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学校网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正文

德耀中华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上)

日期:2020/5/21 22:11:17 浏览:

0多家网店。

李国伟凭着“宁愿亏钱,也不能亏信誉”的诚信经营理念,公司成立16年来,从未偷税漏税,从未收到顾客投诉,无一次信贷不良记录,实现经营合同履约率及客户满意率100%。

李国伟荣获云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被授予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313李建良

李建良,男,壮族,1967年8月生,中共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看守所所长。

18年来,李建良受死刑犯之托,默默践行承诺,尽心尽力照顾其年老母亲和一对儿女,成为人们心中的“信义警官”。

2001年,死刑犯黄某临刑托付,希望李建良能帮忙照顾其年迈母亲和年幼儿女。李建良虽然与黄某非亲非故,但仍然答应了黄某的请求。为照顾祖孙三人,李建良翻山越岭给他们送衣服送钱,陪他们吃饭、聊天,每当老人身体不适,李建良立即带老人到医院检查治疗。李建良承担了两个孩子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学费、生活费以及黄母的医药费。

2015年年底,黄母不慎摔断手臂,李建良第一时间将老人接到县城医治。由于医院病床紧张,为了不耽误治疗,李建良便将黄母接到家中住下,夫妻俩每天轮流将老人送到医院,打完针换好药之后又接回。在老人养病期间,李建良跑医院、找偏方,为老人早日康复竭尽全力,在场的医生、护士和病友都非常羡慕老人能有如此孝顺的“儿子”。

黄某孩子因为家庭的缘故,经常被同学鄙视欺负。为了不让孩子伤心难过,李建良参加了两个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所有的家长会,听取学校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和建议,积极参与两个孩子的教育。只要有空就把他们接到县城,给他们买新衣、文具,带着他们和自己的儿子一起吃饭、玩耍。

李建良家境并不宽裕,母亲于1996年去世,父亲身体不太好,妻子是普通职工,儿子尚且年幼,家庭负担不轻。他对自己很“吝啬”,一件夹克穿了将近10年,公文包用得掉皮了都没舍得扔,警用皮鞋和配发的警服是他的标准装备。他的善举打动了妻子和儿子,对于他的付出,妻子和儿子都默默支持。

李建良把祖孙三人当亲人,用心照顾,用爱呵护,想尽各种方法去温暖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在他的努力下,黄母日渐开朗,一家人也渐渐走出了杀人犯亲属的阴影,黄某的儿子从学校毕业后,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女儿也成为了一名大学生。

李建良荣获“全国十大守信人物”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14李俊伟

李俊伟,男,汉族,1987年12月生,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鑫炳记”第五代传承人。

自幼饱受晋商文化熏陶的80后李俊伟,秉承诚实守信这一晋商核心精神,使百年老字号历久弥新,生意更加红红火火。

2011年,24岁的李俊伟从父辈手中接过历代传承的产业太谷县老字号“鑫炳记”,同时也接下了鑫炳记祖辈相传的经商家训。他将现代化的生产工艺融入传统的配方中,但始终遵循“古方、料准、艺精、诚信”的原则,把食品安全作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2017年4月,一位老供应商送来500千克蜂蜜。经检验,发现蜂蜜的色泽和黏稠度与标准相差3%。虽然这微小的质差对太谷饼的色泽和口感无明显影响,消费者也根本“吃”不出差别,供应商也愿意降级让价,但李俊伟毫不犹豫地拒收了这批蜂蜜。

2018年9月18日,中秋节前5天,由于订单多、供货量大,公司加班加点赶生产,一台成型机出现计量不准的故障,导致部分产品净含量不够。当发现问题时,1600箱、4.8万袋太谷饼已在送货的路上。李俊伟当即要求送货人员返回。同时,联系代理商,向其通报情况,并寻求对方的谅解。代理商得知,计量不准的几率只有千分之几,4万多袋中计量不足的还不到100袋,让李俊伟不用“小题大做”,要抓住销售旺季多赚点。李俊伟不假思索地拒绝了,毅然将召回的4.8万袋太谷饼全部拆除包装,重新计量。

“抓质量、重合同、守信用”,对于李俊伟来说,这9个字不仅仅是记在心里的人生信条,更应是落在实处的行为自觉。2017年,春节临近,物流停运,员工也已放假回家。代理商突然发来一个5万箱的订单。这5万箱,按照当时的用工和原料成本算下来,根本赚不到钱。但李俊伟还是自己开车先后到大同、祁县等地将生产原料拉回,又召集干部工人开动员会,并亲自带领中层干部和一线工人投入生产,连续奋战三天三夜,将5万箱太谷饼如期交货。

李俊伟荣获山西道德模范等称号。

315杨文钦

扎西志玛

杨文钦,男,侗族,1932年9月生,中共党员,湖南怀化市新晃县人民医院原院长;扎西志玛,女,藏族,1933年10月生,中共党员,湖南怀化市新晃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原主任。二人系夫妻。

为“改变家乡山区缺医少药面貌”的誓言,杨文钦夫妇放弃在京工作,扎根侗乡,从乡村医生做起,走遍700多个侗族山寨,挽救了无数生命。半个世纪里,他们不仅兑现了年轻时的承诺,更给社会带来了无限感动,被称为“侗乡大医”。

1952年,杨文钦作为民族地区干部培养人选,被保送到中央民族学院学习,后转至北京医学院,遇到人生伴侣扎西志玛。毕业前夕,两人都在志愿表上写下承诺: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改变家乡山区缺医少药的面貌,为祖国卫生事业服务。然而分配结果出人意料,杨文钦被分配到了北京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现北大医院),扎西志玛被分配到了北京友谊医院。

为了曾经的誓言,1968年,杨文钦、扎西志玛毅然放弃北京的工作,回到偏远落后的新晃。夫妻二人被安排在原扶罗乡卫生院工作,那里缺少手术器材,设备极为简陋。杨文钦跑到北京求援到一批手术器械,使工作得以开展。夫妻二人既当医生又当护士,看病、动手术、洗器械、敷药、为病人洗污物,脏活累活样样都来。扎西志玛不会说侗族语言,杨文钦就给她当翻译。杨文钦做手术,扎西志玛负责麻醉、打下手;扎西志玛做手术,杨文钦就来负责麻醉。有时候遇上大手术,夫妻俩还要一起上手术台。他们走遍700多个侗族山寨,挽救了无数生命。

1973年,夫妻俩调入县人民医院,面对基础设施落后、业务单一的窘况,他们从发展外科到妇产科,通过传、帮、带形式,壮大医院人才队伍。1983年,杨文钦接任院长,他大力推进医院改革,使医院享誉湘黔边界,周边10多个县市的患者都纷纷慕名前来就医。

1996年,杨文钦、扎西志玛退休,婉言谢绝大医院的高薪聘请。如今,87岁高龄的杨文钦依然坚守在门诊第一线,86岁的扎西志玛虽因身体原因已不再坐诊,可她依然每天陪杨文钦出诊,坚持“一声承诺、一生践行”。

杨文钦、扎西志玛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最美医生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316杨昌芹

杨昌芹,女,苗族,1990年6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赤水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经理。

杨昌芹始终不忘对老师、客户和村民的承诺,传承技艺,诚信经营,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成为推进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带头人。

2007年,杨昌芹开始学习竹编,一年学习期满后,老师极力挽留,希望她能回来把赤水竹编传承下去。她向老师承诺“一定回来!”回到老家,家人希望她留在家乡发展,但是她始终记得对老师的承诺,回到赤水继续学习竹编。通过勤学苦练,精心钻研,她成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的传承人。

2012年,杨昌芹成立赤水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带领乡亲们加工、销售竹编工艺品。公司刚开张时,有时订单没落实下来,工资发不出。杨昌芹四处筹钱,按时足额把工资发了。刚学竹编的人,常有产品不合格的情况,杨昌芹亏钱也会原价回收,保证他们的收入。杨昌芹对所有客户承诺,七天无条件退换货、按时交货、不合格产品坚决不流进市场。她说:“不合格就是不合格,不能以次充好,做人做生意都得讲良心守信用!”

杨昌芹竹编技艺声名远播后,很多人开出优厚的条件,让她去开厂或办培训班。但她始终不忘承诺,选择留下来。杨昌芹说:“诚信是人之根本,平常小事也要言出必行。”

杨昌芹荣获贵州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被授予贵州青年五四奖章。

317杨泽良

杨泽良,男,回族,1968年11月生,中国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麦垛山煤矿运输三队信号班副班长。

一句生死之托,一生无悔坚守。28年来,杨泽良铭记已故工友嘱托,宁愿自己不生养孩子,也要抚养工友的两个儿子完成学业并参加工作,为工友双亲养老送终。他用煤矿汉子的铁脊梁,谱写了一曲一诺千金的大爱之歌。

1991年初,杨泽良和同乡李广新一起到灵武市磁窑堡煤矿采煤队当支柱工。李广新因一次意外不幸去世。在生命最后时刻,他拉着杨泽良的手说:“答应我,照顾好我的父母妻儿。”

李广新去世后,留下了妻子马学英和两个上幼儿园的儿子,还有四位老人。杨泽良常过来帮忙,买米面、扛煤气、烧炉灶等体力活他几乎全包了,背着老人去医院看病、接送孩子上学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几年后,杨泽良不顾家人朋友反对,与马学英成了家,挑起了这个七口之家的重担。

婚后,为了尽心尽力抚养两个孩子成才,杨泽良主动劝说妻子不再生育。李广新的父亲患有哮喘,母亲患有胃病,杨泽良向矿上申请上夜班,能多挣点钱,能多些时间照顾家里。2011年,老岳父瘫痪在床,杨泽良每天都要为老人倒便盆、洗脚、擦背,推着老人晒太阳,照顾得无微不至。

大儿子有次考试没考好被妈妈批评,悄悄离家出走,跑到50公里外的灵武县城打工挣钱。杨泽良下班知道后,急忙赶到灵武寻找。他顾不上吃饭,走遍大半个县城,深夜时分终于在网吧找到儿子。很多人看杨泽良那么劳累,劝他:“这是何苦呢?”他说:“我既然答应广新照顾他的家人,就要说到做到,决不食言!”

杨泽良荣获宁夏回族自治区道德模范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318杨晶岚

杨晶岚,女,回族,1965年5月生,宁夏金瑞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晶岚身残志坚,自强不息。22年来,她以诚立身、以信兴企,从借款开饺子馆干起,企业越做越大,已发展成一家资产4300多万元的公司。她是人们心目中的“独臂女侠”。

1985年,20岁的杨晶岚在灵武毛纺厂工作,一次机械事故让她失去了右臂。1997年,毛纺厂倒闭,她和丈夫双双下岗。她曾多次找工作,可别人见她袖筒空空,均婉言谢绝。“打工不成,就自己创业!”她向朋友借房产证抵押给银行贷点款,因为她为人实诚,朋友二话没说就把房产证作了抵押。杨晶岚的饺子馆开业后,她精选食材,做良心饺子,为饺子馆赢得“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金字招牌。

2005年春季,杨晶岚开办了吴忠市首个水饺加工厂,继续保持诚信经营的本色。她以质量取胜,加工厂生产的速冻产品拒绝任何添加剂,打响了“金瑞”品牌。她说:“做食品要有良心,只有对得起广大消费者,我才能睡得着觉。”有一年春节前,一位甘肃客户跟杨晶岚预订一批速冻饺子,只是口头协议,未交付定金。直到春节前两天,甘肃客户才与她联系,询问是否按约定留货。这时原材料、运输费等价格都在上涨,本地一些客商纷纷上门高价求购。她宁愿承担不小的损失,还是如期给他发了货,而且维持原价,保质保量。从此,这名客户成了她的长期合作伙伴。杨晶岚的表弟是公司原料供应商,因为一次供应肉类不合格,她铁面无私地把表弟从供货商名册中清理出去。

杨晶岚的办公桌里藏了一个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数字。原来每次发现原料的质量有瑕疵,杨晶岚都主动要求销毁,这笔损失只能自己来背。有人劝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何必跟自己过不去。杨晶岚斩钉截铁地说:“诚信是我们的生命线,不守信就要丢饭碗!”

杨晶岚荣获全国自强模范、宁夏回族自治区道德模范等称号。

319杨慧峰

杨慧峰,女,汉族,1976年11月生,中共党员,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卫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护士长。

她25年立足护理一线,坚守“舒病人痛,缓家属忧”的誓言,始终把病人当亲人,将对生命的尊敬融入到

 <<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下一页  >>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com.cn 学校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