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家乡网 > 辽中县 > 正文

辽沈英雄

日期:2023/4/20 10:12:01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0-04-02

胡玉玺,辽宁省辽中县人,194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一位带领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发展农业生产,贡献卓著,深受人民爱戴的著名全国劳动模范。他在工作中始终坚定不移地领导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千方百计地发展生产,为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贡献了一生。为此他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和省特等劳动模范的称号,多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是第三届和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91年4月24日因病逝世,终年91岁。

胡玉玺于1900年8月24日出生在辽中县北金坟村的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3岁时,父亲因长期为地主干活,积劳成疾,又无钱治病而去世。这无疑是对这个可怜的家庭的一个致命的打击。为了生存,母亲拎着要饭筐带着他,离开自家的那间破旧、凄凉的茅草屋。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过着沿街乞讨的悲惨生活。12岁那年,为了给母亲减少负担,他开始给地主扛活,打短工。披星戴月,夜以继日,一干就是36个春秋。在这漫长的岁月中,胡玉玺受尽了地主的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在他的心灵深处燃起了对旧社会无比憎恨的熊熊烈火,也积蓄了反抗剥削压迫的力量。

早在1921年,黄西村地主讲清给胡玉玺等扛活农民上半年的工钱是25元左右,如果及时发工钱,按当时的价格能买10口袋高粱(每袋150斤左右)。但地主在农民上工时却不给工钱,一直拖到农历4月米价上涨时才付工钱。如此,扛活的农民吃了大亏,几乎白干半年活。胡玉玺对此义愤填膺,非要和地主展开斗争不可。就在这年农历4月18日,他首先暗中串通扛活农民,研究罢工斗争措施,向地主索要应得的工资。经过周密酝酿,在农历4月28日早晨,胡玉玺领导的农民罢工找价的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开始了。他首先纵身跳入本村的大庙院内,用力敲响庙钟。钟声就是命令,顿时,160多名饥寒交迫的扛活农民云集庙前广场,谁也不上工干活了。罢工持续了三天,地里的草、苗一齐长,地主们惟恐庄稼地撂荒,急得团团转,迫于无奈,只好答应给扛活农民找涨价工钱,大家这才复工干活。罢工胜利了,当地群众奔走相告,拍手称快,称赞胡玉玺是好样的。

1948年10月28日,辽中解放了。贫苦农民高兴万分,从此当家做主了,再也不受地主的剥削和压迫。农民开始有了自己的土地,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始建立自己的美好家园。不久,按上级的有关指示,黄西村建立了村政权,贫苦农民出身的胡玉玺被推选为村农会主席。他上任后,没有辜负家乡父老的殷切希望,不辞辛劳,带领农民搞土改,打土豪,分田地,翻身闹革命,狠抓农业生产,扩军支援前线……黄西村在他的领导下,各项工作都走在前面,给其他各村树立了好的榜样,受到了县区党委和政府的表扬。

1949年12月,是胡玉玺永远不能忘怀的日子,就在这一天,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入党宣誓会上,他举起右臂,发誓要永远跟党走,带领乡亲们,种好庄稼、抓好生产,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1949年底,中共中央、毛主席发出了“农民要组织起来,自力更生、发展农业生产”的号召。胡玉玺积极响应。他首先把自家的农具主动献出来,并和本村的王会涛陈明之组成了一个3户家庭的互助组,胡玉玺任组长。在他的带领下,3户人家齐心协力搞生产,当年就获得大丰收,粮食产量比单干时增产18%。这一成果,震动了乡亲们,起初还在观望、犹豫的农民,在胡玉玺的影响下,纷纷踊跃报名,参加了农业生产互助组。

1951年,黄西村组成了36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当年就获得了粮食大丰收,农民的心里乐滋滋的。1951年冬,胡玉玺光荣地出席了辽西省劳模大会,并被授予省劳模的荣誉称号。会上,省委、省政府领导对黄西村的农业生产予以充分肯定,并下达了中央指示精神,要尽快地组织成立农业生产初、高级合作社。要求劳模要在生产上带头,更要在政治上作榜样,要在走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起火车头作用。听了报告,胡玉玺深受感动,回想起过去痛苦的身世:三岁时死了父亲,家里房无一间,地无一块,足足扛了36年大活,遭到了数不尽的棍棒铁尺,险些搭了性命。解放后,是共产党使自己过上了好日子,乡亲们把自己选为干部,党吸收自己成为光荣的共产党员,想到这,他暗暗发誓,听党的话,一定要领导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回到辽中后,胡玉玺认真向县委传达了会议精神。他说:“党中央号召我们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办社就是使大家都过上好日子。”胡玉玺说到做到,大年三十那天,他把乡亲们请来了,从头到尾详详细细地讲了会议精神,讲明了办社的道理,并宣布自己全家报名入社。在县委的支持和群众的拥护下,1952年春,在本村首先组织起由45户农民参加的辽中县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命名为红旗社。在合作化的道路上,也不是一帆顺的,除阶级敌人的破坏外,在人民内部先进与落后的矛盾和斗争也是比较普遍的。胡玉玺就是在这种斗争中锻炼、成长起来的,他更加坚强了。由于建社后忙于生产,没有及时进行巩固合作社的工作,加上初办社缺乏经验,部分社员对能否增加收入产生了怀疑,一些随大流进来的富裕户动摇了,流露出不满的情绪。在这种情绪影响下,有的人悲观失望了,地富分子和坏分子借机造谣,说胡玉玺因为搞社冒进了,犯了错误。风一传开,人心惶惶,有的社员想往回拉马退社。胡玉玺想:办合作社是毛主席和党的政策,只要有一、两户愿意也要坚决办下去。他每天还是早出晚归,不辞辛劳,一边干活,一边宣传合作社的好处,鼓励大家坚定信心。老社员王庆和、陈广海见胡玉玺很坚定,表示说:“只要你带头,我们就坚决走到底!”胡玉玺的劲更足了。不久,省委负责同志和县委书记吕品来了,帮助进行了整社工作,克服了实际中的个别缺点,红旗社又获得了大丰收,全社粮食总产量比前一年增长了16.2%。由于合作社显示了它的优越性,事实粉碎了一切谣言,所以,农民积极要求加入,黄西村有251户农民纷纷组织起农业生产合作社。就这样一个想集体、奔集体的群众运动自然形成了。

1952年9月24日,《辽西日报》报道了胡玉玺组织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显示了互助合作优越性的动人事迹。这年10月1日,是胡玉玺终生难忘的日子,他被党中央、国务院邀请,去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幸福地受到了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晚上七点,毛主席和中央首长在怀仁堂门口迎接了全国各路模范,和大家握手,亲切问候。席间,毛主席还讲了话,同大家碰了杯,临别时还照了相。劳模们还登上了观礼台参加了国庆大典。临回来时,毛主席还特别嘱咐中央农业部负责同志说:“东北的同志来了不少日子,天气冷了,给做套衣服穿,别冻着!”多么周到的关心啊!一想起毛主席,胡玉玺总是心潮澎湃,浑身充满力量。1954年8月上旬,胡玉玺被选为辽宁省第一届人大代表,8月12日,参加了代表大会,并参与研讨了辽宁省生产合作社。当年,他被评为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并光荣地出席了全国劳动模范代表会,并被授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光荣称号。他又一次幸福地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同时,胡玉玺领导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增产模范”的光荣称号。多年来,胡玉玺从不计较个人的生活,为了社里的工作,不管自己有多累,也要亲自到队里、到田间去布置检查工作。为了社里的一些事,常常睡不着觉、吃不好饭,常常每天要走上一二十里地。

1955年3月的一天晚上,他刚躺下,就听到广播说:天气突变,今晚有偏北风五—六级,明天有霜冻。多年的经验使他意识到,这样的天气会冻坏队里刚种的棉花营养钵。于是,他急忙从炕上爬起,披上衣服向棉花地里跑去。漆黑的夜里,北风呼啸着,他不顾疲劳和寒冷,一口气跑到地里,满头大汗,把50多斤重的大草帘子搬了20多块,把刚出土的棉花小苗严严实实盖好了。随后,又全面检查了一遍才回家。刚一进门,老伴就心疼地说:“你呀,连帽子也不戴,深更半夜就往外边路,你不要老命?”胡玉玺知道她的心意,诙谐地说:“你就惦记我,我要不去,这一夜不把小苗冻坏了?”他搞棉花试验田因当年获得了成功,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胡玉玺还有一个老脾气:一年到头每天总是鸡叫头遍就起床下地,晚上不到二更天不回家睡觉。每逢出外,若是三天听不到家里的生产消息,连觉也难睡成,一回社,总要习惯地走一圈,看看庄稼,然后才回家。这一年5月间,他正在沈阳参加市党代表会,闷热的天气像蒸笼一样,好多天没下雨,他担心家里的旱情。会议结束那天晚上,一宿没睡好觉,早上两点钟便乘车回了黄西村。他照例围村走了一圈,看到麦子旱黄了,大田庄稼也打起蔫来,胡玉玺双眉紧锁,心头像压块大石头,嘴里不住叨咕:这得想办法。第二天,在地里召开了抗旱会议,经过他提议,决定挖条沟,引水库的水灌田。第三天,夺水大战打响了,白发苍苍的胡玉玺,卷起裤脚,扬起锹,和小伙子们一道修渠,脚泡得抬不起来,还一天没吃饭,人们都为他担心:50多岁的人了,受得了吗?社员们七嘴八舌地劝他说:“歇歇吧。”胡玉玺说:“我不困。”其实,说不累不困是假话,腿都麻木了。可是他一想到抗旱救灾渠不修成,晚灌一天,庄稼就是一个成色,晚几天,社里该少打多少粮食呀?想到这,精神又来了,又和大伙一道干起来。该收工了,他让社员回家去睡觉,而自己又留下来看机器。刚坐下,眼皮就打起架来,怕耽误事,就用冷水擦擦脸。天亮时,人们上工来了,装上机器,看看口渴得要命的庄稼喝上了水,他才长出口气,回去休息,准备投入新的战斗。铲两遍地的时候,胡玉玺又出席了省的党代表大会。长时间听不到社里的情况,他心总不落地,闭会连夜往回赶,到家已是二更天光景。胡玉玺走的很累,这时本想睡觉,可是他惦记着地里的庄稼,想找队长了解又怕影响队长的休息,于是摸黑来到两个生产队的地里,看了看庄稼的生长情况才放下心来,到家已是凌晨。天刚亮他又到别队的地里又检查一番,还特意到一、四队把头天晚上看到的三块空地应该补种的事,布置给队长。这一天他走了一圈,走横垅地,趟大水沟,拄着棍子,深一脚、浅一脚好歹才摸过去,穿着湿透了的衣裳,走在街上地里,知道他的人都在称赞他:“真了不起这么大年纪,为了大家,啥苦都吃得来。”傍晚到家,走的腰酸腿疼,还坚持参加队长会,讨论解决白天所了解到的水旱田的用工等问题。1957年夏,滂沱大雨一连下了七昼夜,辽河水猛涨,大地一片汪洋,河滩地里的庄稼眼看被洪水吞没。胡一玺心急如焚,带领广大社员冒雨修起了一道道防水堤坝。他领着一部分社员上面淋着雨,下面泡着水,昼夜看护。五天过去了,雨还在下,修好的堤坝被水冲开了,水向着庄稼地冲过去。眼看河滩地庄稼被淹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果断地决定用人墙堵堤。说罢,便纵身跳入急流中,汹涌的河水几次将他冲倒,但他还是爬起来,挣扎着在水里搏斗。群众无不为之感动。在他的带领下,也接连跳入水中,挽着胳膊,筑成一道人墙,堵住了堤坝的决口,279垧庄稼地保住了,而胡玉玺却因劳累过度而昏倒在地。

1957年7月,胡玉玺领导的黄西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改为黄西村集体农庄,胡玉玺任农庄主席。胡玉玺有为党、为人民的事业的高度责任感。他总是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参加生产、领导生产。这年秋天庄稼一上场,18个大场院,堆连堆、垛靠垛,个个满满腾腾的,胡玉玺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可也捏把汗,心想:下边真要一时马虎,出差错,发生意外,毁坏八千口人的口粮公粮不说,自己哪能对处起党和人民。于是,他一面布置人看守,一面亲自深入检查。白天照常工作,黑天就逐队检查,发现有疏忽大意的地方便耐心给社员讲解提高警惕的道理,并帮助设法改进,天天如此。有一天晚上,社里开会到半夜才散,他觉也不睡,仍然坚持到各队去检查。护场的社员,看到老主席这样关心集体财产,谁也不好意思偷懒睡觉了。在他的认真负责精神的带动下和队干部和党团员的齐心协力,一秋过去了,场院里没发生意外损失。

1958年,辽中县冷子堡人民公社成立了,胡玉玺被选为冷子堡公社副社长。他向党组织坚定表示:“绝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希望,决心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汗水,都倾注在建设和改造家乡土地上,不达目的死不瞑目。”这时胡玉玺已经近60岁了,但始终做到参加生产、领导生产,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就在这一年,全国各条战线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在农村出现了人民公社化高潮。县委、公社党委指派胡玉玺到关内取经学

[1] [2] [3]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家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