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家乡网 > 岢岚县 > 正文

流金岁月|家乡银行那些事儿

日期:2023/4/19 1:59:51 浏览:

文_白建平(山西)

家乡岢岚是个小县。因山高沟深,风大石硬,土地贫瘠,人口稀少,自建国到2020年成功脱贫出列,国定贫困县的帽子在家乡人民头上实实在在地戴了七十年。岢岚县被人戏称为“可怜县,家乡人被外人小瞧为“可怜人”。

我出生在六十年代后期,那时,乡下老百姓还过着缺吃少穿的苦日子。到我记事时,农村开始实行土地承包生产责任制,生产队的田地、农具、耕畜分到了家家户户的名下。土地分到手的第一年,粗放耕作了几十年的老农民变得勤快且“艺术”起来,他们在自家的责任田里像绣花一样,把原来集体时代“草比苗多”的地务弄成一块块丰产田、亩产吨粮田。

辛勤劳作一年下来,除去孩子上学、老人看病、购买农资等花费外,谁家手里头都没几个活泛钱。遇上大事急事用钱时,家家户户都紧抓抓的,想去借钱都不知道该去谁家借。好在那时家家户户可以搞副业,可以靠养鸡养猪养羊来换取日常花费所用的零花钱。养猪养羊费粮费人工,一般人家没有多余的粮食和人力来养。家家户户养得最多的是鸡。养鸡简单省力省事,在抱窝的老母鸡肚子下面摆放十几枚鸡蛋,二十多天后,一只只毛茸茸的鸡雏便破壳而出。几天的功夫就能跟在母鸡的后边,叽叽叽叽地叫唤着,扑棱着短小的翅膀捡食着地上的碎米粒、小虫子。不出半年,一只只小鸡仔便长成了漂亮的大公鸡和能生蛋的小母鸡。这样,农家的“鸡屁股银行”便登场了。

“鸡屁股银行”这个说法是我最早从村代销点张大爷口中听来的。每次家里的鸡蛋攒够百十颗,妈妈便让我提着装鸡蛋的小竹篮,交到代销点张大爷那里,换回妈妈安顿的火柴、煤油、盐巴等东西。我上学后,鸡蛋又变成了我交学校的书本费和购买笔墨纸张的钱。

那时,一颗鸡蛋能卖一毛钱,可买回差不多一斤盐半包火柴。一颗鸡蛋,在农家眼里是非常金贵的东西。除了偶尔给家里孩子煮一颗吃解馋,给生病老人打个蛋花汤营养身体外,基本上都攒起来了,攒够一定数量就交售到村代销点那里,一来支援国家建设,二来换取家中日常生活用品。家家户户那几只母鸡就成了每户人家的“有功之鸡”。每年的夏秋之际,是鸡下蛋的旺季,这时的鸡需要精饲料来喂养,家里大人忙于下地劳动,顾不过来在喂养鸡上多操心。我们那个时候学校正好放暑假了,乡下的孩子放学后没有家庭作业,放假没有课外补习班,村子里没有公园可玩。帮家里干活就是家庭作业,拔草养鸡养兔就是校外补习班,小河山坡就是游乐场,掏雀捞鱼就是孩子们的游戏节目。

经一夏一秋小鱼小虾鲜草嫩叶喂养的鸡,个个精神健壮,下起蛋来争先恐后,劲头十足。我家的十几只母鸡天天能下十几颗蛋,一月下来卖鸡蛋换来的钱能顶在外工作的父亲一个月的工资多了。家里的日常花销和交生产队的口粮款,有卖鸡蛋的钱和妈妈下地劳动的工分差不多全换回来了。父亲的工资则换回了信用社的一张张定期存款单,交到妈妈手里,妈妈小心翼翼地保存在一个樟木匣子里,藏在家里的大榆木柜子里,用过去那种老式铜锁“吧嗒”一声锁起来。

遇家中购置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手表等大件物品时,妈妈才打开柜子,取出一张或者两张存单交给父亲。不几日,家中就会多出一件那个年代惹人艳羡的“大件”东西。小小年纪的我,对妈妈保管存单的那个大榆柜觉得神奇不已,心想柜子里那张小小的纸片片怎么就能变成钱,换回不少好东西来。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说,那张纸片片是把钱存在信用社换回来的存款凭证,也叫定期存单。存在存单里的钱能挣钱,存单到期取款时,会比存进去的钱多出一部分来,多出来的这部分就叫存款利息。妈妈的话,又让我对那个叫信用社的能钱生钱的地方觉得好了不起。

初中上学时,父亲在公社的食品站工作。食品站一巷之隔的单位是县农行设在公社的营业所。营业所设在土改时没收的一户地主家的宅院里。院子有五间大房子和附属几间小房子。院子和村子里普通大户人家的院落差不多,只是在加高的围墙上缠绕了一圈铁丝网,有两扇厚重的木质包铁皮大门。五间房子中两间用来办公,当地靠墙三张三斗桌拼成一个工作台,用作三个营业员的办公桌,桌子上摆满了账簿、凭证、算盘、蘸笔、墨水瓶等物。最引人注目的是后墙边站在一溜木头柜子旁的那个一人高的怪模怪样的铁柜子。

听父亲单位的出纳说,那是营业所的保险柜。每天晚上下班后,营业所所有的钱款、重要印章凭证都在那里保管。我每日上学放学路过营业所的大门,看到办公室里那三位营业员百无聊赖地坐着没事干,心想,人们传说中的全公社最有钱的银行也不过如此,原来就是这么个样子啊。

那时,爷爷已经去世,母亲在家里耕种着十几亩责任田,喂养鸡猪,照料弟妹上学。奶奶和我住在父亲单位的宿舍里给我做饭,照料我上学时的一日三餐。在外地工作的姑姑,隔三差五的会通过邮电局给奶奶三十、五十的寄来“孝养”钱。记得,那时邮局的汇款单和现在所用的差不多,整张单据印刷的字体为深绿色,和邮递员所骑自行车、邮包的颜色一样,被百姓简称为“邮电绿”。汇款单题头为“中国人民邮政汇款通知”,单子中空出来的汇款金额、收款人地址、姓名、汇款人地址、汇款人姓名等栏目啥的都是手工填写。那个年代,家家户户都缺钱,钱比任何时候都金贵。

村子里只有一两户人家有在外上班工作的人,偶尔给家里寄点钱接济一下家里。往往在寄钱前,就提前写信告诉了家里人。家里人接到信后,就眼巴巴地等着邮递员的自行车铃声在村口响起。待到村中央高音喇叭里传出“喂喂喂,那个谁家有汇款单了,赶紧拿上戳子来大队门口领单子来。”听到喇叭叫的人家,手里拿着印章,脸上带着喜气,迈着小碎步,向生产队部走去,沿路碰到村民,高兴地扬扬手,乐呵呵地说:“小子给寄来钱了,邮递员给送来单子了,我赶紧去取。”听到打招呼的村民高兴地说;“好好好,你家小子有出息,能挣钱,还孝敬你们。”

过几日,收到汇款单的人家抽空拿上戳子进一回城,把儿子给寄来的钱在邮电局的柜台上取出来,顺带着买点家中所用的油盐酱醋,乐呵呵地回到村,幸福满足的笑容能在脸上挂十天半月。奶奶也因为能隔三差五的收到姑姑寄来的汇款单而成了村里的“名人”。迈着小脚去公社邮电所去取汇款的奶奶,一路上不断有人和她打招呼,奶奶的脸笑称了一朵干枯的花儿。收到汇款的那天,就是我改善生活的好日子。

放学后,一推开我和奶奶住的屋子,炕上总少不了一碗炒肉片、一碗炒鸡蛋,还有烫得焦黄油汪的白面烙饼。在那土豆、玉米面、莜面当家,只有在过年时才能捞到吃一回肉和白面馒头的日子里,奶奶收到姑姑汇款单的日子就是过年的日子。幼稚的我,心里常常这样想,要是奶奶天天能收到姑姑的汇款,天天能从邮电局那绿房子里取上钱就好了,这样的话,家里的妈妈、弟妹们每天也能吃到炒肉片、炒鸡蛋和白面烙饼了。

那时,对远在千里之外的姑姑充满了思念之情,对邮电局那座绿房子充满了神奇之感,觉得邮电局比那个银行营业所好多了。只觉得父亲的工资只会从银行里换回一张张小纸片来,而姑姑寄回来的汇款单,奶奶拿着能从邮电局取回前来,变成好吃的东西解馋,心想,邮电局才是真正有钱的“银行”,将来能到这里工作,天天给来取钱的人数“票子”,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世上的事说巧不巧,说不巧还真巧。大学毕业后,一纸派遣证让我去老家县城的工商银行去报到。说来惭愧,在县城高中读书时,抱着考大学,褪农皮,离农村的信念,埋头苦读三年,除了学校外,整个县城在我眼里基本是个陌生的地方。报到那天,我拿着派遣证竟然不知道工商银行在县城的哪条街道上。向人打听到具体的位置后,在一条偏僻的街道上才找到了工商银行的大门。只见临街坐南朝北一排七间灰头土脸的平房,正中两扇木质门包着铁皮,铁皮上的疤钉锈成一个个黑疙瘩,门框边的墙上挂着“岢岚县工商银行”的木质白底黑字行牌,墙壁上装有六扇玻璃窗户,窗户外指头粗的钢筋栅栏围护着。

记得初中毕业那年,班主任老师带着我们全班同学步行10公里从公社中学来县城参加中考。在去住宿的地方县招待所报到的路上,我们看到一家挂着“岢岚县人民银行”牌子的单位,老师让我们在路边停下来,他推开临街的门走进去不知干啥了。趁着空当,还没有见过县城银行是啥样子的同学们,积聚在一起,用手指点着大门砖墙上竖立挂着的白底红字的“岢岚县人民银行”的牌子。

从大门望进去,一条笔直的巷道差不多有五十米,直通到路南面的一堵高大的土墙下,巷道东西方向排列着两排几十间土木结构的房子,布满了岁月的尘埃。一段衰败坍塌的土城墙后面矗立着一排高大的石窑洞。整座院子规模有我读书的学校大,虽然看起来有点破旧,但敞亮干净整洁,又处在那时县城最繁华的地段。在这条街上我们还发现有十多家单位分布在路面的两侧。

那天,我拿着派遣证去找工商银行报到时,才知道原来的人民银行于1984年一分为二,分设成立了工商银行。原人民银行承担的对公和城乡居民储蓄业务已由新成立的工商银行承接。人民银行搬离在新址办公后,将这一处大院和营业场所全部留给了新成立的工商银行。当时,我怀着激动忐忑的心情走进营业室,只见临门一排漆着浅绿色半人高一米宽的柜台,柜台上摆放着白底红字的办理“会计”“联行”“出纳”“储蓄”业务的提示牌,挨着柜台里边,不远不近等距离摆放着几组由三张木头桌子拼起的“丁”字型操作台,操作台上胡乱摆放着算盘、印章、印台、海面盒、钢笔、账簿、铁箱等用品。放眼望去,七间打通的房子里,桌椅板凳、箱柜货架、脸盆笤帚等物品摆的满满当当的。

看到眼前的模样,一股“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感觉从心底油然滋生,心想,“这,就是我将来要工作的地方么?”走进后院,来到行领导和人事股办公的窑洞内,办完交接手续后,带着失望的表情走出了这个传说中“高大上”感觉“真不爽”的银行门。

好在第二年新办公楼在县城新区落成,全部人马搬迁新址办公。新办公地点的营业室在办公楼面北靠南的大厅里,大厅设置五组柜台,办理资金汇划、转账、现金收付业务。柜员和顾客以砖墙垒就的柜台相隔,柜台上方装有铁栏杆护网。虽说当时这样的柜台和办理业务的设施仍然简陋,但由于是新建成的办公楼,可以说是那个年代银行网点柜台的“高配”标准了。当时,县城有工行、农行、建行、信用社四家向城乡居民提供金融服务的专业银行,各家银行按照专业分工和近乎相同的模式按部就班地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着汇出汇入、托收承付等业务,过着波澜不惊的日子。

进入九十年代后期,工行加快了向商业银行目标的改革步伐,通过经营模式、业务种类、服务方式等的创新变革,脱胎换骨一跃而成为全县金融界的一匹“黑马”,领衔同业在网点开始用电脑办理业务;第一家实施综合柜员制改革;率先使用银行卡......各项业务一路做得风生水起,成为县城银行同业的标杆和示范。

2006年股改上市后,工行的发展又一次踏上腾飞的起跑线。此时,经过大浪淘沙的筛选和市场竞争的催生,我县银行的格局也发生了不少的变化,建设银行因经营不善被撤销。农业银行的政策性业务脱身蜕变为一家新的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专门办理涉农政策性金融业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家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
  • 宰相故里闻喜“千载古龙乡,魅力闻喜城”闻喜县中药04-19

    宰相故里闻喜“千载古龙乡,魅力闻喜城”闻喜县中药材满山遍野资源丰富闻喜县共辖7镇6乡、343个行政村、总人口41.7万人,国土面积1167平方公里,是全国粮食生……

  • 这是我的家乡,我在这里长大!04-19

    这是我的家乡,我在这里长大!山西第六次旅发大会纪录短片《我在这里长大》黄河浩荡,长城绵延,太行巍巍,忻州,是山西唯一一个同时拥有这三大旅游要素的城市,也是文化旅……

  • 【我是家乡“代言人”】稷山县太阳乡到村工作大学生04-19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乡村振兴万人计划”部署要求,进一步推动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融入基层、熟悉基层、宣传基层,促进其锻炼成长,稷山县在全县开展到村(社区)工作大……

  • 河曲,我们再也回不去了!04-19

    原标题:河曲,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故乡的云,故乡的雨,故乡的月,故乡的夜。”这是一首古老的诗歌,它唤起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几十年的发展,我的家乡---河曲已经……

  • 新绛龙兴寺:古塔名碑写传奇04-19

    来源时间为:2022-09-052022年山西省第八次旅游发展大会暨第33届关公文化旅游节2022.9.21——9.23倒计时16天!龙兴寺/魅力国保龙兴寺,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