直到现在,不少徐州人一想起矿上美食,就会想到旗山矿月饼,事实上,矿区的经典美食很多,“那时候,矿上食堂大师傅的手艺都是徐州顶尖的。”

“靠矿吃矿”,毕业后,也成了矿上的人

上世纪90年代,高中毕业的高胜正式成为权台煤矿的职工,从事井下电工维修。“现在我们脚下这一片土地,包括潘安湖底下,地下几百米,我都跑过,路熟得很。”高胜笑着说。

高胜所在的权台矿,是徐矿集团旗下的明星矿井,每天生产5000-6000吨,生产高峰期可达200万吨年产量,“生产的煤多,拉煤的车从早到晚都停不下来。”

“广播响、电灯亮、快到煤矿找对象!”当时流传下来的这句俗语,让人很清楚地了解到,煤矿职工在“相亲角”的优越地位。“虽然苦点累点,但是在当年,能在矿上上班,那真是顶好的工作了。”

以前村里人都靠种地为生,干的是力气活,得看天吃饭,或者就是买个拖拉机干运输,如果一家能有一个在矿上工作的,那家庭收入就能比其他人家高上一大截。“其实说起来,当年村里那些买车干运输,运的也是媒,还是吃的煤矿这碗饭。”

高胜说,自己当年刚进单位,第一个月工资拿了200元,还有5险2金,“我父母都农民,自己能上班有工资,开始能赚钱养家就很知足了,下井的时候还有下井费、班中餐,吃饭看病都能在矿上解决。”

现在回想起来,工作虽然不错,就是环境太差了。坑洼破败、灰头土脸——不仅是在井下,地面生活也是如此,整个就是“黑、脏、乱”。“每逢下雨,根本没法出门,来回拉煤的车队把周围的路都轧烂了,下点雨就全是深深浅浅的泥坑。”

“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是生活的真实写照,下井全身黢黑,就是在井上,也是一阵风一身黑灰。

进入2000年,由于长期的煤炭开采,周围村庄的土地开始塌陷、房屋也出现了开裂,“离得近的西段庄村,地渐渐种不了了,房屋开裂得厉害,从屋顶到墙面,裂得缝都能塞下一个成人的拳头。”这样的情况不仅仅出现在权台煤矿、旗山矿。

贾汪,有着130年的煤炭开采史,煤矿最多的时候,大小煤矿有226对。全区累计出产原煤3.6亿吨,为江苏乃至全国早期的经济建设作出过重要贡献。但由于长期煤炭开采,全区塌陷地面积高达13.23万亩。

贾汪区

换个活法,迎来绿色新生活

农田沉降、房屋开裂、道路断裂,这里的生态环境逐年恶化,此前过于依靠能源的发展路径被舍弃,2000年以后,贾汪的226对矿井陆续关停。

2010年,权台煤矿宣布正式关闭,绝大部分矿工被分流到全国各地,作为本地人的高胜转到了旗山矿权台排水工作站,继续负责排水工作,2016年旗山矿宣布关闭,至此,贾汪地区再无生产矿井。

也就在这时候,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原址的村庄开始陆续搬迁,从已经开裂的危房里搬出来,搬进了新建的集中居住区。湖畔一期、湖畔二期……这些5层小洋房成为了采矿塌陷地村民的新家。

村民们住上了新房子,也开始了新的生活。这片塌陷地也开始了整治。

2010年3月,贾汪区正式对采煤塌陷区实施改造。规划总面积52.89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16平方公里,希望通过“挖深填浅、分层剥离、交错回填”为核心的土壤重构技术,对采煤塌陷破坏的土壤进行重构,恢复土地生态调节功能。

刚开始,这个项目并未被当地居民所看好。“当时天空灰蒙蒙,空气也不好,塌陷区都是积水,周围田地都是洼坑,政府说要改造,一开始我们没对这个工程抱有多大希望。”虽然没抱希望,但是大家还是天天去看进展,“那时候村里来来往往的不是运煤车队了,都是大大小小的挖机,这里就是一片大工地,热火朝天。”

2011年秋,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出炉,贾汪名列其中。随着省、市相继出台《关于支持徐州市贾汪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意见》,对潘安湖采煤塌陷区实施改造就成为“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生动诠释。

2012年4月,贾汪区潘安湖湿地公园景观绿化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同年12月17日,潘安湖湿地公园被评为省级水利风景区。2017年1月,国家旅游局和环保部拟认定江苏省徐州市潘安湖湿地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目前,潘安湖湿地公园已经形成以依托潘安古镇为依托,在煤矿塌陷地形成的大面积水域基础上,集游览观光、生态宜居、旅游度假、乡村民俗体验等为一体的最美乡村湿地景观。

而高胜,在煤矿干了26年,经历了权台煤矿关闭、旗山矿关闭,现在的他,是潘安湖湿地公园景区工程部的一名普通职工。“现在真的体会到,天变蓝了,水更绿了,出门心情更好了,道路也变得更通畅了!和以前比,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一位船娘眼中的绿色徐州】

“只有恢复绿水青山,绿水青山才能变成金山银山。”在贾汪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神农码头,矗立着一块巨石,上面刻着的这句话让贾汪人无比自豪。从采煤塌陷地到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这里的变化让人惊叹,更让人神往。

站在湖边远眺,偶被风吹皱的湖水清澈洁净,宽阔的湖面上成群野鸭低飞,阳光照射下,水岸交相辉映,天地融为一体,远处的树木已经染上金秋的颜色,一派质朴的自然风光。“现在正是我们潘安湖景区一年中色彩最为斑斓的时节。”在水镇码头,90后的船娘朱雪宁笑着介绍。

贾汪区

离开后再回来,这里不一样了

1990年出生的朱雪宁,老家在睢宁,但爷爷、爸爸、大伯都在这片矿区工作,所以她出生就生活在这里。“当时年龄小,和家人住在矿工宿舍,印象最深的就是漫天的煤灰,到了饭点,就得赶紧吃饭,不然桌子上、饭碗里都会落下一层煤灰。”

长大以后的朱雪宁,和这里大部分的年轻人一样,南下打工,“当时是在无锡一个纺织厂打工,当时就很羡慕南方城市的环境,有山有水。”2011年,她从父母口中得知家门口的塌陷地要改建成公园,并为本地人优先提供就业机会时,朱雪宁的第一反应是不相信,“小时候矿区给我的印象就是成片黑煤,和堆起来成山的煤矸石,怎么可能变成公园?”

2011年下半年,朱雪宁回来了,“当亲眼看到这片湿地公园的时候,真的很震撼,看着以前大大小小的洼塘变成了一片湖,感受到了巨大变化的背后,是所有人付出的努力。”于是,她毅然辞掉了无锡的工作,回家工作。

经过学习培训,朱雪宁成了潘安湖景区第一批游船驾驶员,游客们更喜欢称呼她们为“船娘”。抛锚、推杆、转动舵盘,沿航道行驶、靠岸固定船绳,驾船的一系列操作对她来说并不难,难点在于摸清航道,“其实,也只有在摸航道的时候,才能记起来潘安湖曾经是片塌陷地”。

因为在潘安湖平静的湖水下,有曾经的道路、房屋和农田,深浅不一,“有时候开着开着就搁浅了,要下来推船,前一脚兴许才没过腿,后一脚可能就要到脖子了”,身高160出头的她就这样一边开船一边摸索,将15公里的航道完全熟记了下来。

矿区里成长的船娘,已成为“宣传大使”

“欢迎乘船,小心别碰头,为了您的安全,请不要在船上随意走动……”在水镇码头,船娘朱雪宁站在船头招呼着游客,不停地叮嘱乘坐的安全事宜。“做梦也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在父亲挖煤的塌陷地上开起游船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家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