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家乡网 > 江川县 > 正文

一位山民,为一个承诺,为军长守墓40年,80岁终于等到军长后人

日期:2023/4/11 11:06:24 浏览:

原标题:一位山民,为一个承诺,为军长守墓40年,80岁终于等到军长后人

当历史的长河滚滚而逝,只有王侯将相的身影映在波涛中,篇幅有限的青史和丰碑,也很少会留下平民百姓的名字。他们就像长河中的泥沙,数之不尽,毫无光彩,没有谁会注意他们,但仔细看看,却会发现,他们身上也散发着人性的光辉。

在南宋的时候,有一个叫做隗顺的临安小狱卒,他冒着生命危险,将民族英雄的遗体背了出来,并叮嘱子孙为其守墓,直至岳飞沉冤昭雪的那一天,如果不是这位“小人物”,恐怕后人欲凭吊岳飞都无处。

历史上这样的小人物很多,他们不像古代的士大夫,饱读圣贤书,仁义常挂在嘴边,他们没有朝廷给的俸禄,没有万人敬仰的身份,可能每天为了柴米油盐酱醋茶而苦恼。但真当考验来临时,他们却会义无反顾,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仁义。

今天再说一位“小人物”张永新。

1938年,唐淮源军长率领第三军进入山西中条山,日军率精锐屡次向中条山发起猛烈的进攻,但均被唐淮源挡在防线外。

1941年,气急败坏的日军调来了大批的战力,开始分路向中条山发起进攻。但在唐淮源军长的防守下,日军依然不能撼动中国军队的防线。但由于援军不至,与友军的联系被中断,唐淮源的队伍被围困无法突围。

面对险恶的形势,唐淮源心志坚定的说道:

“现在情况极险恶,吾人在事有可为之时,应竭尽心力,恢复原态势,否则当为国家为民族保全人格,我已抱定不成功便成仁之决心!”

这番话,在我看来,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同样铿锵有力,同样会被人民烙印在心中。5月12日,唐淮源见突围无望,又悲愤未能尽到守护中条山之责,为避免遭受到敌军的侮辱,唐淮源军长举枪自戕于悬山之顶。

对于唐淮源的死,一位叫做杨继虞的营帐非常悲痛,因为唐淮源不仅是一位好军长,还是他的岳父,因此他带着一位山民偷偷的上山把唐淮源的遗体下葬,这位山民就是张永新。

斯人已逝,战斗还要继续,杨继虞克制住自己的悲伤,叮嘱张永新要守护好唐淮源的墓,因为他知道,总有一天抗战会胜利,像唐淮源这样的英雄应该有一个体面隆重的葬礼,总有一天落叶会归根。

杨继虞摸了摸口袋,却发现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他只好给了张永新一块大洋作为守墓的报酬。

张永新看了看那个沉睡在墓中的将军,他知道,这位将军是为了守护脚下的这片土地、为了守护千千万万像他一样的人民群众而奉献出的生命,他心中感慨万千,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他只是将那块大洋推了回去,然后保证,自己一定会做到,守护这座墓,直到将军的家人回来。

没想到,这一个承诺,就是40年。

已经80岁的张永新还是没有盼到将军的家人,抗战已经胜利了,唐淮源军长这样的英雄,他的遗体不能被人们遗忘,他的英魂应该被世人铭记,于是张永新开始向相关部门求助。

在相关部门和社会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张永新联系到了唐淮源的孙女唐迦音,原来将军的后人和相关部门也在寻找唐淮源军长的遗骸和安葬之所,英雄,从来不会被遗忘,相隔40年,唐淮源的骨灰最终迁回了他的家乡江川县,英魂忠归故里。

唐淮源是英雄,张永新也是英雄,一个是战场上的英雄,一个是信义上的英雄,这个40年如一日为军长守墓的山民,应该值得我们敬仰。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家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