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家乡网 > 安康市 > 正文

中国建设银行:推进乡村振兴共建幸福安康

日期:2023/4/16 11:10:16 浏览:

自1988年中国建设银行第一任帮扶干部响应国家号召踏上陕西省安康市创业热土,至今已35年。从“扶上马”到“送一程”,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全面振兴,建行人与安康人同气连枝、风雨与共,成为国家脱贫攻坚与全面乡村振兴历史伟业的缩影。

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改革消除了造成农民贫困的主要制度因素,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基本制度保证。国家建立了以集体经济为基础、以“五保”制度和特困群体救济为主体的农村初级社会保障体系。1954年,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成立(后更名为中国建设银行),致力于服务国家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成为中国减贫事业浩瀚江河中的一朵浪花。

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减贫进程也加快推进,从国家层面开展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1986年,国务院成立专门负责扶贫工作的领导小组,确立以县为对象的扶贫瞄准机制。1988年6月,中国建设银行第一次扶贫座谈会在陕西临潼召开,确立安康县为总行扶贫联系点,派出第一任帮扶干部。中国建设银行(以下简称“建行”)与安康的故事,就此拉开了序幕。

一部“帮扶史”:星芒之光以启山林

安康市是陕西省南大门,地处秦巴腹地、汉江之滨,西晋太康元年取“安宁康泰、万年丰乐”之意,始称安康。1988年,建行是唯一一家在安康定点扶贫的银行。建行总行第一届驻安康扶贫工作组成员回忆:“当时的安康农业基本靠天吃饭,工业没有太像样的企业。”

从项目扶贫、公益捐赠、资助基础设施建设入手,一代代建行人聚焦国家扶贫工作部署,牢记“安康不脱贫,建行不撤点”的承诺,在安康市汉滨区、汉阴县、紫阳县、岚皋县(以下简称“一区三县”)4个国家级贫困县(区)接力传承,尤其是经历2002年至2014年的“两联一包”扶贫阶段、2015年至2020年的精准扶贫阶段,建立健全“总行党委统筹调度,总、分行及母子公司协调联动,扶贫干部狠抓落实”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形成“党建引领、电商扶贫先行、信贷扶贫创新、服务网络延伸、公益扶贫带动、综合扶贫支持”的金融扶贫大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入关键阶段。党和国家把减贫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以“精准扶贫”汇聚全社会之力打响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伊始,安康贫困人数居陕西省第一,贫困发生率居陕西省第二,易地搬迁人口数量居陕西省第一,有“陕西脱贫攻坚看安康”之称,也是全国脱贫攻坚的核心主战场之一。

2015年,国务院扶贫办明确安康市“一区三县”为建行总行定点帮扶县。经与陕西省、安康市两级扶贫办协商沟通,确定汉滨区县河镇财梁社区、汉阴县双河口镇三柳村、紫阳县高桥镇权河村、岚皋县佐龙镇蜡烛村(2021年改为南宫山镇宏大村)4个村为建行定点扶贫工作帮扶村。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行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办公室为总行定点扶贫工作牵头部门,组织推动总行定点扶贫工作。建行将脱贫攻坚一线作为锤炼和选拔干部的重要阵地,择优选派赴安康扶贫干部131人,形成挂职副市长、副县(区)长、扶贫局副局长和驻村工作队四级帮扶体系。

一任任建行帮扶干部带着金融从业经验与新金融发展理念,以“外来人”的身份扎根当地,立足村情县貌,承接政府资源,对接建行集团,联结社会各方,发挥“人”的价值,成为扶贫网络里的有力节点,为安康引入物流、资金流与技术流,聚拢人气、文脉和精气神。

脱贫攻坚以来,建行累计在安康投入无偿资金5.78亿元,引进无偿帮扶资金1.16亿元;购买安康农特产品6.83亿元,帮销超63.37亿元;培训基层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29.48万人次;帮助“一区三县”513个贫困村、26.81万人脱贫。2020年,安康市10个贫困县(区)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基本解决。建行安康扶贫工作专班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和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颁发的“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如何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为重点转向助力安康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成为新时期摆在建行人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一块“责任田”:理念如炬火燃泉达

“脱贫摘帽后,我们的工作对象由贫困户转向全体农户,工作重点是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安康市领导介绍道。

2021年4月,安康市委书记带队赴总行交流座谈,就建行帮扶安康提出需求,总行主要领导在会上指出,要把服务乡村振兴作为新金融行动的“新主场”,把安康作为总行定点帮扶的“责任田”,创新提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建行方案。

写好这份建行方案,离不开产业振兴的“牛鼻子”。安康农业生产的特点是生态、富硒,但品种多、产量小。“说品种一火车,说产量一卡车”,不具备机械化生产条件,规模效益不足,且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当地企业普遍存在生产加工能力不强、管理精细化水平不高的情况。如何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提升农户组织化程度,培育地方特色品牌,助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一项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

扶贫先扶“志”与“智”,乡村振兴也需激发组织、人才与文化合力。如何以“富脑袋”带动“富口袋”,让脱贫地区在“扶上马、送一程”后走上内生式发展快车道?满目青山如何既生出“金山银山”又秀颜不改,化为百姓安居乐业的诗意田园?

细雨蒙蒙、群山环抱的紫阳县高桥镇权河村里,周其书正在核对商超采购订单。2016年,他到权河村注册了紫阳县山野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想带领村民一起致富,奈何资金、经验和技术不够,又出去闯荡了两年。在建行帮扶干部的沟通指导下,他坚定信心,于2019年重新回到家乡准备大干一场。“从纯粹的香椿加工企业,到集基地种植、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的三产融合发展,建行帮助我理清思路,给予资金、技术、销售、市场等各方面支持。”周其书说道。

为保障当地蔬菜供应,公司在建行帮扶下建设蔬菜保供基地,引入数字农业系统,帮助当地农户增收。针对交通不便、农产品“难出去”的困难,建行以注入帮扶资金和提供“社区工厂贷”等措施,帮助公司建设冷链物流仓库,采购物流车,升级香椿调味酱加工设备,搭建互联网购物平台——城乡丰购,对接建行“裕农通”App,拓展产品销售渠道,并在紫阳县7个乡镇发展兼具物流快递收发功能的线下商品代办点100个,覆盖百姓10万人。

融资、融技、融智,开放、共享、共富——周其书的创业故事是新阶段建行帮扶的一个缩影。以百姓急难愁盼为导向,发挥金融从业者的优势,以金融重修乡村发展“新基建”,以非金融服务搭建城乡融合发展新生态。

2018年以来,建行深入推进新金融行动,战略打法积厚成势,深入人心,于润物无声间化为帮扶干部的行动自觉。新金融“进化的基因”也跟随帮扶干部在安康落地生花——从全局高度思考地区可持续发展,以金融视角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以生态策略打造全产业链条,以科技力量拥抱乡村现代化,以创新思维催化新发展新动能,以利他文化引导善治、善建与善行。

积力所举,众智所为。2021年,建行总行建立分行对口支持安康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各分行积极响应,在招商引资、消费帮扶、培训支持、公益捐赠等方面对“一区三县”提供对口支援,为“众人拾柴火焰高”写下生动注脚。

近年来,脱贫后的安康面貌焕然一新,经济年均增长率超10%,2022年,安康地区生产总值达1269亿元。放眼安康锦绣山川,龙头企业带动特色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电商物流深入村组拓宽销售渠道,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数字农业等新业态百花齐放,数字村务赋能基层高效治理,教育培训走进田间地头,一个个美丽乡村宜居宜业,一幅幅人山和谐共生、科技赋能发展的画卷徐徐铺展。

一幅富美图:产业兴旺富村善居

走进曾被称为“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汉滨区财梁社区,一座座崭新民居配套齐全,水泥路四通八达,茶、蔬菜、菌类、金银花、绞股蓝、蜜蜂、种牛等产业园区镶嵌在群山之间,成为带动乡亲奔小康的致富明珠。

为发挥特色资源优势,打造本地拳头产品,建行与当地政府一起帮助“养在深山人未识”的绞股蓝和安康富硒茶走向全国各地的药架与茶桌。针对农村产业“小而散”的问题,帮扶干部围绕产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依托集团金融和客户资源充实产业帮扶工具箱,以“善担贷”“惠农富硒贷”“陕农云担贷”“产业链版‘裕农快贷’”等特色金融产品支持核心企业、带动农户发展,在种养环节打造“农户+基地+企业”等模式组织生产,引入数字农业做优品质,加工环节援建设备提升产品附加值,销售环节畅通物流体系,借助“善融商务”等电商平台扩大销路、打响品牌,让当地特色产业由零星式“单打独斗”的“小特产”向规模化“抱团”发展的“大产业”进化,传统农业由封闭式小农经营向现代化智慧运营转变。

山上金银花、路边稻虾田。汉阴县双河口镇三柳村是建行定点帮扶村,于2017年实现脱贫摘帽,稻虾套养基地、金银花农光互补基地等生态农业项目凝聚了几任帮扶干部的汗水。如今再访,金银花产业已成为当地特色支柱性产业,“稻在水中长,虾在稻下戏,人在景中游”的美丽田园风光成为休闲旅游业的“流量密码”。

“我们这梯田已有200多年历史了,以往‘花海经济’种油菜花,但花期短,淡季游客少。建行帮扶干部通过中国驻荷兰大使馆跨境撮合为我们引入荷兰郁金香、葡萄风信子等优质球根花卉品种,以订单农业方式,合作社出售商品球的亩均保底收益有5000元,超出油菜种植收益10余倍,劳务用工1000人次,间接带动周边农家乐、民宿增收50余万元。”镇干部介绍道。

稻虾田畔游人忙,古梯田焕洋气息。建行帮扶干部对生态美带动百姓富展开全面探索——联合安康学院开展“人山和谐共生”现代化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研究,从理论层面探索脱贫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致富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家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